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标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可以从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两个方面来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状况。在发展水平方面,从体量规模、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国际化四个维度选择了十个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比分析;在贡献能力方面,从教育机会获得、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三个维度选择了七个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客观认识成就、准确研判问题,才能找到未来建设教育强国的发力点和突破点。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关键指标;国际对比;发展水平;贡献能力
作者简介:赵婷婷,女,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如何,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对这一问题的准确认识是未来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选取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比分析,以期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整体格局体系中,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找到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力点和突破点。
一、研究设计
汉语的“强国”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其涵义主要取决于“强”的用法。在相关典籍文献中,“强”的用法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强”为形容词,意指强大的国家;二是以“强”为动词,意指使国家强盛的途径和策略。[1]从“强国”的这两种基本涵义出发,“高等教育强国”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即“高等教育强国”必然首先表现为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的强大;二是指高等教育贡献能力强,即“高等教育强国”必然具有强大的外在价值,能够促进所在国家的强盛。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指标来评价和体现,笔者在系统梳理当今世界各种高等教育系统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指标在各种高等教育系统评价中具有基础性、重要性、核心性等特点,是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都会选择的关键指标;同时,由于这些指标受关注的程度高,因此其数据可获得性、国际可比性也较好。[2]因此,从这些关键指标出发,有助于我们在世界高等教育整体格局中相对准确、客观地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发展状况。
本研究选择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为主要对标国家,原因有二:第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是老牌高等教育强国,它们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整体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代表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流水平;第二,日本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型国家的典型代表,二战以后其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因此对同样属于后发型国家的中国来说,研究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为突出国际可比性,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W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公开的高等教育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口径、数据来源等不同,国际组织公布的某些中国高等教育数据与我国官方公布数据并不相同。比如,国际组织一般采用“第三级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进行数据统计。但是,由于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国际对比分析,因此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统一使用国际组织的公开数据。同时,为论述方便,本研究不对“第三级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而统称为“高等教育”。
在国际组织数据缺失的情况下,本研究适当采用其他数据进行补充。各指标数据的分析年份以国际组织数据库中中国最新数据年份为依据,如中国最新数据为2021年,则分析2021年各国情况;如当年其他五国有数据缺失,会根据数据情况适当向前延伸。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时性分析,若数据允许,首选近十年变化情况,即2013年至今。
二、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实力的国际对比分析
发展水平主要是考察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选取体量规模、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国际化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体量规模维度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维度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所能得到的资源保障情况,国际化维度则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对外开放情况。
(一)体量规模
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重要指标。表1显示了UNESCO数据库中2013—2022年六国高等教育注册人数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中国是高等教育注册人数增长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国家,2020年总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约为当年排在第二位的美国的2.7倍、日本和德国的13—15倍、法国和英国的18倍左右。从变化趋势来看,美国一直呈下降趋势;英国在2020年以前呈增长趋势,2021年比2020年有明显下降;日本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法国、德国呈增长趋势,德国在2020年有小幅下降;中国的增速远超其他国家,2013—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5.30%。高等教育注册人数的巨大差异体现了六国高等教育体量上的差别,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世界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注册人数是从绝对数量上衡量高等教育规模,那么毛入学率则是从相对数量上衡量高等教育规模。六国在2013—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13—2022年,除中国经历了从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阶段的发展,其他国家都已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且毛入学率大多超过60%。美国毛入学率在研究区间内均保持在85%左右,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日本毛入学率比较稳定,处于62%—64%;德国毛入学率呈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60.90%增长到2021年的75.67%,年均增长率为2.75%;法国毛入学率呈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近60%增长到2021年的近70%,年均增长率为1.79%;英国毛入学率在2013—2018年增长缓慢,但在2018—2021年则快速增长,由2018年的近62%增长至2021年的77%,3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7.69%;中国毛入学率增长速度最快,从2013年的32.76%增至2022年的71.98%,年均增长率为9.14%。应该说,作为人口大国,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绝对数虽然很大,但毛入学率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速度很快,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二)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主要通过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政府教育支出的比重、生均高等教育支出、研究与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四个指标来进行分析。
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由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总量除以当年GDP总量得出。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为1.81%;英国第二,为1.51%;日本最低,仅0.63%。[3]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4]占GDP[5]的比例为1.33%,与德国(1.39%)[6]、法国(1.28%)[7]相近。应该说,中国这一指标与大部分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由于这一指标是一个占比数值,因此它所表明的是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可以说,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也应该看到,第一,若仅从占比看,中国与老牌高等教育强国——美国和英国的差距仍比较大;第二,从经费投入的绝对数看,中国与美国的GDP总量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国与美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总量差距较大;第三,对于超大体量以及以公办高校为主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比较严重。
