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有组织科研呈现出科研目标从“泛化松散”到“问题聚焦”、科研组织从“有实体的组织性”到“超越实体的有组织性”、科研主体从“一方主导”到“多方协同”、科研内容从“单一领域”到“多维立体”的演化特征。完善有组织科研的运行模式,离不开服务多样化科研需求的集群要素、支撑多类型科研创新的网络结构,以及促进多环节高效运行的全流程机制。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需推动项目管理制度、科研评价制度、科研成果转化制度变革,激活自主创新活力;加快战略型人才智库平台、项目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智能试验模拟平台建设,完善多元创新服务;加强学术探索氛围、科研合作风貌与本土创新文化塑造,形成开放型创新生态。
关键词:有组织科研;科研特征;运行模式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科研范式逐步进入领域深度交叉、资源高度集成、过程多维融合的纵深阶段,多学科、多主体协同攻关成为新趋势。承载知识创新使命的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成为科研创新的动力引擎。不论是重大问题的解决和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的突破,还是国家重大需求的满足,均对高校科研活动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系统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亟待加快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强化有组织科研,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1]学界近期热议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的理念取向、战略意义与问题挑战[2-4],见仁见智。对于高校有组织科研具有怎样的演化特征,如何在组织层面构建有组织科研的运行模式,制定可行的实践策略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一、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演化特征
高校有组织科研是科技创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旨在自由探索型科研模式基础上演化出问题中心、任务导向,需求定焦、资源整合,交叉融合、协同攻关的新型科研创新模式。[5]高校有组织科研呈现出科研目标、科研组织、科研主体与科研内容四方面的多重演化。
1.科研目标从“泛化松散”走向“问题聚焦”
高校以往的科研活动是遵循学术逻辑与学科范式的自由探索模式,科研目标相对泛化松散。一方面,以促进相应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创新为目标,科研活动主要在单个学科语境中进行,较少涉及其他学科。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活动在研究选题、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等方面的自由性较强,科研活动也较多围绕项目负责人自行开展,研究力量较为分散,整体科研目标的聚焦性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受资源方面的高度依赖性影响,高校科研还需服务于市场、企业等方面的特殊科研需求。
高校有组织科研在学术旨趣与科研兴趣的基础上增强科研目标的聚焦性、指向性和系统性,更加强调以解决重大问题、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聚焦于人类发展重要命题、国家发展关键难题、科学发展核心课题、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积极回应国家、全球、区域、行业的战略需求。此外,高校有组织科研立足于服务使命,坚持“四为服务”、“四个面向”,聚力科研创新活动,驱动和促进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2.科研组织从“有实体的组织性”走向“超越实体的有组织性”
高校以往科研活动主要以基层学科与院系组织为载体,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资源以及科研管理工作均依托院系组织实体,有些科研活动还依托具有专门科研人员、具备科研承担能力、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或实验室等组织实体。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管理较难突破学科壁垒与组织区隔,对于解决重要、复杂问题的支撑力相对不足,开展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力较为有限。此外,高校以往科研活动仍以自由选择、自发组织、自行安排为主,依托实体的组织性较弱,较难回应重大战略和发展需求。
相较于以往科研模式“有实体的组织性”特征,有组织科研努力超越组织实体的边界限制[6],通过组织形式调整和模式变革,探索建立以科研任务为导向、更加灵活应变的“学术共同体”,为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以及不同类型科研活动打破项目申请、经费管理、实践合作、成果考核等方面的组织壁垒与限制,实现科研团队动态组合、行政管理弹性调整。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关涉国家利益与社会效益,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7]因此,有组织科研的“有组织”是相对于自由探索模式的“组织低序”而言,指增强高校科研活动在研究选题、组队、设计与实施等过程中的有组织性[8],从而达到优势力量集中、高端资源整合、创新成果集成的科研效果。
