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整版聚焦中山大学:心怀“国之大者”,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2/23 10:58:07   阅读:748

2月17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整版深入报道了中山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相关内容。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发表题为《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不懈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署名文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肖艾琳(中国香港)讲述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触感悟。

初心不忘,笃行不怠,凝心聚力共谋新篇。中山大学师生正以最饱满的精神、最昂扬的斗志走进2023年春天,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迎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奋力开辟学校发展新格局,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不懈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陈春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成章的部分,彰显了对科教事业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作为一位在高校学习、工作了45年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对科教事业发展蓝图充满信心、倍感鼓舞。

中山大学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直接推动,并参与建设的百年名校。一百年里,中山大学一直是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今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伟大的历史创造,坚定不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展现中大担当,作出中大贡献,坚持不懈将学校发展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过去四十余年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奇迹,主要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人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高校更是要筑牢“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

早在创校初期,中山大学率先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的理论,办学治校也充分践行了这一理论:将教育与中国实际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近百年的办学史上,中大始终坚持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向,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大更加责无旁贷。

我们始终坚持党建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勉励学生立志做奋进新征程的担当者、筑梦新时代的笃行者、建功新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中山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建设新学科、新院系,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广州校区拓展文科、发展医科、提升理科;珠海校区建设升级蝶变,大力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深圳校区拔地而起,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且短短几年时间,校区建设平地起高楼,办学取得跨越式发展。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成形,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起,大一新生集中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生活,感受百年中大的深厚精神底蕴和文化传统。我们鼓励学生升学深造,本科生超70%读研深造,让更多优秀学生进行更长更具体系的研究型学习,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我们树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聚焦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激发师生积极性,加快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创新支撑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中山大学建设了超算中心、天琴中心、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中大谱仪、华南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精准医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服务“国之大者”的志向追求和文化氛围。“天琴计划”探索“沿途下蛋”式的基础研究创新模式,先后突破超长距离激光测距技术,误差厘米级,跻身世界先进技术行列;“天琴一号”卫星完成六大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且首次利用自主数据获得全球长波重力场。电光调制器芯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息新体制雷达产品完成重要保障任务;新材料研发取得重大进展,触发式高亮度轨道角动量单子光源制备技术世界领先;破解对虾养殖、生猪育种“卡脖子”技术。我们成立了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聚焦国家“双碳”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创新研究平台。由中大建设的中国首个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已经成功出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2022年,“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设备验收航次,获取了超长柱状沉积物,刷新了该区域柱状取样的长度记录。

在人文社科方面,中山大学积极主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阐释研究,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高端学术论坛,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再创新贡献话语体系与范式。首批入选国家高端智库的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围绕“一国两制”等重要理论实践,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国家文化工程最新成果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梁书》《陈书》出版,《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此外,中山大学强化优势资源整合定点帮扶云南凤庆、广东连州,高质量开展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得到受援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山大学是中国现代西医教育的发源地,目前拥有10家实力强劲的附属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高质量高标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过去三年,在疫情防控的危急时刻,附属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冲锋在前,奔赴国内外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展现出中大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南丁格尔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在西藏、在新疆、在云南,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和医科院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脚步走到边疆,仁心仁术留在边疆,为提高当地医疗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新医科”,不断提升医科教育水平。去年中山大学成立医学部,整合医科资源,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体系性,进一步提高医科人才培养水平。同时,近年来,医科突破性成就不断涌现,无缺血移植手术世界领先,“肿瘤生态说”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有效逆转白内障药物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攻克婴幼儿白内障术后无晶体世界难题……学校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之基。

击鼓催征,新的远征已在脚下。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新征程上,中山大学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为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心怀“国之大者”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书记校长带头讲、党员干部全覆盖培训、组建师生巡讲团、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集体备课会……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中山大学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校师生以最饱满的精神、最昂扬的斗志走进2023年春天,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高质量发展方面凝心聚力、奋蹄扬鞭。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全体中大人将心怀“国之大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精神、实干的行动,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  落实落细到全方位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内,中山大学党委组织学校党员干部、师生代表与全校近7000名师生同时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大会报告,透过屏幕深切感受到了人民大会堂庄重热烈的现场氛围。

近7000名师生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在相隔两百公里外的珠海市高栏港,被称为第六校园的“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上,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全体船员在收看开幕式后,第一时间学习总书记报告内容,热烈讨论海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何服务国家战略。“‘中山大学’号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这个大平台给我们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奠定强大信心和底气,我们一定用好这艘船,全力以赴推动中国海洋科学前沿探索。”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信心满满地说。

中山大学加快部署海洋学科群,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2021年12月,中山大学师生乘坐“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出海,进行物理海洋观测。

开幕会甫一结束,全校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座谈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成立师生巡讲团……在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理论宣讲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思考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思考如何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座谈会上提出明确要求。