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政府教育支出的比例是从经费投入的角度衡量在教育系统内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指标,其计算方法为:以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总量除以政府教育支出总量。UNESCO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政府教育支出的比例为31.52%,在六国中处于最高水平;美国(29.92%)、德国(29.57%)位列第二、三位;英国(27.31%)、法国(23.27%)居第四、五位;日本(18.53%)在六国中最低。[8]这说明与其他五个国家相比,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在教育经费支出中的占比更高,中国对高等教育投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
生均高等教育支出是衡量高等教育相对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的关系。OECD数据显示,OECD国家生均高等教育支出的平均值是18 105美元,其中,美国生均高等教育支出最高,为36 172美元,大约是OECD均值的两倍;其次是英国(29 534美元),是OECD均值的1.6倍;然后是德国(20 760美元)、日本(19 676美元)、法国(18 880美元),均高于OECD均值。[9]由于OECD数据中没有中国数据,所以这里使用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020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经费为37 241元,[10]如果按照2020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平均汇率1∶6.9计算,我国2020年生均高等教育经费为5397美元,美国是我国的6.7倍,OECD均值是我国的3.4倍。虽然统计口径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来看,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研究与发展总支出(以下简称研发总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一指标,考察的是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经费投入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所有机构(包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研发支出,并不能直接表征高等教育中的研发经费投入情况,但是,由于高校是研发的重要主体之一,因此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高校研发的投入情况以及整体研发环境。UNESCO数据显示,在六国中,美国的研发总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为3.46%;其次为日本,占比3.30%,接近美国;德国排在第三位,占比3.14%;英国排在第四位,占比2.91%;中国排在第五位,占比为2.43%;法国占比最低,为2.22%。[11]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分析:第一,这里的研发总支出不仅仅包括政府的投入,日本在这一指标上之所以表现突出,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对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大;第二,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研发实力较强的国家相比,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仍需加强,尤其在当今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之下,这一问题更为迫切。
(三)师资队伍
高等教育的教师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UNESCO数据库中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数据,法国数据缺失,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任教师数量在五国中总量最大,约为183万人[12];然后依次是美国(158.50万人)、日本(56.40万人)、德国(45.80万人)、英国(19.20万人)[13]。其中,中国约是美国的1.2倍,日本的3.3倍,德国的4.1倍,英国的9.7倍。但是,若是从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来看,中国是美国的2.7倍,是日本和德国的13—15倍,是英国和法国的18倍,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师数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不足。
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师占比是从性别角度衡量一个国家高校教师职业机会获得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师占比位居六个国家首位,占比达51.33%。[14]美国略低于中国,占比为50.87%;其次是英国(46.40%)、法国(45.59%)、德国(40.44%);日本最低,女性教师占比仅为29.97%。[15]中国男性和女性在获取高等教育教师工作机会方面是比较公平的,中国的女性教师占比已经超过了所对标的五个国家。
(四)国际化
出入境学生流动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入境学生情况可表明该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本研究采用高等教育入境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来反映这一情况,具体计算为当年该国高等教育在读学生中非该国国籍学生数占在读学生总数的比例;另一方面,出境学生情况可表明其他国家对本国学生的吸引力,本研究采用高等教育出境学生占比来反映这一情况,具体计算为当年该国高等教育层次出国留学学生人数占该国高等教育在读学生数的比例。由于2020年中国出境学生数据缺失,故这一指标采用的是2018年数据。
OECD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入境学生数最多,达95.70万;其次是英国,为55.10万;再次是德国,为36.90万;法国、中国、日本的入境学生数大体相当,分别为25.20万、22.50万、22.30万。从入境人数占比来看,英国占比最高,比例高达20.18%;其次是德国,比例达11.25%;再次是法国,比例达9.16%;日本和美国的占比分别为5.73%和5.10%;中国占比最低,仅0.45%。[16]所以,无论从入境学生数还是从入境学生占比来看,中国与其他五国的差距均较大,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还比较弱。从出境学生占比情况看,2018年,占比最高的两个国家是德国(4.17%)和法国(4.01%);其次是中国(2.19%);再次是英国(1.91%);日本和美国的出境学生占比都较小,分别为0.86%和0.47%。[17]
可以看出,英国、法国、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比较开放,入境学生占比高,出境学生占比也较高,说明学生流动性比较强,当然,这一流动更多发生在欧盟国家之内,因为这些国家有着地域邻近、政策互通、语言文化相通等优势;美国、日本的出境学生占比低,入境学生占比较高,说明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对本国学生吸引力大,对国外的学生也有一定吸引力;中国的入境学生占比低,而出境学生占比相对较高,说明对外国和本国学生的吸引力都比较弱。
三、贡献能力:高等教育系统外在价值的国际对比分析
贡献能力考察高等教育系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教育机会获得反映了个体在获取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情况,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对当前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则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在引领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一)教育机会获得
高等教育中女性学生占比是从性别角度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要指标。根据各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计算女性学生数占总数比例,UNESCO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英国、法国占比都比较高,分别为58.64%、56.80%、55.11%;中国占比为50.68%,在六国中处于中等水平;德国和日本的占比分别为49.64%和48.09%,在六国中处于较低水平。[18]
中国在不同性别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表现尚可,从对高等教育的实际观察中也可以发现,女性学生占比在逐渐提升。但是,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不仅仅体现在性别方面,还体现在城乡、家庭背景等方面。受数据所限,这方面的国际对比分析还比较少,但是从总体上看,城乡、贫富、地域等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应引起重视和关注。
