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玉: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1/4 9:41:56   阅读:804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聚集合力 扎实助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周 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要论述,就如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了重要指示,就如何构建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如何在中国建设世界顶尖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了重要部署。为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同时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受益者、亲历者和建设者,我亲身经历了国家从恢复高考到如今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具有中国特色、正迈向世界一流的中国高等教育这一辉煌发展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化了教育、科技、人才的整体联动,更加精准把握了三者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与相互关联,并在国家总体工作中进行了一体化部署,这必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实现科技创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高校具有的科教融合育人独特优势及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使命,要求其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聚合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着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规律,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国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着力做好稳、引、培工作。

首先是稳定各个领域和行业现有的各类拔尖核心骨干人才;同时,要吸引全世界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来中国工作,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好青年后备人才,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强则民族强。要稳、引、培并举做好国家战略人才体系建设工作,更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保障。

完善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聚集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九大重点举措,为强化高校责任,加强对有组织科研的引导和支持,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提供了具体指引。我们要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高校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面的学科与人才优势,深化科技体制和科技评价改革,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快构建集智攻关的有组织科研体系,同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为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学会资源和组织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22年8月成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资源和组织保障,旨在着力打造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主体的资源共建共享的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智库。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从战略规划和行动落实上逐步构建一个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工作网络,搭建服务全国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充分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做到科技创新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需要相结合,扎扎实实把高校科技人才集聚的势能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着眼于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的教育发展在战略方面要做出哪些部署或调整,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教育发展战略”释义

思考教育发展战略问题,首先需要对其基本内涵有个把握。“战略”(Strategy)一词来源于军事学,早期的含义是指行军打仗的“谋略”,并无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战略”的含义。后来其意义才逐渐演化为“对战争全局的思考和谋划”,与“战术”(对战争具体方式方法的选择)相区别。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战略”和“战术”问题的区分最为精准,奠定了我们今天有关“战略”概念的基本理解。在此基础上,国家建设和发展领域的“战略”一词则可以理解为“围绕国家建设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所做出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思考和谋划”。在功能上,它对于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具体部署具有指导意义。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部门规划、地方规划和重点工作都要围绕着落实总体的战略来安排,以充分地体现战略意图。从组成因素而言,一项完整的战略一般由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调整、战略支撑等等系列政策行为所组成。其中,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其水平和质量决定着整个战略的成败。

基于以上分析,“教育发展战略”可以理解为: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思考与谋划。教育发展战略是相应行政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支撑作用。就全球层面的教育发展战略而言,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简称FFA)就是一个案例,它直接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战略。就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战略而言,像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是比较典型的战略性文件,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衔接性、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

二、中国式现代化所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公开阐明了现代化的中国特征和中国主张,一方面肯定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如工业化、民主化、科学化、信息化、城市化等;另一方面也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或全球其他地方的现代化本质上的不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具体特征,进一步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或全球其他地方的现代化相区别。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西方或全球其他地方现代化经验教训的深刻借鉴,也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新主张新探索。

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路径,并由此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需求。既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只有这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与中国式的现代化在性质上、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同时,既然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那么,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将成为将巨大人口规模压力或负担转变为丰富人力资源优势和充沛人才资源优势的关键所在;既然中国式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那么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就要从2020年之前的反对贫困、服务脱贫攻坚进一步转向赋能乡村振兴和社会流动、防止和缩小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既然中国式现代化是旨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那么教育事业发展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或STEM教育,也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防止和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极容易产生的信念缺失、奋斗精神缺失和价值观偏差等方面的难题;既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是走西方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对抗的现代化,那么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将培养青少年和亿万人民群众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和价值观作为一个重中之重,倡导低碳和绿色生活方式,弘扬生态文明的理念;最后,既然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是建立在对别的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基础之上的现代化,那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一种新的世界文明观,反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长期起支配作用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文明观,形成一种文明多样、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和文明共生的正确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发展所提出的上述战略性需求,有的是之前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已经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和持之以恒,如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深入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有的则是之前的教育政策中反映不够或者说尚未能做出系统回应的,像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教育、文明多样性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等,则需要在新的教育政策中加以体现,并将之上升为教育战略部署的层面。

