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峰、邓欣欣、张军 | 数字化背景下地方财经院校新文科人才自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12/18 17:17:10   阅读:1309

摘要: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对新文科人才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对新文科人才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新文科人才培养应积极通过价值引导铸魂、学科交叉强基、双创融合拓新、数字赋能提质、服务地方增效探索自主发展路径。广东财经大学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要、社会发展需求和数字化的要求,形成了新文科人才培养应遵循使命逻辑、内涵逻辑、未来逻辑和区域逻辑“四大逻辑”的发展思路,通过凝心铸魂育新人、五融一体开新局、高质量发展谱新篇的“三新举措”扎实推进新文科教育行稳致远,培养数字化背景下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数字化;新文科;财经高校;人才自主培养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数字技术创新日益加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多次强调数字化、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5月29日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新使命新任务,明确了数字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行动纲领,也为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要着力突破瓶颈,迈出新的改革步伐,积极回应新要求,勇于担当新使命,走出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一、数字化对新文科人才的能力需求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教育新生态,以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更加终身化的教育、更加包容的全纳教育和更高水平的教育治理”。数字化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地方财经高校而言,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义就是培养适应引领数字时代的“数字+财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此为标准,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一)人才自主培养的正道发展能力

学生应当具有坚持正确价值方向,面对数字化的新道德和伦理问题,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能力。数字技术既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潜藏着不少风险和隐患。近年来频繁曝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受困于数字技术应用等一系列问题,涉及个人数据泄露、隐私安全担忧、算法歧视偏见等人工智能科技趋“恶”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因此,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能力,在坚持公平正义和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善用人工智能造福国家和社会。

(二)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智慧发展能力

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方法,并能有效使用各种智能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复杂问题。数字化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学习都不离开数字工具。要使学生形成善于发现和获取信息、判断信息价值和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的意识和思维,增强人机交互能力;能通过自我探索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日新月异、快速更新换代的数字工具,解决各种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同时,数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建基于巨量数据的收集、储存、传输、计算和治理。学生需要掌握大数据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挖掘方法,能熟练使用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能从数据分析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业务决策,同时需要掌握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交流的能力。

(三)适应数字学习范式下的自主发展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借助智慧手段进行数字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体系,形塑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和优势,实现自我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数字化信息数量和类型急剧膨胀,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迅速增加,单纯依靠学校教育难以满足学习要求,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按照社会发展和自身兴趣自学各种知识。同时,数字教学工具的普及也为学生自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新业态环境下的跨界发展能力

跨界发展能力既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表达沟通、团队协作等基础性的通识能力,又包括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专业能力。在智能技术冲击下,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融合趋势不断强化。新行业兴起并取代旧行业的行业更替速度日益加快,学生的行业、职业和岗位流动性将大大提高。同时,在各种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具有多元化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要求。

(五)技术变革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能力

学生应当具有适应急速的时代变迁、推陈出新,从事各种高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由于数字工具的广泛使用,简单、重复、机械以及不需要太多情感交流和依靠人类灵感智慧作出综合判断的劳动正逐步被数字工具(如智能机器人等)取代,强社交、高技能、非结构化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渗透和替代的可能性则较小。因此,数字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大大提高。只有适应快速变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流程,并在技术创新中发现和捕获利润机会,开展具有创新创意和创造性的业务工作,才不至于在数字化时代成为被机器人取代的“无用之人”。

二、数字化背景下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价值引导铸魂

中国高等教育应当认清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文科教育教学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价值塑造是数字化背景下新财经人才培养的遵循。人才培养不能只注重技术和方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确保技术为人民服务和谋福祉;要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全面覆盖和示范引领有机结合,将教学要求融入各种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中,促进课程思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形成课内课外、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育人格局。