3.科研主体从“一方主导”走向“多方协同”
以往科研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校场域内,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群体是主要参与人员,高校在科研活动发起、组织及实施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其他主体,主要以政策支持、经费赞助、监督管理等方式参与其中,相对缺乏深入的过程性参与。科研活动的一方主导性使得以往科研活动主要遵循学术逻辑,对国家、社会与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响应度有所不足,交叉创新活力比较有限。
高校有组织科研在争取多方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多方主体的深度参与及协同合作。一方面,以前沿性、战略性、开创性的科研选题,吸引相关政府部门、利益相关企业、社会第三方机构等外界主体在科研统筹选题、具体开展、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中主动参与和跨界合作,从而统合学术理论、战略眼光、市场逻辑与公益理念,整合专业优势、政策服务、物质信息等多种创新资源,实现思维、过程与资源三个层面的“有组织”协同。另一方面,高校有组织科研强调各方主体在具体科研活动中明确分工、深入合作。高校依托专业性优势和独特身份优势,发挥主导动员作用;政府统筹战略布局与科研方向定位,为多方主体协同攻关予以政策支持与资源供给;企业借助独到眼光与敏锐意识,盘活科研创新思维;社会第三方机构依托利益中立身份形成利益协调与信息互动通道,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进而形成多方主体深度协同的科研创新样态。
4.科研内容从“单一领域”走向“多维立体”
高校以往一些科研活动较多在学者兴趣驱动或课题委托方的要求下发起,在某一学科、某一技术、某一实践场景等单一领域内展开研究,较少涉及多个学科、多项技术或多个实践场景的交叉探索。即使是在小部分独立建制的科学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内,跨学科研究也较多局限于某类研究或创新的某个环节。总体上,高校一些科研创新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相对缺少不同学科间的深度交叉、不同类型研究的横向交互、不同创新环节的纵向交联。相应地,科研创新的内生活力较为有限、科研成果的辐射扩散有所不足,创新价值的延伸溢出效果也不够突出。
高校有组织科研提倡多领域交叉、横向交互与深度交融,科研内容更加多维立体。在科研领域方面,有组织科研强调打破学科围墙,引领不同学科领域围绕重大问题和战略需求形成交叉研究格局,激发科研创新的内生活力,增强对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横向维度上,高校有组织科研不仅关注基础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而且瞄准现实问题,强调在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防科技、经济科技、民生科技等方面的新兴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动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在纵向维度上,高校有组织科研更加强调不同环节科研活动的有组织性,以创新价值为线索,组成连接理论创新、科技攻坚、技术转化、产品商用的完整创新序列,形成学术价值、科技价值、应用价值、经济价值前后衔接、立体多维的创新链条。
二、高校有组织科研的运行模式
系统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需进一步思考高校有组织科研如何在组织层面有效运行,并从运行要素、运行结构与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搭建起匹配有组织科研特征的运行模式。
1.服务多样化科研需求的集群要素
从运行要素来看,高校有组织科研需要形成和聚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集群、不同类型的项目集群、不同功用的部门集群、不同形式的资源集群,以服务于不同科研创新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第一,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集群。知识集群是知识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指围绕知识创新目的,形成具有共同专属性、内生关联性、相互补充性与相互增益性的知识联合体。[9]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活动的问题情境更加复杂,对不同学科尤其交叉学科领域内理论知识、原始性创新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已有研究表明,知识的异质性特征与交叉融合活动,显著正向影响原始性创新绩效,有助于创新活力激发与创新质量提升。[10]为满足多样化科研需求,一方面,高校需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人文社科等不同学科领域跨越知识边界,围绕科研问题的理论分析需要与实际解决需要交互组合,形成服务于不同科研任务的知识集群。另一方面,高校应树立开放多元的知识观,鼓励不同学科领域内理论性知识、技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反思性知识的自由互动与深层融合,不断催生新兴的知识集、知识群与知识域,为自主创新和内生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不同类型的项目集群。高校有组织科研内容在横向类型上有所拓展,在纵向环节上有所延伸。相应地,多维立体的内容特征进一步促进科研项目的类型多样化。相较于围绕单一学科领域内某一问题开展科研项目,高校有组织科研则需要从创新价值扩散延伸、创新技术组合拓展的角度出发,围绕重大问题域或技术创新域,促使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应用、技术转化等不同类型科研项目动态组成项目集群,形成创新辐射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