据了解,中山大学的师生巡讲团成员涵盖了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团成员、思政课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等,他们针对干部师生等不同群体,分众化、对象化开展宣讲,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有22位教授,25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内外开展了38场巡讲,听众超过4000人。

2022年11月25日,退伍大学生闻健为计算机学院网络与系统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作了一场主题为《传承戍边精神,奉献无悔青春》的宣讲。他以自己参军入伍的成长经历感召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之中”。

如何有效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头脑风暴?2022年11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文科楼310会议室举行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作了“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专题报告。在他看来,教师最重要的是“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陈春声在备课会上说:“要向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我们教师要在‘两个大局’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中国这十年壮阔的发展画卷,拓展学生的心胸与眼界,培养面向未来的尖端创新型人才。”

坚定不移担负起

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2022年12月11日,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举行医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短短一个月时间,中山大学先后“上线”两大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这也是中大首次成立学部。

“成立医学部是学校医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高松在医学部的成立仪式上说,“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目的是健全学术治理体系,激发院系活力,促进学科交叉,更进一步提升自主培养人才的能力水平。”

中山大学稳步探索开展学部制改革。据了解,接下来还将在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和信息等学科组建学部。为全面优化提升育人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山大学还将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安心舒心、专心潜心做大事的发展环境。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品格。2022年11月11日下午,陈春声来到对口联系的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给同学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他结合参会经历感受,以历史学家的眼界格局,生动、深刻地给学生们进行了专题学习辅导。去年年底,高松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学术诚信”为题,通过线上方式为中大学子开讲科学精神、方法和科学家精神,以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励青年学子勤学向上、追求卓越,受到学子们热烈欢迎。

近年来,中山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一体化、全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党委重视思政工作体系建设,书记校长带领全校院系党政负责人走上思政讲坛,在毕业、开学、入学、重大节庆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丰富、生动有趣的思政课程、专题讲座;带动有关职能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表达方式,推出了《笃行者》《致新生》《红砖绿瓦》《英雄帖》《向远方》等系列思政题材作品,营造爱党爱国、勤学奋进的浓郁文化氛围,深受青年学子喜爱。

乘势而上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与指引下,2023年一开年,中山大学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科研推进等方面迎来“春天的故事”。

2月8日,中山大学—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广州市疾控中心正式揭牌,该基地将通过“一班一队一院一中心”,培养“一锤定音”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目标建成国家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和国家级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

这是发挥中山大学优势,扎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生动实践。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范瑞泉表示,学院这支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接下来将成为广州市流调力量的有效补充;同时,学生也将在一线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勤春来早,好消息接连而至。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穿越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大海区,三千公里追冰,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于近日抵达广州母港。“海上冰区试航成功,意味着中山大学离向往已久的极地科考越来越近,极地研究将步上快车道。”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程晓兴奋不已。

2023年春节,“中山大学极地”号到渤海地区试航,成功验证了极地号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

近年来,中山大学以舍我其谁的魄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接续研究海洋的学术传统,利用毗邻南海的优势,加快部署海洋学科群,打造包括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破冰船、智能无人科考母船在内的大平台集群,努力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

启建于2015年的深圳校区已完成一期工程,在2021年培养出第一批本科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硕博学生已达8600多人。“以建设新工科、新医科等为重点的深圳校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人才聚集的高地效应、创新效能正在显现。”陈春声对深圳校区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山大学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高松表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山大学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学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努力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应用经济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肖艾琳(中国香港)

2022年10月16日上午,我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们一起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展望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令我倍感振奋。当天下午我还参加了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座谈会,在认真聆听了各位师生代表收看二十大开幕会直播的切身感悟后,更加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的极不寻常与极不平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始终关心香港发展和香港公民的民生福祉,始终牵挂着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近年来,中央进一步完善支持香港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政策措施,健全香港与内地在各领域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的各种机制,让我能够有机会在广州安心读书。

在中山大学就读是我的机遇。“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促使我扎根学业,也让我真正认识到如何成为时代新人。2021年7月,我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为学校首位香港籍支教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边疆,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高校学子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志愿服务的一年间,我有幸亲历祖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与热情的藏族同胞一起,欢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亲身感受西藏自治区在党领导下蒸蒸日上的巨大变化;更加真切体会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今天的祖国高度开放、日新月异,足以凭国力之强、活力之盛,为香港增优势、拓空间、破难题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种种利好政策为香港发展创造了新的重大机遇。作为一名经济学学子,我密切关注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主动学习和了解香港经济融入国家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与新闻资讯。香港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香港青年的发展机遇无限。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新的征程上,作为在粤求学的香港学子,我将努力学好经济学专业知识,乘势而上,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以真挚的爱国热忱,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为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