(二)学科交叉强基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要“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字化背景下新文科人才培养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要发挥好商法融合和商技融合之一体两翼优势,紧紧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打好扎实的财经学科理论知识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将数智技术内涵全面融入商科教育全过程,使学生掌握数字化背景下经济运行的新规律,有效利用智能技术从事并创新经济管理工作。打破学科、专业、院系等组织和制度壁垒,创设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制度安排,提升学生跨界发展能力。紧密对接产业智能化趋势优化专业体系,科学合理地增设新专业或专业方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改造传统专业,通过辅修、双学位、微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等方式支持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高校可增强培养方案的开放性、灵活性,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同时通过课程立项等形式,鼓励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学科融合性课程。

(三)双创融合拓新

数字化背景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有一流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当构建智能化的实验实训体系,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大力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拟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运行场景,紧密对接社会需要来淬炼学生能力。深入探索、精准把握数字创新创业与传统创新创业在内涵、特点、运作规律和教育规律上的差异,将数字创新创业要求融入、改造创新创业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利用数字化平台、技术和数据要素开展数字创业,打造数字化创业空间,优化数字创业的指导和孵化服务,提升学生数字创新创业能力。

(四)数字化赋能提质

智能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为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首先,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公开的慕课平台,帮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利用线上途径接受一流教育。其次,利用智能手段深化课堂教学革命,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化、深度化、全程化、个性化的学习指导、监督和评价,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学习平台和工具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路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服务地方增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号召下,高等教育应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形成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发展新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高端智库的重要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政府主导、教育支撑、科技推进、产业支持、社会参与”加强校企、校地、政校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实践转化,布局与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协同联动,打好“国家战略牌”“区域牌”和“行业牌”,做好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为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保障。

三、广财大新文科教育的四大逻辑

广东财经大学聚焦数字化背景下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国之大计,聚焦教育强国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形成地方财经院校建设的使命逻辑、内涵逻辑、未来逻辑和区域逻辑。

(一)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逻辑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失败是一种根本性失败。我们绝不能犯这种历史性错误!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没有什么可隐晦、可商榷、可含糊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必须坚持新文科建设“四化五新”的内涵逻辑

深刻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文科教育创新的新要求,坚持文科教育创新的“四化”,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的“五新”,这也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教授提出的重要理念。充分理解和把握新文科建设“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的核心要义,新文科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新文科建设既要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又要善于守正创新,不断开拓新文科建设在“新专业(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教法、新理论”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新模式。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回应人才培养需求,架构新文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教育教学的理念变革、体系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教学新范式,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三)必须坚持教育数字化的未来逻辑

一则,数字化是当前最确定的创新方向,人类的未来就在于全面数字化。数字经济势不可挡,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数字化是当前最大的机遇,无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还是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都必须拥抱数字化。特别是ChatGPT 到来之后,培养出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才就是培养紧跟时代步伐的急需人才,未来是人机协同的数字时代,人们只有懂得计算机工作的计算思维,才能懂得互相配合和协同,才能挖掘整合数字资源,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社会关系”。二则,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核心在于处理好“数字化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数字技术要满足和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要在清晰认知的前提下,加强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保障。必须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选择与整合,注意教学形式的变革、创新与重构,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模式变革;把数字素养纳入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整体推动高校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实践提升数字素养;推进数据平台建设以与管理需要相适应,推进数字文化建设以与管理素养相适应,将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向数字化、扁平化、精准化转变,加强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数字化既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机会,需要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共同努力,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教学和学习体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与现实世界交流的技能。

(四)必须坚持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逻辑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加强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服务地方战略发展,为区域发展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广东财经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主干学科要紧密对接现代服务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向大湾区在金融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充分对接国家战略,匹配地方需求,进行创新发展。

四、广财大新文科教育的三新举措

广东财经大学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要、社会发展需求和数字化的新挑战,在新文科自主人才培养上不断通过“三新举措”促进人才自主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一)凝心铸魂育新人

“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新文科新商科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实践,着力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办好思政课程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举措,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

