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致辞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魏中林
(2023年8月5日)
各位嘉宾,老师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珠海,参加广东省高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广东人民出版社承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广东鹏腾宇文化创新有限公司协办。我谨代表学会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课题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和现代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高校具有学科荟萃、人才集聚、智力丰厚的优势,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产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产业的重要策源地,承担着传承创新文化、建设现代文明和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我在这里提出四点看法,期待与大家研讨交流。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以及我们的青年学生,要全面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发展史,积蓄自信、自立、自强能量,坚持走中华民族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更强的历史主动精神参与再创中华文明新辉煌。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水平高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有机结合,致力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是坚固守正创新。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勇于接受新事物并敢于创造新事物。正因为坚固守正,创新才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正因为坚定创新,守正才沉稳淡定并充满活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坚固守正创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崇德弘毅,厚德载物”的人文取向到“正心笃志,宁静致远”的战略定力,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爱民情怀,从“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博大胸怀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同观,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天地化育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无不体现着守正创新的无穷魅力,无不渗透在当代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高校须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学习借鉴世界知名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办学经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三是坚守立德树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上,高校要深刻领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提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清醒而深刻认识的是,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党是否后继有人和我们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要切实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全育人”和评价制度改革,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育,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富有使命担当和真才实学的高素质人才。
四是坚持文明互鉴。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是在与世界各种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交锋中创新发展的。高校当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筑牢“根与魂”,厚植家国情怀,同时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积极主动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积极主动参与重大国际教育议题研究、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和国际教育治理,积极主动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发挥中国高校的作用。在这当中,要积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新型智库建设,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术出版,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讨会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希望全省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思考和研究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效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