三、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战略选择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新使命,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从战略上说应当做出什么样的回应或部署?这需要对我国既有的教育发展战略做出一些分析和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明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有两个,一个是科教兴国战略,另一个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这两个战略均孕育于邓小平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成型,逐渐被明确为国家战略。其中,科教兴国战略居于更高的位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某种程度上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两个战略的先后实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但是从战略实施上说,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在科技领域得到了比较好的实施,在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在科教结合上尚未见到专门的战略部署。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保障教育财政经费稳定投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未见到专门化的、正式的战略部署,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目标、路径、举措并不是很清晰,其法律地位和政策效力都不是很稳固。就此而言,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经验,制定一个新的完整的科教兴国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文件,是一个优先的选项。

除上述两个教育战略选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反复提及的一个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否会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目标上升为我国一个新的教育发展战略?从党的二十大报告表述来看,“教育强国”建设尚没有获得“战略”的地位(正式表述),这一点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表述存在明显差别。但是,无论是从二十大报告对于教育强国目标实现重要意义的论述来说,还是从其对于教育强国实现的时间安排来说,它无疑都具备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2021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曾联合出台了一份《“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就如何巩固基础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具体部署。这个文件虽然只是一个三部委的联合文件,并不具有战略性质,但是文件中也明确把“推进教育强国”作为政策目标加以追求。以此为基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一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词的教育发展战略,也是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选项。

在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可能的教育强国战略之外,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战略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完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政策部署。如前所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一部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份完整的战略规划文件,明确了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表述与党的二十大中有关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表述完全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明确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任务,包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这些战略任务的部署,在很多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战略需求。但是,由于这部战略文件出台早于党的二十大,二十大中提出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肯定反映不够充分,如在战略背景分析中,缺少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和主要特征的分析;在基本理念部分,未见有关绿色发展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十项战略任务部署当中,也未见对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培养青少年新的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的表述等。因此,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求,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另一个可能的选项是将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若干新需求补充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当中,适时出版一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修订版,以总体上增强该战略文件对于全面实施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适应性、支撑性和贡献度。


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论启示

张应强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之所以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现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创新

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两个规定性特点:一是从发生学意义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在西方国家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开展现代化,并且主要因外部冲击而促发。二是从现代化的目的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引领下,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个规定性特点,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统筹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今问题”和“中外问题”,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极其深刻,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创新。一是用“母版”“模板”“再版”“翻版”,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我国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国外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二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突破了延续“母版”、套用“模板”、复制“再版”、翻新“翻版”的现代化套路;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走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民族复兴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追求,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在这个追求和逐梦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借鉴西方制度、倡导文化革新的历史阶段。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才真正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目的,即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追赶时代步伐,完成现代化使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贡献世界,是中国现代化目的的四个“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的目的,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它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来实现现代化,就是对人类现代化的最大贡献。

二、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1. 必须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设计者、领导者、实施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新型的正规高等教育体系,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建立了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九个坚持”,其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居于首位。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 必须始终以“四个自信”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和方向,才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优势,才能坚持高等教育自主发展道路,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把“四个自信”转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自信,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坚持高等教育“四为服务”方向,才能走出一条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才能增强我们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的底气、志气和信心,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现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底色。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现代化,凝聚了广大人民共识,激发了人民创造性和积极性,汇聚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党的百年教育探索和实践历程,是争取、发展、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始终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 必须始终坚持走高等教育自主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针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最大国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引领,通过理性自觉、主动选择和自主借鉴的后发赶超型现代化。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必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采众长的思路,掌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主动权;必须始终坚持结合中国实际,注意克服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示范效应”,避免落入高等教育“依附发展陷阱”;必须始终注意将高等教育“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实现对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