1.扎实抓好“大思政课”,不断推进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一是发挥“思政第一课”引领示范作用,切实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成立五育并举工作小组。书记、校长和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精心准备、高质量讲授第一堂思政课。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名师大讲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对分课堂,打造“小班授课、全校共享”的沉浸式“大思政课”新形态,覆盖了全校所有专业学生。二是推进思政课程教学研究。成立“思政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出台建设方案,首批聘请中心教学研究人员8名,形成了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研究团队,着力开展了思政课程理论与政策研究、教学与改革研究、师资培训、品牌与成果建设及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三是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健全集体备课会制度,更新教学课件及教案,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建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研讨。两门思政课程上线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四是打造智慧思政教育共创基地。建设了覆盖学校广州校区北校园的教学区域,南起乐学楼,北至立德楼,包括思政长廊、智慧思政共创中心、融媒体中心、艺术博物馆、定向越野基地等五个功能区,占地2000多方的“智慧思政教育共创基地”,按照“三横三纵”定位构建平台布局,升级改造思政教育教学环境,为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提供“可视、可感、可用”的教育载体,打造“智慧+”“实践+”“财经+”“安全+”的“4+”特色大思政品牌。

2.多措并举提升育人实效,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是加强课程思政研究。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出台建设方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与此同时,各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二是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活动。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深挖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遴选出250项优秀案例装订成册,在全校进行学习推广。在全国高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3个案例分获一、二、三等奖。三是健全“四个一”课程思政示范体系。获批省级示范团队3支、示范课程10门,示范课堂11个,优秀案例32项。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学院3个,团队6支,课程45门,课堂38个,逐渐形成了学院、团队、课程、课堂四个层面的课程思政示范体系。

(二)“五融一体”开新局

2015年,学校明确“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三大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渐形成了“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的“五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

一是“湾区融合”。学校扎根湾区,开展涵盖教学机构—专业—课程的多层次建设,打造“人无我有”的湾区融合特色。2017年以来,抓住佛山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契机,与佛山市委宣传部共建湾区影视产业学院,为湾区培养输送高端影视人才。与广东省网信办合作建设网络传播学院,积极探索“人文为体,传播为用,融合商法”的新文科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网络传播领域人才培养基地。与广东省工商联合作共建粤商学院,传承粤商精神。依托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法学(粤港澳大湾区法务)专业方向,探索湾区法律人才培养。牵头成立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港澳高校合作协同培养湾区财经人才。成立湾区特色课程研究中心,着力建设涵盖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1+1+N”湾区特色课程教材体系。举全校之力建设“湾区财经概论”课程(已获批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优质大课)和“湾区经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衍生系列课程教材。开创“湾区视野”通识选修课模块,已开设十余门湾区课程。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术科研交流和学生国际化教育,积极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不断扩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二是“商法融合”。学校依托经管法优势学科,开展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致力于打造“人有我优”的商法融合特色。2013年以来,依托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法学(企业法务)专业方向,立项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商法融合试点专业,强化商法融合示范效应。2015年开始,着手研究建设涵盖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商法融合课程体系,制定《商法融合课程设置方案》,并列入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实施。2016年,立项9部商法融合特色教材,开展商法融合特色教材建设工作。在通识选修课程中,开设《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等多门法律基础课程,厚植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经管类专业在学科基础课中开设《法商概论》课程,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在专业课中开设《经济法》《税法》《公司法》等课程及商法融合类案例课程,打造商法融合特色课程群。进行一、二、三课堂商法文化融合,在《商务谈判》中进行角色模拟仿真,将商法知识应用于社团知识竞赛,跨专业参与社会实践,商法专业师生组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2022年,《双向多维,互嵌共融:“商法融合”复合型财经法治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经济法》课程获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学校近五年的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在55%以上。

