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涛| 高等教育科教融汇的缘由和对策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4/5/11 9:27:47   阅读:1248

摘 要:科教融汇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步变革理念、流程、机制、环境是实现科教融汇的理性选择。需以建构科教融汇理念为先导,牢树育人育才为本的理念,深化共生共成交汇的理念,聚焦重大现实需求的理念;以优化科教融汇流程为基础,强化教学流程中的科研元素,融汇科研实验中的教学内涵,深化校企合作中的科教融汇底蕴;以健全科教融汇流程为保障,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改进绩效评价机制,细化服务支撑机制;以塑造科教融汇环境为载体,统筹谋划制度设计,发挥数字赋能优势,厚植科教文化交融土壤。

关键词:科教融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周海涛,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研究。

周海涛

科教融汇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理念、流程、机制和环境,需建构科教融汇的理念,优化科教融汇的流程,健全科教融汇的机制,塑造科教融汇的环境。

一、科教融汇的理念建构

在人类社会经历的历次重要科技革命中,科教融汇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社会化生产技术发展促使科技与教育的密切程度逐步加深。英国以斯宾塞(Herbert Spencer)与赫胥黎(Thomas Huxley)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大力倡导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课程开始受到重视。科学教育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来临提供了思想观念、科技积累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准备。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对掌握相应科技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向大范围、高规格的方向发展,推动了科技大幅进步。基于信息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科技与教育的融合达到新的高度:教育走向普及化、规模化、综合化,强化多学科、多专业协作;研究生教育日趋重要;文理科比重由重理轻文走向文理并举、文理渗透;学校同科技企业联合,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生产企业走向协作化、一体化。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全球蓬勃发展,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也正在改变教育的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科技与教育逐渐呈现出联动推进、交融共生、深度融汇的新格局。[1]首先,教育与科技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人是推进科技与教育的融汇程度不断加深的最根本性力量,科技过程和成果融入教学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和质量,同时为科技革命提供必要的人才基础。其次,科技和教育同构共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形成双方相互需要、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融合体。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过程,又促进着知识的传承、科技的创新和教育的改革。最后,科技革命本身是一种关照现实的持续创新过程,教育改革也不断回应科技和社会变革的新需求,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已知,还能在将科研融入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发展新知,并引领学生进入未知领域,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这种科教融汇趋势将不断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1. 牢树育人育才为本的理念

近年来,基于科教融汇理念的大学教改渐成热点,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改革过程中,有的高校对学生的关切考虑不够,对学生的主张、焦虑、意见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学生的幸福感、潜能、理解力增进缺少优先关注。在“学术GDP”的指挥棒下,有些教师的学术职业重心发生变化,重视学科而忽视学生,他们工作目标中的“撰写一篇文章”“申请一个项目”优先于“造就一个人”[2],在认识上存在“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的倾向[3]。总体上,教师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的关注有待加强。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提出“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主张。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旨在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教育服务人类的发展和福祉,及时了解和反映科技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兴趣,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更好地培养具备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并为科技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需在科教融汇中,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及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成长,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对未来科技的适应能力以及终身发展。

2. 深化共生共成交汇的理念

由于对大学科学研究的属性缺乏充分的讨论,有的大学对科研定位过于机械、狭窄,与教学的区分过于刚性,强硬地将二者剥离,科学研究的育人职能、教学的学术性被严重削弱。[4]有的科研和教学活动处于非耦合状态,缺乏有效整合,易产生“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好。[5]正如阿什比(Eric Ashby)曾经批评的:教师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而尽量减少本该用于教学和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做科研的目的往往和改进教学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基于对发现新事物或新思想的渴望,而只是为发表论文以求得晋升晋职。[6]科教分隔乃至产生冲突的根源在于将科研与教学分而论之,尚未实现深度融汇与互促共生。

科技的进步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多样化的方法和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同时,教育也对科技的发展提出需求和挑战,为科学研究提供实践场景和问题驱动的需求。高校宜正视科教融汇程度不深不实、存在“貌合神离”“两张皮”的现象,尊重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双向渗透的规律,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以及用教学中的实践和反馈指导科学研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学研究的创新,实现科技与教育、科研和教学之间的融合交汇、共生共长、协同发展。

