罗方述 | 教育强国内涵表征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4/7/30 14:42:07   阅读:1780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教育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先导地位。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科学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对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既要在我国百余年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中理解,也要在发达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的世界坐标中把握。要系统谋划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着力点和突破口,凝聚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协同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资源服务的均衡配置。此外,还需要创造优秀人才终身从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力度等。

关键词:教育强国;内涵表征;实践路径;教育现代化


一、引言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先导的重要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目标宏伟、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需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厘清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和实践路径,这是未来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推进教育强国实践创新的重要理论前提。

深刻理解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需要充分汲取蕴含于百余年党史中的教育智慧与经验,从历史脉络中探寻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建设之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先后经历了从教育弱国、教育大国到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演变;也先后经历了从“教育救国”、“教育建国”、“科教兴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观念转变,深刻反映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教育需求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救国”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潮,反映了民族危机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教育建国”和“科教兴国”思想精准对接国家关键行业与急需领域生产建设任务,推动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推进经济建设、实现国家自立自强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教育强国”国家战略决策铺垫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支撑。在教育强国理念的引领下,要系统构建教育强国的实践体系,根本路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核心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

任何新思想、新理论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清晰的历史脉络、切实的实践关照。教育强国战略决策的提出,是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提升综合国力、人才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教育强国基本内涵的理解也要放到这种时代性、国际化的现实逻辑中去把握。立足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本文尝试从质量、价值、结构等视角对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

(一)教育强国之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同时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

从教育体系建设上看,教育强国关键体现在“高质量”定位,即教育自身水平的强大性、引领性。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国际竞争力、教育创新力强且具有较大世界影响的国家。

从教育类型上看,教育强国体现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强大,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基础教育等多个维度。比如,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发展由关注规模转变为关注质量、由外延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世界级的科学研究、卓越的全球影响力,其内涵表现为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和良好的外部适应能力。

从世界坐标系中看,教育强国最显著的指标之一是具备较强的教育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教育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相比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产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其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水平对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对知识生产等方面的贡献度显著高于其他一般国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事务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也较强等。

从发展水平上看,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为教育发展的硬实力,包括构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基本制度、高质量教育发展水平、强有力的教育保障条件等。其中,综合实力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表现为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协调发展,如高等教育实力雄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得到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健全等。总之,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型过程中,亟须把我国建成具有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教育强国。

(二)教育强国之高贡献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是实现国富民强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意义重大。从价值意义角度看,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其“高贡献”,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表现为教育所具有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由此可见,价值功能视角下的教育强国内涵,是通过教育发展提升全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价值,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的强盛。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关注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中国贡献,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关注中国教育在世界坐标中的话语体系建设,系统彰显教育强国建设的国际标尺。

从世界大国的历史发展脉络看,教育是助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引领和支撑力量,从全世界科学、人才中心的转移与世界强国格局的变化看,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强国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航天强国、体育强国等,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系中的重要维度,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之,价值功能视角下的教育强国,关注的是教育贡献度,即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先导,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教育强国之结构优

教育强国建设要对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教育事业的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即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内在联系的系统,在实践中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从系统结构视角看教育强国内涵,主要表现为“高公平”,既包括每一个人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平等、机会均衡,也包括各种教育类型的协同均衡发展,还包括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均衡发展。

普惠与公平是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有学者认为,教育强国所提供的教育应该是优质、公平、多样、终身的,即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满足人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同时教育能够面向人人,体现公正与平等精神。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更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发展是教育强国应有的战略内涵。

从教育强国建设的协同性来看,首先要追求教育内部学段间的协同均衡发展,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只有基础教育做实做强,才能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坚实基础,高等教育做实做强也将会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其次要追求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一体推进,教育强国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先导,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则是教育强国的“加速器”和“资源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教育强国建设不能仅着眼教育领域,还应注重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之间的联动,在传统和现代的平衡中汲取教育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对教育强国基本内涵要义阐释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教育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实现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要在治理体系、资源配置、对外开放、师资队伍、数字化战略,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等方面构建创新性实践路径。

(一)发挥制度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因此,加快教育强国建设,首先要着力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从世界教育强国建设经验看,无论欧美教育强国,还是东亚教育强国,其教育法治化程度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以教育治理现代化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牢牢抓住教育治理的本质特征,深入推进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的根本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和整体性原则,系统考察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构建要素,全面、联系、动态地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首先,要以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核心,加强党在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中的政治制度、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建设,系统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宏观制度体系和有效运行模式。其次,在微观层面加强学校内部治理机制改革,激发学校层面自主办学活力。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构建良好的协同治理模式,政府层面重点加强简政放权的改革,社会层面加大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和监督,形成多方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机制。最后,要加快教育立法、修法进度,加强各级层面的依法治教和依法办学,以教育法治化保障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不仅要加快学校教育法、校外教育法及教育投入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更要加大依法治教的工作力度,完善教育执法体系、执法队伍及执法工具,提升教育执法能力。