第三,不同功用的部门集群。部门集群指服务于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在高校、政府、企业与社会等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形成跨部门联合体。[11]由于组织性质不同,不同科研创新主体在有组织科研活动中的利益需求、行为逻辑及角色分工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异质性主体在深度参与及合作中产生高质量的协同创新绩效,高校需要专门的中介服务部门从中协调利益冲突、优化资源调配、疏通合作阻滞。此外,面对复杂问题以及交叉创新等多方面的科研需求,高校还应设置相应的科研规划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资源管理部门、技术咨询部门等。总体上,不同功能的部门共同形成发挥知识性服务、过程性管理、制度性保障等不同职能的部门集群。
第四,不同形式的资源集群。资源集群是将孤立的事物和资源通过某种方式或联系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联系整体的过程。高校有组织科研对重大问题、复杂问题的关注,使得相应科研活动在运行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科研设备尤其是科研人才等科研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多方主体的参与虽为科研活动实施带来更多资源保障,但多元化的资源属性与形式也给资源集群带来挑战。因此,高校有组织科研活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促使不同属性、来源与形式的科研资源形成结合紧密、集成有效、保障有力的资源集群。
2.支撑多类型科研创新的网络结构
超越实体的有组织性特征为有组织科研的结构搭建开辟了新空间、开拓了新思路,同时又对运行结构的紧密性与灵活性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在线性结构或树状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出支撑多类型创新的科研网络结构。
第一,专项攻关的集中式科研网络。有组织科研活动的有组织性体现在问题与任务导向下科研要素的目的性集成及集中性创新上。高校需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专项攻关任务为核心,结合重大问题的实际解决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实际突破需要向外发散,动员和集结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集群、资源集群、部门集群,同时通过解构拆分重大问题并组建任务分工不同的子项目集群,形成资源集中、分工突破、层层推进、协同攻关的集中式网络结构。
第二,前瞻创新的开放式科研网络。有组织科研在响应重大战略需求与重大问题之外,更强调在未来战略发展、国家超前布局、技术前沿引领等方面的前瞻创新。前瞻领域的科研创新既需要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具有深厚功底、长远眼光与前沿视野的高水平学者,更需要在关键技术领域具有敏锐意识、高精尖技术与超前思维的战略型科学家。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需为这些顶尖科研工作者创设自由开放的创新氛围,提供充足的科研资源保障,促使其在自由探索与交叉合作的基础上钻研挖潜理论深水区、攻克抢占新兴技术前沿,不断发现新的学科建设点、理论增长点与技术创新点,为自主理论体系构建与完善、新兴科技领域立足与领跑奠定基础。
第三,系统创新的融合式科研网络。除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网络结构、自下而上的开放式网络结构以外,高校有组织科研还需实现定向性与体系化相结合,搭建满足系统创新需求的融合式网络。一方面,高校有组织科研依托于集中攻关项目、前瞻创新项目的科研成果,在相近领域的拓展性创新、衍生性创新仍需持续跟进;另一方面,对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即时性、快速性创新需求仍需有效回应。因此,除集中攻关与前瞻创新的“长线作战”之外,高校有组织科研还需加强相关学科领域的拓展创新,推进服务现实领域需求的常态化创新,积蓄和保持不同领域的自主创新活力,强化系统性创新效能。
3.促进多环节高效运行的全流程机制
要使多样化的集群要素与多样态的网络结构真正服务于有组织科研的有效实施与最终实现,还离不开贯通各要素、服务全流程的运行机制。高校应促进有组织科研活动发起、准备与实施等不同环节的高效运行,强化和健全问题产生与遴选机制、人才吸纳与调配机制、资源集成与共享机制。
第一,问题产生与遴选机制。高校有组织科研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性。科研问题的产生、筛选与最终确定对科研活动的发起有着重要的动力激发及方向牵引作用。此外,科研问题更关系到科研活动的可延展性。一方面,高校应定期向国家战略部门、区域战略部门、高校科研部门、企业技术部门等方面收集重大战略选题、重大理论问题、关键技术难题等,形成动态更新的有组织科研选题库。另一方面,高校需结合有组织科研的基本特性、适用范围与资源配置的有限性制定科学规范的选题标准,并建立公正合理的课题筛选机制和专家遴选机制,组织跨学科专家审议团队,就候选课题的前期研究基础、项目规划的科学性、项目周期、预算与风险、创新价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分析、分类与论证,遴选出科学合适的科研选题。
