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高水平大学引领中小学教师队伍时代变革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4/6/20 16:49:57   阅读:3577

摘 要:新时代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供给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前置培养”存在短板、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实施“国优计划”,对于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办教育,打破人才培养路径依赖,优化中小学人才培养体系等具有重要价值。高水平大学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勇于担当“国优计划”的使命责任,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锻造思想力,厚植学生理想信仰沃土,打造价值引领生态;锻造知识力,充实学生学科交叉底蕴,打造学科孵化生态;锻造引领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文化生态;锻造行动力,激发学生乐教适教潜能,打造政策环境生态。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中小学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国优计划


当前,世界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新竞争格局加快重构,对我国人才自主培养、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严峻考验。内外部纷繁复杂的形势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最终落脚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上,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上。2023年9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国优计划”,组织高水平高校聚力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既是引领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时代变革的有益尝试,也是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2020年,《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依据PISA 2018测试结果,对中国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建设成绩给予积极肯定,提出“中国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以适应其卓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强调,“中国作为PISA表现优异的教育体系之一,在其政策议程中优先考虑了发展强大的教师队伍”。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1844万人,其中,基础教育教师占比超过80%。新时代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取得显著成绩,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同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同高质量高等教育需要的优质生源标准相比,中小学教育体系建设还有差距,教师队伍建设效能和学生培养能力水平还需持续提升。

(一)从教师队伍供给侧看,培育输送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能力还有差距

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高水平理工类大学为中小学培养教师非常少。有数据显示,在全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只有2所师范大学和3所综合性院校承担本科师范生培养”;在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仅有8所师范大学和12所综合性院校承担本科师范生的培养”。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师范类院校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高水平科学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培养输出不足。有研究提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占比在10%左右,来源于省属普通本科、大专院校等占比较大;中小学教师学习背景相对单一,“小学科学教师具有理科背景的占比仅为27.5%”。从源头上解决好中小学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问题,必须加快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大学参与其中。

(二)从学生培养供给侧看,拔尖创新人才“前置培养”能力还存在短板

PISA 2022新增了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测评项,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超常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北京八中“少儿班”等,但有关探索面窄量少;面向中小学学生大范围开展探究式、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以及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等方面还有较大局限。时至目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着眼点仍侧重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阶段对于涵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先导性”作用发挥仍不充分。中小学阶段全人教育、通识教育实施不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价值、知识、能力、文化一体塑造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疲弱,应试教育之殇仍未化解。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骨干的缺乏,如202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仅为12.4%,初中、小学阶段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更低,而OECD国家初中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平均比例已超45%。

(三)从制度机制建设上看,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

大中小一体化的培养逻辑既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从现状来看,我国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各自为教”现象,在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核心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系统论证、统筹谋划不够;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推动大中小一体化强衔接的育人意识、育人模式、育人制度机制亟待健全。特别是在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方面,高水平大学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尚未面向中小学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尚未有效转化为特定学科领域高素质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治理体系的特殊优势,促进大中小学教师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价值观、知识观、学习观还有待强化。

二、实施“国优计划”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突破师范类院校的局限,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承担“国优计划”,强化以一流培养一流,让卓越引领卓越,健全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既把准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3个关键词“超越界限”“新路径”“重塑”提供的视角,对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国优计划”的价值意义有重要启发。

(一)超越界限: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办教育

有研究人员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历程分为“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5个阶段。这也是由个人兴趣转化为内在动机的一个客观发展过程,且伴随人的成长发展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螺旋上升。由此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不单单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责任,而是贯通大中小幼不同成长时段、不同学习阶段。也正是基于此,“英美日韩等国家重视科学教育支撑与生态体系构建,为大中小幼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施“国优计划”首要目标就是要超越界限遵循规律办教育,超越学段界限、学科界限、学校界限,打破知识壁垒、制度壁垒、资源壁垒,拓宽认知视野、创新视野、国际视野,更好地构建集三维空间、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于一体的“五维教育”,为学生的知识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增值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一种全新的全人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开放式教育模式。

