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教育创新高端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2/12/6 11:14:44   阅读:1275

12月2、3日,由广东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广州市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教育创新高端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中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教育部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靳玉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厅级干部兼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汤贞敏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毛亚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张钰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凯教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教育教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黄志红研究员和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孙丽昕研究员、香港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广州市教育局师资工作处副处长陈秋兰、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校长李卫东、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叶卫红、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陈先哲教授、广州市执信中学党委书记何勇、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院长兼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院长潘虹、中山市龙山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吴明红、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禹飚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百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交流研讨。论坛各环节分别由李盛兵、卢晓中、傅荣、李臣、欧小军、曲中林、刘新秀、王锡文、黄瑞萍、林姬佺、尧国军主持。

论坛开幕式上,杨中民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本届论坛为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搭建起对话平台,必将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致辞并作主旨报告,他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首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战略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要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开幕式由李盛兵教授主持。

首场主题报告环节由卢晓中教授主持。

丁钢教授作“知识生成与中国教育研究”报告。他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离不开高水平的中国教育研究,并从形式、内容、合作和理论层面对中国教育的研究主题、研究成果、国际教育项目参与等问题作了深入阐述。

王立生教授围绕“区域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作报告。他回顾和展望了教育强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指出要以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办教育等措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靳玉乐教授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

汤贞敏研究员从机遇挑战、使命任务、行动策略三大方面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教育应有的行动,希望更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充分体现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毛亚庆教授阐释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与实现路径,回顾新时代中国发生了方向转变、基本矛盾转变、阶段性变化,明确基础教育要坚持方向性、人民性、崇高性、全面性、发展性。

朱旭东教授从四个方面对党的教育方针在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的全面贯彻进行阐释,指出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月2日下午的圆桌论坛共分两场,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原副院长傅荣研究员主持。

在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人才高地建设路径”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陈秋兰副处长表达了讲好广州教育故事的理念,黄志红副主任分享了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经验,李卫东校长提供了石门中学高质量发展的体会,孙丽昕主任带来了高等教育区域之间互动合作的经验,叶卫红副主任展示了大湾区的教育优势。

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中小幼衔接”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陈先哲教授提出要注意对学生施以教育的节奏和节点,何勇书记以执信中学为例分享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潘虹院长分享了早期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问题,吴教育校长提出了以善促教的创新理念,吴明红校长分享了高中阶段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方法,禹飚校长表达了从“吃穿住学思行”出发贯彻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

12月3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由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李臣教授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欧小军教授主持。

杨锐教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文化要素及高校角色”主题报告。他指出,要走中国特色道路,努力挖掘中华优秀文化,培养贯通中西文化的优秀人才。

徐小洲教授基于迈向新征程的背景,探讨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的难题与前景,从时代难题、时代机遇、前景构想三个层面作深刻阐述。他提出,新征程中教育对外开放迫切需要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渠道,打造新格局。

张钰教授阐发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体会与思考。他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把握三个维度、六个特点,加快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蒋凯教授基于历史文化教育角度探索培育港澳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他认为,香港特区的历史变迁表明家国情怀是香港内在特征,香港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历史、认同中国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陈锦云主席作“香港人才与高等教育发展新篇章”主题报告,分享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融合现状,并就促进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给出打造国际留学园区、重视“海归”人才等建议。

论坛还举办了以“高等教育助力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为主题的三场平行分论坛,大家围绕主题展开深层次、多维度讨论。30位参会的高校、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从实践者、管理者、研究者的视角出发,对高等教育助力大湾区发展的现实路径、一流湾区高教及科创发展的国际比较、智能化教育与科创人才培养、教学设计与生态创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向、学校变革与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闭幕式上,广东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余晖副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凝聚粤港澳三地共识,延续了教育创新高端论坛精神,进一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水平交流平台,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卢晓中教授表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科技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湾区贡献,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湾区样板”。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