3. 聚焦重大现实需求的理念

伴随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变革呈现全域性和复杂性特征,已有教育理论对教育规律和现象的解释力、预测力较为缺乏。[7]以往的理论解释可能无法及时跟上实际变化,难以提供清晰的引领方向,存在从理论到理论、理论脱离实践和社会的风险,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操作性方法。鉴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多样性,科教融汇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之中,需实时回应社会的实践关切和现实诉求。

高校需重视科教融汇存在的理论解释乏力、脱离实践问题,紧密联系当下现实情境,关注社会现实需求,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创新和改进。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顺应国家急需的基础研究创新、原始能力创新、科教融汇模式创新等切实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注入活力。高校需洞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现实境况,及时调整更新科研和教学活动,将科学研究方向与社会现实相对接,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实际问题相契合,从而充分回应新阶段新形势的现实需求。

二、科教融汇的流程优化

高深知识通常被认为既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各项活动的共同要素。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指出,深奥的学问或者还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或者虽然已知,但由于过于深奥神秘,常人的才智难以把握。[8]克拉克(Burton Clark)也认为,高深知识日益专门化,数量越来越多,自主程度越来越高,具有密集性和广博性,且高深知识的探索永无止境,并需要世代累积。[9]纽曼(J.H.Neman)强调,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以传播和推广知识为目的。[10]洪堡(Humboldt)倡导通过研究进行教学,遵循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美国在《莫雷尔法案》和推崇社会服务的“威斯康星思想”的推动下,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学逐渐拓展出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的综合职能。科教融汇的核心便是将知识传播、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三个流程有机地融合汇通起来,实现它们的互相促进和相互渗透。首先,在知识传播中,将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习者和社会大众,整合并分享科学研究成果、教育资源和实践经验等知识内容,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其次,在知识生产中,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够相互促进和提升,在研究和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分析和探索现有知识,产生新的见解、发现和理论,推动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最后,在知识应用中,将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和实践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生成创新成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行动和实际操作来验证和完善知识,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科教融汇集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于一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知识生态系统。

1. 强化教学流程中的科研元素

知识是从具体的经验中提取、概括和凝练出来的,以便更广泛地传播给学生。这种抽象化往往是为了使知识具备普遍性和一般性,有时易导致知识的简化,直接给出研究结论,没有再现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和背后的实践经验,省略了原始知识的发现背景、重要细节,以及前因后果,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时会导致与实际问题和现实场景脱节,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过度抽象化的知识传播,可能使知识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其仅停留在教师传授层面,学生听过就如同过眼云烟,不利于产生深远持久的教育效果。

知识生成离不开科学研究、实验、观察和实践等活动,这些过程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意义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科研实操实训和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研究性教学,启发学生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调查、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学信息,呈现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可以替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感受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概念半抽象化,注重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融汇科研实验中的教学内涵

在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而产生新知识、新理论、新模型和新方法的过程中,科研和教学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隔离分裂现象,二者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协作,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最新科研成果之间的断裂。科学研究不断推动知识的更新和进步,但如果科研与教学脱节,教学内容滞后于最新的科研发展,学生就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其学习体验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就会受到限制。同时,仅为科研而科研,不与教学有机融合,不通过互动讨论激发灵感,而是忙于用大量工作时间打卡式地完成科研任务,长此以往,只会消耗教师的研究动力和创造热情。

面对知识生产与教学的疏离化现象,需密切科研和教学的内在联系。科研要分享前沿文献,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师生在实验室中,鼓励学生分享实验数据并进行讨论,交流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和观点,并借助同伴的反馈和建议,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相互讨论,激发灵感,共创合作,在教学中激发师生对科研的热情和动力,促进知识生产创新,实现科研实验和教学实践的互促双赢。