(二)变革路径:打破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

当前,随着教育、科技、人才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世界各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进一步向基础教育领域延伸”。“国优计划”支持高水平大学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攻读研究生,为中小学输送特定学科领域优秀教师,打破原有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路径依赖,打破相对僵化机械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依赖,也将进一步打破中小学“唯分数”“唯考试”惯性的路径依赖。从中小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实施“国优计划”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强调提升现有资源边界下的教育生产力又注重优化教育生产关系,既强调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又致力于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身潜能;通过制度机制设计,着力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引领性的教师培养体系,着力塑造早培养、宽口径、大视野的科教融合育人体系,着力推动形成回归教育本质、尊重人的志趣和潜能的成长引领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下学生有价值地成长、教师有价值地成就提供了更大可能。

(三)重塑方案:重塑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

社会发展、教育发展、教师发展之间存在着强耦合互动关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必将重塑未来教育新形态,对教育供给、教育管理、教师发展都提出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实现由大到强根本性转变的战略窗口期。“国优计划”的实施将重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文化图谱,重塑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培养内容、培养路径、培养方式的系统建构、整合与协同。在培养内容上,推动更好地把握全人教育的精髓,面向未来教师、未来学生,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强基固本”功能,培养健全人格、厚植文化底蕴;在培养路径上,推动打通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通道,加强理论与实践互促、学科与科学互动,构建更加绿色、开放、共享、可持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培养方式上,推动运用新技术赋能,创设新学习生态,改进新学习方式,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牵引构建智慧化的新型学习体系。

三、高水平大学担当“国优计划”的使命责任

实施“国优计划”既有时代必然性,也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因为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与师范类院校相比,具有与中小学教师队伍改革拓新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学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在80余年办学历程中走出的“红色育人路”“强军报国路”“创新发展路”,为实施“国优计划”奠定了坚实优越的基础。一是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学校坚持推进“寰宇+”(“iSPACE+X”)计划,全力构建智慧教育视域下全人化人才培养体系,整体生源质量位居全国“双一流”高校前列。二是学科建设特色鲜明,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三是科技服务“国之大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彰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特种材料等基础性前沿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四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扎实推动以创新驱动发展,开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重大场景创新、重大应用创新,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北理工模式”。这些办学基础为学校向中小学输送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提供了得天独厚优势。在实施“国优计划”过程中,学校重点打造“四个生态”。

(一)锻造思想力,厚植学生理想信仰沃土,打造价值引领生态

“国优计划”培养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既承担面向学生开展普遍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责任,又承担发掘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潜能、开展基础性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因此,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对其“大先生”品格的塑造,尤其是家国情怀、教育情怀的塑造尤为重要。北京理工大学在实施“国优计划”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国优计划”人才培养各方面、全过程,着力打造涵育坚定理想信仰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价值引领生态;进一步发挥“延河联盟”综合育人优势和学校“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育人功能,坚持用“兵器三代人”“雷达三代人”“车辆三代人”等典型事迹感染教育学生,打好学生思想底色,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为将“国优计划”学生培养为“四有好老师”奠定坚实基础。

(二)锻造知识力,充实学生学科交叉底蕴,打造学科孵化生态

学校在实施“国优计划”中,秉承“卓精优拓”的学科建设理念,发挥学校“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协同发力优势,全面建构“数学+科学+教育”“物理+科学+教育”的学科教师和“工科+教育”的科学教师等多模式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接受系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训练和探究;强化学校教育学博士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与理工科的协同培养,面向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订单式、针对性开展专业、课程、教材、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实践设计,通过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理工基础扎实、教育能力突出、专业素养卓越、创新思维敏锐的基础教育人才。

(三)锻造引领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文化生态

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离不开一流学科基础的支撑,也离不开一流创新文化的熏陶。学校在实施“国优计划”中,将全方位打造浸润人心的创新文化生态,面向“国优计划”研究生群体谋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涵养学生文化底蕴,拓宽国际视野和国际比较优势;持续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发扬并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涵育学生科学品格;建立大科研反哺育人长效机制,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建设成为涵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强引擎,将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赋能未来“引领型”人才成长。

(四)锻造行动力,激发学生乐教适教潜能,打造政策环境生态

“国优计划”的组织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全闭环动态的政策支持体系,才能为学生乐教、适教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生态。学校在实施“国优计划”中,将聚焦推进“寰宇+”(iSPACE+X)2.0改革,围绕思想引领、专业专长、教育教学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沉浸式教育和激励等方面,有针对性设计配套支持政策,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优计划”培养;加强与师范类院校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师范类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育人共同体,提升理工科学生的教育水平;加强与优秀中学的合作互动,建立一批实习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实践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多方协同,供给优质资源,提前与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推动能力,将“国优计划”任务落实落细。


【张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6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