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广东省高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致辞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8/14 11:58:14   阅读:1481

广东省高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

王红

(2023年8月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这热情洋溢的季节里,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广东人民出版社承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广东鹏腾宇文化创新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高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性部署,提出一系列内涵深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是在今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高校文化传承阵地起到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UIC作为一所合作办学高校,立足专业特色,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今天,各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路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的举措等重要议题,相信一定能够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益借鉴。

今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对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想这种龙头作用不仅体现在科研创新方面,更贯穿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过程中。从高校的角度而言,我国每年都有大量高校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以UIC为例,2022届落实去向的毕业生中,81%选择出国或出境留学,其中超过83%的学生前往全球百强名校。除此之外,我校每年还有大批在校生通过海外暑期项目、交换生项目出国学习生活。在我看来,他们不仅是海外留学生,更是对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他们在国外如何保持好文化自信、弘扬好中国文化、吸收好外国文化,是我们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我们还拥有众多的国际教师和留学生,我们如何向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研究好、解决好这些课题,我们要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基础上,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UIC建校伊始,便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断加强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盲目的“随大流”,而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学校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凝聚“两岸四地”的文化向心力,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提升中国软实力,塑造中国良好形象。同时,我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专门负责研究和传授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等,还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专业化授课与多元文化体验,结合“师、生、家、国”四维教育模式,秉承博雅教育理念,最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全人”。建设18年来,我们踏踏实实地迈出每一步,成功实践了香港和内地合作办学的模式,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认可,为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作出了贡献,真正将“博文雅志,真知笃行”校训烙印在每一名毕业生心中。

各位专家,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桥头堡”,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继续发挥人才优势、智力优势,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