3. 深化校企合作中的科教融汇底蕴

知识的应用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和多个要素之间的综合协调,对知识的应用过程进行浅层次、表面化的处理,容易忽略知识实际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人们仅仅运用知识去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时,就会只着眼于结果和答案,而缺乏对知识背后原理和内在逻辑的综合理解。有些表面化的应用会限制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导致他们缺乏对真实世界的系统性综合性感知,忽视了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能举一反三,难以为他们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境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

直面一些知识应用不充分的现象,应该进一步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高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因校制宜地推进产学研融合、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科学对接。宜扩展共同设立研究项目、共享科研资源、促进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科技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校企双方合作建立实验基地和创新中心,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分享实际经验和案例,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前景,加速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同时,联合开展实习项目、企业导师指导、创新创业培训等,创设多样化真实化的应用场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科教融汇的机制协同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的协同论认为,协同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和谐状态,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1]科教融汇的机制协同是指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中,不同机制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以实现资源平衡、激励支持、服务协调的目标。首先,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实物、资金、人力、信息、社会和政策合法性支持等资源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力可以为组织提供竞争优势。[12]科教融汇的基础便是各种资源的融汇,需要各种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政策资源的支持。资源配置机制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平衡发展,确保资源配置公平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整体效能。其次,激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通过各种外部因素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内驱力,从而把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激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表现出具体的、以目标为主导的行为。[13]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推动科教融汇向纵深发展。最后,科教融汇的具体实施,需要相应的服务协调和支撑机制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它们有助于促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流畅运转,保障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科研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1. 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不同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各自分配,在资金、人才、设备投入方面不平衡。例如,202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中有的高校预算经费达数百亿元,而有的不足十亿元;精英人才向发达地区“东南飞”,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区位优势不足,人力资源分配失衡;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教育培训基地等设施的人均占有率和使用率不足,存在资源浪费和短缺并存的现象。[14]资源投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对人才、生源、科研经费和社会声誉等物质与符号资源的竞争。[15]

相关部门要促进不同科研院所、高校、高科技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在不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互换互聘,开展交流访学、做客讲学,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开放多元资金筹措渠道,宏观调控经费分配,根据供需情况灵活调配资源,注意帮扶弱势地区高校以提升其综合实力,鼓励社会企业捐助投资高校科研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高校之间互帮互助,对口支援,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涌流。鼓励物尽其用,避免浪费,促进硬件设施资源在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共同使用。加强政策资源的整合与衔接,优化政策的补偿机制,缩小区域、校际差距。

2. 改进绩效评价机制

确定适当的激励标准和方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目前的评价体系一定程度地存在依赖量化评估的问题,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科教融汇的质量和价值。一些高校侧重将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绩效评定的重要标准,强调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科研奖励、项目经费等量化指标。由于教学成果具有滞后性和难测评等特点而在绩效考核中处于边缘化和模糊化地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付出不能很好地在绩效中得到体现,进而加剧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不利于科教融汇的实际达成。可以说,科研和教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评价指标,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激励措施既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又能激发卓越的教学表现,是一个挑战性问题。

高校完善科教融汇的绩效评估体系,要考虑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创新能力、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各方的贡献和表现,明晰教学工作在绩效中的比重,将教学与科研共同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使职称待遇在不同单位相互认可。确保评价标准的公平公正性,要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偏见,通过量化指标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估绩效。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标准,通过设立相应奖项、提供经费支持、职称晋升等措施,鼓励在科教融汇中作出优秀成绩和贡献的个人与团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细化服务支撑机制

目前,科研、教学通常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具有各自的组织管理模式,机构部门之间利益诉求不同,各自为政,有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沟通协调不畅,缺乏有效的统筹、组织和对话。相关服务主体责任模糊,配套措施不能及时跟进。一些合作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服务协调支撑机制难以顺利运作,协同行动方案无法深入推进,未能善始善终,无人落实、无人问责、进展缓慢、成效甚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难以实现长期有效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高校要强化服务融汇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建立一体化科研教学管理组织,建立畅通的对话渠道,精准对接需求,听取意见建议,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支持和服务。明晰服务主体,加强责任意识,建立问责咨询平台,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及时跟进落实配套方案。优化服务流程,更新服务理念,树立长期持续服务意识,相关部门要全程参与导学、助学、促研过程,为各个环节做好支撑保障服务,持续关注并动态调整具体措施,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科教融汇的环境塑造 

