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为全面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应急管理水平,4月26日至27日,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年实验室安全应急训练营(第一期)”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EHS实训中心圆满落幕。本期训练营以“事故预防-应急准备-事故处置”为主线,通过“理论+实训”的实战化教学模式,为省内外17所高校30名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教师代表提供了一场沉浸式安全能力提升培训。
聚焦实战需求 打造安全应急“练兵场”
开营仪式上,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哲发表了开营致辞,他指出,实验室安全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举办本次训练营旨在通过专业化、场景化的应急技能培训,推动参训人员从“知安全”向“会应急”转变,为校园实验室安全筑牢实战化防线。随后,专委会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宋小飞分享了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的思考及EHS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经验。最后,本期训练营班主任邢华奎老师向学员代表授予训练营旗帜,标志着为期两天的安全“实战”正式拉开帷幕。
以练强技 以考促学
本期训练营紧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领域,课程内容涵盖高校应急预案建设、个体防护用品防护原理和防护技术、常见机械伤害类型剖析与应急处置、实验室消防原理及使用规范、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验气体钢瓶验收及安全用气规范、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核心内容;实训演练聚焦真实场景,组织学员开展灭火体验、AED与CPR急救操作、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生物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等实战环节。通过各模块的实训考核及模拟演练,学员完成了从风险识别到规范处置的全流程学习,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师组全程指导,确保“学练一体、训考结合”,只有将应急操作转化为肌肉记忆,才能在真实危机中做到“快、准、稳”。
结业颁证 共筑安全文化
4月28日结业仪式上,刘哲处长为全体学员颁发培训证书,并寄语希望各位骨干将训练成果转化为校园安全管理的实际效能,成为实验室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紧贴一线需求,实训环节设计科学,为应对实验室突发事件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本期训练营作为广东省高校实验室安全能力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小班化、场景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未来,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将持续完善培训体系,为全省高校打造更高水平的实验室安全人才队伍,护航教育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