三是“商技融合”。学校紧密对接数字经济国家战略,通过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全方位教育改革探索,打造“人有我优”的商技融合特色。2021年以来,成立了数字经济学院、智能财会管理学院、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等商技融合特色教学机构。新开办跨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专业、会计(智能会计)、审计(智能审计)、法学(数字法治)等专业方向。建设“数字+”课程,重点依托获批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财经数据科学课程群建设与实践”,搭建学校财经数据科学课程群。“智能+”改造传统财经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开设《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营销》等商技融合专业选修课程。打造商技融合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推进商技融合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积极开展商技融合专项教学研究。学校2022年度获批为广东省新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四是“产教融合”。学校以新文科(新商科)建设为引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纵深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锻造新商科产教融合新优势。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及其他优秀资源,组建智能财会、金融科技、湾区影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4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以及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建设了4万多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大楼,夯实产教融合的平台。2021年10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约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举办数字金融菁英班。至2023年6月,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70余项。学校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打造新商科实验实践教学新生态,成立广东财经大学新商科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实验教学体制机制,推进实验教学课程和研究改革;建设学习型团队,推动项目成果化;成立数字技术基础虚拟教研室,搭建阶梯式实验课程体系;以广东省教育改革综合评价试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为抓手,纵深推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五是“双创融合”。学校对接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构建“四力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先,通过改革双创教育课程,增强课程体系“智驱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贯通一二三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通识课程为主体的“基础教育”,以“专创融合”课程为主体的“进阶教育”,以“赛课一体”课程为主体的“实战教育”。“创新思维”课程获批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创业基础”“创业学”课程获批为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高职版)》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其次,深入推进专创融合,增强专创融合“内驱力”。依托“具有企业家精神与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级实验区”,连续15年开展工商管理(创业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并于2022年获批开设创业管理专业,成为广东省最早获批开办创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再次,搭建全链条“三创”教育平台,夯实实践平台“支撑力”。通过“创新实验—创业模拟—企业仿真综合运作—创业孵化—市场参与—国际拓展”的创新创业创造实践链条,建设全链条的“产—学—研—赛—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学校先后两次获批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广东省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第二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园、广州市众创空间,搭建校—省—国三级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及竞赛培育体系,学校多次获得“互联网+”“挑战杯”优秀组织高校称号。此外,厚植“三创”质量文化,提升环境氛围“软实力”,搭建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的全过程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定期策划创新创业文化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土壤,营造浓厚的三创文化氛围,打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文化传播矩阵。

(三)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于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所构成的挑战,积极思考和回应如何培养出国家急需的人才。

一是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按照“控制规模、促进交叉、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原则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专业设置、优化、调整、退出常态化。首先,需求导向做“加法”。面向数字经济国家战略需求布局新专业,依托毗邻广州数字经济试验区的优势,先后建成了数字经济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由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十余个专业组成的数字经济专业群。同时,开办了智能会计、财务、税收等“智能+”新专业方向。其次,结果导向做“减法”。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年审制,每年根据专业的报考调剂率、在读转出率和就业率等指标进行专业年审,对不达标的专业实行预警、暂停或停办。近年来,学校已停办6个专业。再次,质量导向做“乘法”。加大对专业的课程、平台、团队建设和改革力度,打造“金专”专业,学校获批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4个。

二是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首先,着力建设五大融合特色课程群,已建成13门湾区融合课程群、25门商法融合课程群、30余门商技融合课程群、80余门实验实践课程群、29门双创融合课程群,通过特色课程群建设,支撑“精商、通法、懂技、知湾区、善创新”广财特质的财经政法精英人才。其次,着力打造一流课程,从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个维度构建国家、省和学校三级一流建设体系,学校获批国家、省级一流课程48门。

三是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建立卓越应用型、拔尖创新型、国际化型等三类人才培养试验区,分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全球胜任能力。形成了由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4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组成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相关改革成效获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多项。

四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上下功夫。首先,立项建设“数字广财”和“校园网提档升级”。共投入7565万元,建设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新建、改造和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打通各类业务数据,建设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其次,立项建设智慧教学空间和智慧实验室。投入2398万元对全校357间教室多媒体设备进行更新,计划建设110间智慧教室;投入1180万元改造与更新40间实验室,新购与自主开发教学软件多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再次,大力推动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投入440万元打造了社会公共慕课平台——广财慕课平台,提供“MOOC+SPOC+直播课+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服务,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环境支撑。

总之,地方财经高校要抓好“四新”建设的新契机,敢于探索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子,把“四新”工作做深、做透、做实、做高,在世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的谋划中,“走好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探索”之路,不断推动新时代新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