第二,人才吸纳与调配机制。有组织科研超越实体的有组织性特征不仅要求人才吸纳与调配机制既能围绕重大任务有序动员和组织起不同层次的科研人才,更要面向实际需要灵活调动和调整科研人员。在人才吸纳方面,高校应摒弃“唯帽子”、“谈资论辈”的人才选用观念,为有实力、有追求、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开放公平选才用才的“阳光通道”[12],吸纳不同类型、各有所长的优秀人才,组成帅才型科学家引领、实力型专家支持、青年型学者助推的科研“大团队”。在人才调配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明确不同高校、部门和院系之间人才借调、双重身份参与、成果互认的具体程序,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办法,尽力扫清人才合理流动与灵活调动的机制障碍,促进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界别人才的科研合作。
第三,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同形式资源的整合配置与长效保障应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始终。高校有组织科研聚焦重大问题及多方协同参与的特性,给运行阶段不同来源、不同形式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带来挑战。一方面,高校需发挥多方主体的资源整合优势,健全资源开发机制、经费多源供给机制和成本多级分担机制,为有组织科研项目投入政府经费、引入市场资源、注入社会资本,促进高校学术性资源与政府补偿性资源、市场流通性资源、社会公共性资源的高效聚合。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快完善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创新基地、创新型企业等多元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机制,保障研发经费、人才团队、高端科技设备、高性能材料等资源的持续补给与长效支撑。
三、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推进策略
高校有组织科研是科研模式的系统性创新,在实践层面落实和推进需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加快平台建设、加强文化塑造,构建内外多重响应的科研生态系统。
1.推动科研管理制度变革,激活自主创新活力
我国已依托科研规划与管理部门形成了包括项目管理、程序管理、资金管理、评价考核管理在内的科研管理制度。在实践层面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需切实推动科研管理制度变革,激发各创新主体、科研团队与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活力。
第一,项目管理制度从行政逻辑转向学术逻辑。科研项目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载体。以往科研项目主要按照“政府-高校-院系-教师”自上而下的顺序垂直推动和执行。作为行政管理人与学术代理人,项目管理部门主要依据相关制度与标准,发挥承接政府意志、衔接院系科研部门、监管科研人员的作用。受行政逻辑主导的影响,不同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过程实施、进度安排、周期设计等工作,有时受制于统一的规定、程序与标准和层级化、标准化的制度框架,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学术自治的空间,增加了项目动员、项目培训、报销流程等方面的事务性压力,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精力。[13]服务于有组织科研组织有序、灵活调整的实际需要,高校应加快从行政逻辑转向学术逻辑,强化专业思维,增强学术力量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话语权;突破自上而下的垂直制度结构,依托各项目的课题组分工搭建平行推进架构;强化项目管理部门的项目咨询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从管理角色转向服务角色。
第二,科研评价制度从绩效评价转向质量考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评价与科研人才评价两个方面。高校有组织科研在任务难度、内容复杂性、过程组织性等方面的特殊性较为突出,更需突破以往的绩效评价思路并构建质量导向的科研考评制度。科研项目考评方面,重点考察科研成果质量、完成过程质量与协同合作质量。科研成果质量考评应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难度与类型差异灵活制定和应用多把“尺子”,“丈量”项目整体的学术水准、研究发现的原创性与前沿性、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此外,不论是成果质量还是过程质量考评,均需加快制定匹配学科交叉特性的考评制度,组织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组建校内有组织科研项目的专项评审委员会,明确和完善交叉学科领域科研项目的共性标准、弹性指标、论证审议与考核评价流程,形成具体可操作的交叉学科项目评审方案。另外,除项目目标达成度、成本投入与实际成效之外,科研项目考评还应进一步考察项目成员的实际贡献度、不同主体的协同互动质量。科研人才考评方面,坚持能力本位与发展导向。作为问题中心、结果导向的科研新模式,高校有组织科研更加强调解决本土问题、攻克现实难题的实际能力。科研人才考评需加快打破身份固化、等级分化、资源不均等抑制科技创新活力、弱化合作成效的桎梏;树立能力本位、学术本位的人才评价理念;营造荣誉性、鼓励性的人才评价氛围,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科研人才考评需把握好不同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领域内知识生产与科技创新的逻辑规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为理论突破、应用创新、技术转化、商品开发推广等不同类型人才制定多样化的评价内容与标准。