阎凤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指明了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目前,世界上约有十个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化之列,覆盖十亿人口。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结束之后,西方国家于16世纪进入现代,先后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特别是18世纪末的启蒙运动,使得西方国家在科技、工业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制度、思想领域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就指出,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发挥了促进作用,宗教和传统祛魅之后,理性取而代之,成为一种新的信仰崇拜,使社会发展进入了效率的“铁笼”。但是,在工具理性驱使下进步主义的背后却隐含着深刻的危机,那就是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其相关的问题。在资本力量的驱使下,西方国家把财富开发的触角伸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以殖民和非殖民的方式,进行掠夺式的国际贸易。总之,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表现为贫富悬殊、精神颓废、自然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殖民主义侵略行为等。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进行了许多批判性的反思,提出了一些修正方案。一言以蔽之,“现代性的一路凯歌总是伴随着诅咒”。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清末,走的是一条 “防卫型现代化”之路,是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威胁下进行的。自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先是洋务运动,随后的维新变法,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一直在挣扎和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但是,发展之路一直很曲折,就像张纯明描述的那样,“自前清末年到现在,一般人把政治制度及其他各种的改革看的太容易了。每看见西洋人有甚么新颖的主义,新颖的运动,新颖的制度,我们就想马上搬到中国来,以为如此,我们便可以富强起来。这种办法显然对于某种主义、某种运动或制度的真义及背景没有深刻的考虑和了解,结果是机械的或割裂的模仿,盲目的提倡。”直到我们近期实现了全面脱贫和小康目标后,才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实践和学理意义深远。与西方式现代化对比,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特定含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

金耀基先生认为,中国现代化有三个层面,分别是器物技能层面、制度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三个层面现代化实现的难度是逐次递增的。在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二十大报告中讲到的中国式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制度和思想文化两个层面。

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几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历史使命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之路不是虚无的,必须寻找实现的可能资源和路径。党的决议中已经说过,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中国已经有了一百年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下面,着重从传统文化角度谈一点看法。

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患不平”的社会心理由来已久,它是追求平等的社会动力,加上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构成共同富裕的文化和社会基础。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人文宇宙观,即“天人同类”。换句话说,儒家对于人类繁荣的认识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它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这意味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一种理想状态。从严格意义上讲,儒家文化不是一种宗教,与其他文明的信仰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的世俗性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终极追求,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 “万物相育无相害、道并行而无相悖”,都是包容、实现和平共处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这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要走世界和平的道路。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重选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助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同处于儒家文化圈的一些东亚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之路,就是现代化的“别类”,为我们开拓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作出了示范。

中国教育要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毋庸讳言,作为现代化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的教育,与每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特征都存在着紧密联系。

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需要从自己过去的传统中寻找可汲取的经验,也要以西方国家教育现代化之成败为借鉴。

先看一看传统,在儒家文化中,人处于社会关系的中心,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核心。教育不仅要培养“人才”,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教育还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视为根本目标。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学以成人、学以为己,注重道德品行的养成,具有超功利的潜力。这都是应该弘扬的东西,从中发掘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养分。当然,我们文化和教育传统中也有糟粕,要予以剔除。

再看一看文明互鉴。人类学原本的研究对象是未开化社会。人类学被视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为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原始和未开化国家探路。但是,后来这个学科在强烈反思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转向,开始以同情理解之姿态,关注他者,怀柔远人,身居现代而关注传统,从地方知识中阐释普世意义。在人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它意识到人类认识上的一种偏误,即过去-现在、传统-现代、落后-进步、非理性-理性的二元对立单线史观,以西方模式解读不同社会的文化及其变迁。这种觉悟,对于我们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就西方现代化而言,其本质是要超越在地的具体,去追求一个抽象的普遍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濡化到社会化的转变,教育的现代化就是从实践性把握到正式学习过程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产生了两种知识形态,一种是实用的生计知识;另一种是学校知识,脱离生计,帮助学生实现阶层流动。相较而言,第二种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第一种知识式微。英国人类学家布洛克对此有深刻的反思,他说,在教育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更重视显在的教育过程,这遮蔽了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语句逻辑性的知识,只占知识总体的一小部分,语句逻辑性偏离了真实的思维情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并不以一种线性的、逻辑语句的形式出现,而是被组织成一个高度复杂和整合的网络或思维方式,其中的元素通过多种方式彼此联系。可见,现代学校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偏误,如果这种偏误可以得到纠正,教育的积极作用可以得到极大的彰显。这些现代化中出现的教育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避免的。

有关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有了很多的积累,形成了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多种理论学说。学术研究不像政治宣言那样简洁明快,但它更精细,选定特定的分析视角,揭示更复杂和曲折的关系。回溯历史,我们知道,现代化以文明为基体,现代化不能是历史虚无主义,不同文明会达致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就是“美美与共”。中国走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完全相同的别类现代化之路,这是由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组成部分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既要继承自身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外来,更要用自身的勇气和智慧去探索未知。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1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