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8/14 12:36:59   阅读:446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年来,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兴起和深入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素质教育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梳理和厘清。从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等维度,对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体系进行讨论。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持续发力、多作贡献,进一步基于素质教育框架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集成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两次提到了“素质”一词,即“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话语,其“最初的思想源头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02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笔者作为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有幸见证和参与了学会关于素质教育的一些活动,结合文献回顾对此展开讨论。

(一)发展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历来重视素质教育,从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又红又专干部队伍的要求,到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中共中央工作会上提出的人才方面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以及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之后,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都提到人的“素质”,党的十六大之后的党代会报告都强调“素质教育”,均说明我们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实施素质教育提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写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并进一步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时安排部署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

(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理论创新与贯彻实施

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正式成立,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同志任会长。他在学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人”。1987年8月,学会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蒋南翔会长在会上深入讨论了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问题。这些都可以视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学会对学生素质和培养目标的认识和主张。

1993年4月,何东昌同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会长。他在会上强调,“德育问题是高教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关注到“美国大学生的选课过分偏于实用化,基础性的课程被忽视”。1996年,何东昌提出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提高民族素质。1997年8月,学会与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研讨会,何东昌在会上强调,要“把着眼点放到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上”来,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2000年11月,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周远清同志当选会长。他曾多次就素质教育发表讲话、撰写文章。1989年在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时,他就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担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后,他又撰文指出,“一场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为中心的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和研究正在悄然兴起。”2000年,周远清指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为此,他明确界定,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2002年10月,学会与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举办“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探讨了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问题。2010年11月,学会与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周年纪念大会。2011年11月,学会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以下简称素质教育分会)。

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在2013年10月学会素质教育分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的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提高对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认识”。在2017年3月召开的素质教育分会年会暨第六届高层论坛上,瞿振元再次指出,素质教育贯穿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中,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素质教育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系统的逻辑范畴”,主张“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现任)理事会会长杜玉波,早在20世纪后期就组织开展对于“理工科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调查。2011年,他身为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为“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揭牌并讲话,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核心就是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学会和素质教育分会在搭建平台、组织研究、开展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批学者活跃在相关研究领域,一批高校开展了实践探索,在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既承认发展的多样性,倡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认为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应重视学习的情境性。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新时期,我国应如何构建发展素质教育的体系呢?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等维度,做出了战略指导和系统规划。

(一)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各方面的人才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一起培养,统筹协调构建完整的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不是笼统的概念”,而是具有其深刻的内涵,涉及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青年是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此,素质教育在教育目的指向方面,要更加注重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重视教育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自信自立”的教育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素质教育以坚持“四个自信”为指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自信的产物,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既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又蕴含重要的理论价值。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享受素质教育是学生应有之权利”。从时代特征来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从单纯唯分数、重选拔、重视少数学生的应试教育,向促发展、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关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的转向和转型;在理论价值方面,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科学借鉴了终身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众化高等教育等理论的精华,强调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培育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自信自立。一是要增强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素质教育的知识体系,“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要加强文化创新。以素质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为媒介,“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三是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既“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又“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素质教育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三)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做人”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新时代新形势下,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通过“五育并举”,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与细化。

在德育方面,着力增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宣传和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展“四史”教育,“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智育方面,着力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首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知识内化的前提和素质培养的基础。只有掌握系统观念,学生才能有效提升“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其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也应成为素质教育中智育的重要内容。再次,加强法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最后,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道德、诚信和责任知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者。

在体育方面,着力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安全素质。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发展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二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在美育方面,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在劳育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和勤俭素质,注重培育他们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勤于动手、敢于探索的能力,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要求。

三、持续深入学习研究,着力推动素质教育实践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政治根基、理论根基”,引发了教育领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

(一)素质教育的期刊文献发表情况

笔者于2023年6月25日,在中国知网上用“素质教育”进行关键词搜索,共有结果90320条,其中中文期刊文献56952条,最早发表于1988年,1995年突破百篇,仅隔一年又超过千篇,2000年达到峰值5072篇后下降,2004—2007年虽出现短暂徘徊,但此后又一路下滑,2022年只有269篇,甚至低于1996年(391篇)的水平。截至2023年6月25日,中国知网上当年只收录了84篇相关文章。

对于如此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35年来中文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为何经历起伏?可能这并不意味着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已到位和完成,而是说明尽管素质教育思想已被广泛接受,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没有及时跟上,加之有些研究“针对性的下降”,在实践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素质教育应有的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还需在理论和实践上持续努力,使其真正成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思想。

(二)素质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学会成立40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实践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更加关注内化为做事和为人之“道”。应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然性素质、通识性素质和专业性素质,或者说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得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要素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的、总揽性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一词已经列入《现代汉语词典》,被定义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文化素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应努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但也应注意避免将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认识,防止在工作中以文化素质教育替代素质教育的倾向。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在不断发展,对此要以动态的眼光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非恒定不变,使得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具有历史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当前,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抓好落实,这对于如何发展素质教育、开启大学素质教育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素质教育的翻译与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素质教育”的翻译是“advance student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展素质教育”的翻译“enhance our student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立意和本质,也与二十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people’s well-rounded development)的内涵一致。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同,加之中英文文献的语境可能不完全相同,也导致了英文翻译的差异。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英文翻译应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也要加强宣传和解读,成为外国人能听懂、能理解的学术话语。中国知网收录的559篇含有“素质教育”关键词的英文期刊文献中,篇名中用“quality education”的375篇、“literacy education”的135篇,二者分别占到67.08%和24.15%,但“Suzhi education”的英文文献只有两篇,其中一篇将文化素质教育译为“culture-oriented quality education”。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在新西兰出版的《教育哲学与理论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中,已将“Suzhi education”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用语进行收录和介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予以关注和使用。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尽管国际教育界在一些相关重要问题上有基本共识,但在表述的语言和一些内涵上还是存有差异。同时,高等教育是一个巨型复杂系统,既有一些共同的逻辑和规律,又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特色。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在表象上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并不足以反映“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实质”,更不能与素质教育相提并论。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语境,需要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和照猫画虎。

(四)学会应继续发力、多作贡献

学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再过十年,到学会成立50年之际,将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夕,将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素质教育的支撑和贡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2012年,杜玉波同志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期,他进一步强调,要着力“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素质教育;发展以人为本、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发展协同育人、贯通培养的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牵引、改革驱动的素质教育;发展数字赋能、包容共享的素质教育”。

为此,建议学会及素质教育分会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从教育目标、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教育传统、教育价值、文化范式和精神文明等多视角,进一步开展有组织的研究和实践,厘清素质教育的目的、观念和内容。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突破思维定式,增强辩证思维,在素质教育框架下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专业教育,将专业教育中成熟和普及的相关知识融入通识教育,持续调整通识教育的内容,逐步优化专业教育的层次。坚持人才素质的核心内涵,深入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交流合作,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为高校发展素质教育提供咨询和服务,鼓励高校因校制宜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和发展路径,建立起有层次和有区别的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素质教育是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原则、框架、基础和举措,强化学科专业集成,跨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学术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和成效,加强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加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张炜,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8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