第三,科研成果转化制度从自发非正式转向系统规范化。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关键技术突破与技术转移的主力军。目前,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不断增加,但在科研成果转化与转移方面的实际效益仍显不足。一方面,以往高校科研活动更加强调学术层面的创新成果,科研成果的商业运用前景相对欠缺,加之对科研成果的产权保护质量不高,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较低。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较少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已有的技术转移办公室也主要发挥联系协调作用,在技术转移过程、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申请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技术咨询与代理服务较为缺乏,导致高校大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与专利申请行为的自发性较强、规范性不足。[14]高校有组织科研模式下,高校、企业与第三方机构的有组织参与有助于借助企业资源与商业眼光、第三方机构的技术服务,进一步缩短科研成果转移的场景距离,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与技术转移质量。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专利许可与成果转化质量的重视,强化技术转移部门在专利申请、市场调研与推广、技术转化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与质量审查;设立知识产权运营部门,增强有组织科研成果创造、保护、转换与应用全过程中的产权保护意识及能力,形成系统规范的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制度。
2.加快有组织科研平台建设,完善多元创新服务
随着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对科研平台服务的要求逐步从设备、材料、经费等物质资源层面上升到人才、数据与智能技术等高端服务层面。高校需加快战略型人才智库平台、项目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以及智能试验模拟平台建设,为有组织科研活动提供更高质量、更精细化、更智能化的创新服务。
第一,战略型人才智库平台建设。科研人才是高校有组织科研创新的第一资源,选好、用好、育好人才是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关键工作。高校需积极响应有组织科研的战略任务与使命要求、研判未来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快建设战略型人才智库平台。一方面,强化战略型人才数据库建设。高校有组织科研应加强对基础研究领域、理论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内科学家与领军人物的持续关注,动态记录、统计和更新重要人才的高等教育背景、科研经历与成就、研究特长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并建档归入战略型人才数据库,为不同内容和类型的有组织科研项目精准匹配课题负责人、科学选用顶尖科研人才。另一方面,重视战略型人才自主培养。服务于有组织科研的多元人才需求,高校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战略型人才的自主培养。高校有组织科研可结合前瞻性研究需要,设立定向“种子项目”,为在前瞻研究领域具有浓厚兴趣与潜能天赋的青年科研人才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与平台资源,在前沿探索和科研实践中强化青年科研人才的科学志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进一步保障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的源头储备。
第二,项目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数据是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资源。高校以往科研活动中,项目数据主要限于课题组内部使用,较少公开或共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数据的使用率和开发率,也容易造成同一类研究数据的重复开发与收集,降低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组织科研模式下,高校需加强对有组织科研项目过程性与结果性数据的结构化分类、程序化整理与综合性分析,形成体系化的项目数据管理系统。此外,加快建设不同科研主体、科研团队、项目课题组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借助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算法,深入推进不同领域、不同项目间数据的多维演算、交叉验证与拓展应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项目数据的应用价值。