(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概括地说,高等教育应能够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应不断提高,应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素质,使所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受数据所限,本研究选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高等教育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两个指标来进行分析。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这一指标,是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人口高等教育水平来反映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其具体计算方法为: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数除以劳动力人口总数,其中OECD将劳动力人口定义为25—64岁的人口。OECD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最高,达54.03%;美国、英国紧随其后,比例分别为50.06%和49.39%;法国和德国分别为39.72%和31.26%;中国的这一比例在六国中最低,仅为18.54%。[19]中国这一比例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劳动力人口基数大;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才刚刚进入普及化阶段,年纪较大的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少;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在读学生仍以传统学生为主,所谓传统学生,就是指高等教育适龄学生,但近年来从欧美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超出适龄年纪的非传统学生(主要是劳动力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都在大幅提升,这种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等教育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也是分析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能力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世界竞争力年鉴》对“高等教育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这一指标进行了评价。2023年,《世界竞争力年鉴》共评价了138个国家的竞争力情况,表3显示了部分国家和地区这一指标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可以看出,在六国中,德国在这一指标上排名最靠前,世界排名第8位;其次是中国,世界排名第11位;美国世界排名第22位;英国世界排名第32位;法国世界排名第35位;日本排名比较靠后,世界排名第60位。中国在这一指标上表现较好,这和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成就紧密相关,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体现出比较强的发展潜力。这一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为其提供助力的结果。
(三)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高等学校是知识生产、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因此高等教育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也是其贡献能力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选取了前千分之一学科数、学术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三个指标来反映高等教育机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同时,选取诺贝尔奖获奖数来反映科技原始创新情况。但是,本研究选取的这些指标还无法反映高等教育促进科技创新的全貌,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ES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基于SCI、SSCI这两种索引所收录的全球英语学术期刊和文献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它将学科分为22类,根据某类学科近10年发表论文的情况,每年公布在各学科中居世界前1%、前1‰等各种位次的研究机构、高被引作者、高被引论文等。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是指一个高等教育机构某一学科进入ESI该学科统计中的前千分之一之内。本研究把ESI的22类学科进一步合并为四大类:工学类、理学类、生物医学类、人文社科类。表4显示了2023年6月更新的六国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数情况。
可以看出,美国在六国中排在第一位,进入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数为1073个;中国排在第二位,为423个;然后依次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从学科类别上看,在工学类中,中国的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数最多,为242个,高于美国的219个,且远超其他四国;在理学类中,中国的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比美国略少,但高于其他四国;在生物医学类中,美国的ESI千分之一学科数最多,为611个,其次是法国、英国、德国,中国在六国中居第五位,学科数是美国的12%。从人文社科类看,美国仍列第一,其次是英国,中国列第三位,学科数是美国的16%。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数在六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工科类ESI前千分之一学科数最多,但生物医学类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较大,人文社科类与美国差距较大。这说明中国在ESI上的表现存在着比较大的学科差异。
表5显示了六个国家从2013—2022年每5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18—2022年,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在六国中排名第一,然后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中国论文总数是美国的1.2倍,英国、德国的4倍多,日本、法国的6倍多。从论文增长情况看,各国均呈增长态势,但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尤其是近十年来增长更快,其中,2017—2021年比2016—2020年增加了334 376篇;2018—2022年比2017—2021年增长了398 009篇,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论文发表方面的活跃程度日益提升。
ESI高被引论文数反映的是高等教育机构所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情况,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的影响力。表6显示了不同时间段六国ESI高被引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近5年中国的高被引论文数已经超过美国,在六国中排名第一,然后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在2018—2022年,中国高被引论文略高于美国,是英国的2.8倍、德国的3.7倍、法国的5.6倍、日本的8.4倍。从高被引论文增长情况看,2017—2021年及这一时间段之前,各国均呈增长态势;2018—2022年,美国、法国、德国比2017—2021年略有下降,中国、日本英国仍呈增长趋势;从增长速度看,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从2013—2017年的15 220篇,增长到2018—2022年的39 844篇,翻了一番多,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论文发表方面的影响力提升迅速。
诺贝尔奖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授予在人类社会发展各领域作出原始性创新和突出贡献的人的最高奖励,该奖包括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与经济学奖①。本研究按照获奖者获奖时的国籍对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的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经济学奖进行了统计,六国获奖数如表7所示。
可以看出,诺贝尔奖获奖者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次是英国、德国、法国。自20世纪末开始,日本的诺贝尔获奖开始增多,到2023年,已累计获得23项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与医学奖,说明日本在科技原始创新方面的能力迅速提升。相比这些国家,中国仅获得1项生理学与医学奖,与六国相比差距很大。对比前面的ESI论文发表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在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增长速度方面均世界领先,但是在原始创新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反思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水平和实力呈逐年上升趋势,与世界一些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差距在逐渐缩小。当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未来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发力点和突破点。
(一)客观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成效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未来我们进一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和发展速度居世界首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必然选择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大扩招,我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精英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发展历程,到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并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独特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高等教育举国体制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个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是独特的、复杂的,与许多规模较小的高等教育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有着极大的不同。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美国,我国高等教育在读人数是其他对标国家的13—20倍,高等教育教师数也是其他国家的3—10倍,这种高等教育体量上的差距将使得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越来越不适用于中国高等教育,且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这种不适应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力方向和必然选择。