(二)发挥战略优势,凝聚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同时要凝聚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统筹安排,突出强调三者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要“从战略上把握抓落实的路径,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内在规律性,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间的纽带联系”。必须加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协同配合,释放教育、科技、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倍增效应,凝聚三者一体化建设的制度合力。教育是科技进步、人才诞生的重要基础,科技是教育优先发展、人才高质量培养的重要动力,人才是教育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科技创新可对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反向赋能。总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国家战略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协调推进的共同任务。

首先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协同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具体来看,要围绕国家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部署,重点落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三教”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系统改革,加快实现建成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的总目标。其次,在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协同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强化制度供给、深度合作及资源共享,紧紧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构建新型产教融合平台等途径,为三者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增强内在动能、搭建融合桥梁。此外,发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势,需要重点完善与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事业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大资源保障。

(三)发挥人才优势,创造优秀人才终身从教的良好氛围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须强师。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大力发挥我国人才优势,积极创造优秀人才终身从教的良好氛围,将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已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良传统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殷切期望,并多次强调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为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收入待遇、社会地位等。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教师教育战略能力。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与英、法、日、韩、澳等国中小学教师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

要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对教师编制供给提出的现实挑战,各地要根据人口出生率和流动状况,定期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分类研究编制标准,积极调整教师编制供给政策。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生师比和班师比编制标准“双轨制”管理办法,超前谋划,确保编制及时准确到位,探索机动编制和灵活用工管理机制。此外,还要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统领未来教师队伍培养工作。这不仅是推动教师教育深化改革、明确政府部门工作职责、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支持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必要性工作。

(四)发挥组织优势,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教育强国建设,也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也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性指标,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是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要将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教育综合改革各方面各环节,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确保到2035年全国绝大多数县域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不断缩小。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着力提升义务教育管理的统筹层级,突出强化省级统筹,充分发挥市级政府作用,实现由以县级统筹为主向由省市统筹转变,以构建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重点要强化区域统筹和改革攻坚,提高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切实推进城乡区域间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首先要实施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清单制度,从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基本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设计制度化、标准化的服务清单,以此作为各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提升各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其次要推进东中西部教育投入及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扩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经济薄弱省份的基础教育投入支持。同时要重点加大中西部省份高等教育的对口支援力度,优化中央与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提高中西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最后是进一步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分配机制,从总量上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提升公共教育投入分配使用效益。从来源上要拓宽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的政策渠道,建立科学的准入规范、评价规范及监管规则,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五)发挥创新优势,持续推进数字化战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先手棋。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必须要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强国建设,首先要加快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加强部门地区政策协调,促进学校社会资源共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同时,要积极推进教育强国的数字基座建设,在总结区域建设经验基础上,研制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总体框架,完善教育数字基座框架体系。

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一方面要借助数字化引擎驱动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精准化和灵活性,重点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分析系统与自适应系统,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中组织结构的优化、管理职能的细化和监督体系的合理化,进而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精准治理、精准决策、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师生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要充分运用各种数字化资源、平台和工具,培养师生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能,全方位夯实教师数字素养基础。此外,还需要创新教育强国监测评估方式,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展示、查询服务的智能化,提高教育监测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构建教育强国数据信息服务制度,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支撑精准施策。

(六)发挥比较优势,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其重要的判断标准不仅是自身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更是在与全世界教育强国对比中体现出的教育综合影响力的提升,要在世界发达国家坐标系中衡量教育强国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因此,要重点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加大国家间交流与合作力度,积极传播中国实践、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力度,积极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关于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与多边组织的教育交流合作要求。要吸引更多国际组织落户中国,促进国际合作、人文交流,鼓励更多中国职员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同时也鼓励中国学校、中资企业和机构在海外开办国际学校,提升我国教育外向型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

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打造中国品牌。重点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不断完善针对在华留学生招生、教学管理、服务、就业等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链,持续提高中国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进一步搭建政府间教育合作平台,打造一批中外高层次人文交流项目,完善中外人文交流全球布局。此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活动,增进教育发展的互信与共识,有效利用世界教育资源,为中国建成教育强国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结语

总之,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战线的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为此,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的战略定位,以新理念完善育人新体系,以新责任重构育人新机制,以新资源支撑人的全面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彦姝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