正如阿什比所言,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6]大学从诞生之日起,每一步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物质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与时代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教融汇尤其需要塑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能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循环系统。首先,制度是大学自身逻辑与制度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科教融汇是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必然选择。如果教学与科研脱节,大学就会“失去近代科学所授予的声誉和合法性”[17]。制度环境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包含促进科技和教育的深度融汇而建立的法律、政策、规章和组织机构等组成的框架体系。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维护组织的稳定和有序,为高深的知识创造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科技和教育的融汇提供规范、支持和引导。其次,在组织社会学视域下,组织环境除了制度环境,还包括技术环境,主要强调组织效率的最大化。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迭代,大学的技术环境已加速转变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技术环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引领创新驱动,推动教育科技领域全面革新,催生科教融汇数字化赋能新模式,从而大幅提升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效率,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态势。最后,大学离不开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深深刻上时代文化的烙印,受到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不同单位组织有着不同的文化,文化相融是决定合作取得根本性成功的重要因素。[18]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兴业的育人、激励、引领功能,从而激发科技人员和师生的内生动力,唤醒他们的创新活力。

1. 统筹谋划制度设计

目前,有的高校缺乏系统考虑科教融汇的顶层设计,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健全,不同政策之间逻辑连贯性不够,缺乏整体性思考和规划,政策措施相对零散,整体性指导和协调力度不足,导致科教融汇的效果受限。有的高校对旧有科教分离制度存在路径依赖,传统科教分离模式根深蒂固,一些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政策仍然囿于传统框架,难以满足科教融汇的新需求。此外,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不够明晰,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指导细则规定,科教融汇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

有关部门亟须健全完善政策框架,明确科教融汇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优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协调推动,构建涵盖宏观统筹、中观指导、微观实施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确保不同政策之间的逻辑连贯性和协同性。鼓励和推动制度创新,突破传统框架限制和路径依赖,探索适应科教融汇新需求的人才培养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细化科教融汇的法律法规,明确科教融汇不同主体的权责义务以及针对不同主体的政策支持、限制范围,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细则和说明指南。

2. 发挥数字赋能优势

不同地区、高校、群体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上存在差距,一些高端的数字技术工具和平台需要付费或受到访问限制,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字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达不到数字技术赋能的硬件要求,难以实现科教资源的充分开放共享。将教学内容、科研任务与适合的软件、平台或应用程序相结合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由于数字素养不够,一些学生和教师缺乏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机会,在科研和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字技术存在连接困难。另外,科技和教育融汇涉及大量的数字化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挑战。

改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加大经费投入,鼓励不同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数字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降低数字技术应用的成本和门槛,扩大数字技术受益群体范围。建立数字技术支持团队或培训中心,为师生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帮助师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和科研活动。建立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将优质的教学内容、科研成果等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存储,同时健全数据管理和使用规范,加强数字安全意识,加密保护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传输与处理过程。

3. 厚植科教文化交融土壤

正如英国学者斯诺(C.P.Snow)曾经描述,从事文学艺术的人与从事科学事业的人存在“两种文化”的分歧和疏离。[19]不同学科、不同单位有着不同的文化基因,有的科研院所与教学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隔着“文化围墙”,科教文化未能完全融为一体,交流融汇不够深入充分。有的高校存在保守的文化习惯和教育惯性,对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持保留态度,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有的高校仍然存在科教分离的文化传统,将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视为两个独立、相互割裂的领域,追求学术发表,忽视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

高校需推动科教融汇教育理念的变革,树立对科研与教学不偏不倚的统筹意识,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融汇共生,形成“科研中有教育,教育中有科研”的文化气息。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索科教融汇教学新模式,营造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校园文化。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沙龙论坛、圆桌对话等活动,搭建科教融汇沟通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单位教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与理解互动,营造和谐共融的文化氛围。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