第三,智能试验模拟平台建设。有组织科研项目致力于解决复杂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进交叉创新,其试验方案设计、研究假设验证、数据资料分析等活动均是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创新难度较大、时间周期较长。现代智能化技术与大数据算法为有组织科研试验开辟了智能试验模拟的新空间与新思路。高校有组织科研可整合人工智能场景开发技术与大数据算法建模技术搭建智能试验模拟平台。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可借助智能演算节省数据推导时间、简化推导演算过程、提高演算结果准确率;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可借助不同试验方案的智能模拟与演算结果,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试验方案,降低真实场景试验的试错成本、减少试验周期。此外,智能试验模拟平台能为各类创新成果的拓展应用、辐射转化提供数据模拟验证、提高创新转换效率。
3.加强科研文化氛围塑造,形成开放创新生态
高校有组织科研应依托于科技人才与创新资源长远布局、持续推进,营造求同存异的学术探索氛围、互惠共赢的科研合作风貌、特色共享的本土创新文化,形成开放型创新生态。
第一,求同存异的学术探索氛围。科研创新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验证性特征,并非一套思路、一种方法或一种模式。解决现代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对高校科研活动的实际诉求更加多类多面,更加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流派、不同范式学术研究的多元尝试与努力。一方面,重大问题与重大需求面前,高校有组织科研必须打破不同学术探索活动之间的区隔偏见,切断研究领域、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鄙视链,树立更加平等自由的学术观念认知,为异质化的学术探索与科技创新,创设纯粹自由、兼容并包、开放互动的良好学术氛围。另一方面,高校有组织科研需发挥好重大问题的学术吸引力、重大需求的价值动员力、共同目标的集体号召力,积极动员和召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界别的科研人才,立足知识创造、学术探索、科技创新的志趣共识点,综合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与逻辑思路、不同领域的实践经验、不同研究范式的方法框架,为学术研究推进与学术问题解决寻求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层面的有效方案。
第二,互惠共赢的科研合作风貌。高校有组织科研是多方主体更深层次跨界、跨领域合作的新探索,形成互惠共赢的科研合作风貌有助于促进科研项目内部、多方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一方面,形成互助共生的项目协作风貌。不论是集中式科研网络,还是开放式与融合式科研网络,有组织科研项目多由不同子项目、不同科研团队及项目服务人员组成。科研项目内部应树立向心凝聚、多元交流的科研氛围,强化共同目标信号的定向作用和任务信号的实践指导作用,促进不同子项目高效推进、不同科研团队分工研究、不同服务人员对接支持,在协作配合与共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互助共生的项目协作风貌。另一方面,形成互惠共信的多主体协同风貌。高校、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均需在更广范围内促进信息开放与流通、资源支持与共享,更深程度凝结价值共识点、寻求利益共生点。同时,在实际协商互动过程中,高校有组织科研需明确角色定位与沟通协议,尤其要落实好知识生产、技术转化及产品开发等创新上下游各环节的沟通对接,组建成主体多样化、功能适配性、优势互补型创新共同体,以在观念及实践层面双重推进深度沟通与配合,形成互惠共信、高质量合作的多主体协同风貌。
第三,特色共享的本土创新文化。高校有组织科研应是放眼全球的科研活动,需强化国际开放战略意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回应全球领域的发展诉求与战略需求,敢于以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难题、攻克世界科学谜题与科技难题为己任,加强与国际科学探究、科技创新活动的开放交流及创新合作。一方面,高校有组织科研应需增强对国际科研创新趋势的科学预测与战略预判,在科研项目选题上瞄准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生物科技、新能源技术等新兴领域,加快占据科学发展制高点,实现新一轮科技创新抢滩。另一方面,高校有组织科研应立足中国大地,聚焦我国科研创新现实问题,聚集多元创新思维与智慧,在合理分析本土创新局面与深度剖析问题关键的基础上加快问题突破与创新突围,并积极总结创新成功经验,凝结创新理论要点,形成中国语境与本土情境的特色创新文化,在国际开放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共享中国创新经验、推广中国创新方案、传播中国创新文化,增强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在科研创新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