2. 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走出了一条“穷国办大高等教育”的独特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资源短缺问题。改革开放后的十年间,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非常严重,社会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量紧缺人才,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百废待兴,资源匮乏,不可能对高等教育投入更多资源;1999年高等教育开启了大扩招序幕,资源投入赶不上扩招的速度,高等教育的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高等教育还是走出了一条“穷国办大高等教育”的独特之路,这与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政策创新密不可分。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人力资源强国到创新型国家,再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统筹发展,高等教育在其中都居于重要战略地位。从经费投入上看,投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大部分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差距已经越来越小,而且在政府教育支出中,我国高等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在六国中最高,这充分说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政策创新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创新政策思路,集中力量办大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历经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等四个主要阶段,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其成效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我国已有一批研究型大学走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彰显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
3. 我国高等教育的许多输出性指标明显提升,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在许多输出性指标方面提升明显,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有些指标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传统高等教育强国。概括起来,这些输出性指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输出性指标,如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教师数等;另一类是关于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输出性指标,如发表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等。这些指标虽然更多是与规模、数量有关的指标,但正是这些数量指标的提升,才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得以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应该说,这些输出性指标的提升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研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一些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人均指标和占比指标落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在资源总量相当的情况下,人均指标和占比指标得分会比较低,如生均高等教育支出、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生师比等。人均指标和占比指标落后,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广大人民群众还无法充分享受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要,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2.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较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我国的研发总支出在六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研发实力较强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研发上的投入还需加强。虽然研发支出不仅仅针对高等教育,但是作为研发的重要主体,研发经费的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的科学研究,尤其在当今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之下,这一问题更为迫切。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然处于中等水平,但若结合GDP的体量以及高等教育的体量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仍很不够。从经费投入的绝对数看,我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总量差距较大;同时,对于超大体量以及以公办高校为主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高等教育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投入,这样看来,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可能更为严峻,我国生均高等教育经费与OECD国家的差距就是这种情况的表现之一。因此,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同时,也应探索多元的投入模式和制度,以使高等教育能够获得来自社会各方的更多支持。
3.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吸引力还需提升,开放性还应加强
首先,从我国出入境学生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相比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还比较弱,本国学生的出境流动率也较高。这说明欧美等高等教育强国,对中国学生更具吸引力,其国际化程度也更高,我国在这方面还需加强。其次,从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的开放程度看,我国与其他五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在与企业合作、知识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开放办学机制尚需推进。最后,高等教育系统还应向更广泛的人群开放。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规模很大,毛入学率增长也很快,但是,学生基本上还是传统适龄青年,同质化倾向严重。结合接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占比数据看,我国在这一指标上与其他国家差距明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在提升全社会劳动力素质、公民素养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规模增长应拓宽思路,向更广泛的人群开放,尤其是向非传统学生开放。近年来从欧美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超出适龄年纪的非传统学生占比都在大幅提升,这应该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4. 高等教育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还需加强,应从重“量”转向重“质”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论文发表方面已经超过很多欧美国家,即便是在ESI这种以英语学术期刊为主的数据库中,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表现也比较好,尤其在前千分之一学科数、发表论文总量等方面远超其他国家,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是也应该看到,过分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会导致很多问题,加剧“五唯”的功利化导向,从根本上影响到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生态,而使真正具有原始创新价值的成果难以产生。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在ESI的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表现并不突出,但是近年来已经获得了23项诺贝尔科学奖,在世界科学技术原始创新领域彰显其地位。我国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的成果乏善可陈,应引起我们的警醒。未来如何改善高等教育的科研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