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是雄安新区打造全球科学、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一环。基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关系,以面向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为常模团体,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两种模式出发,结合常模参照法与回归预测模型对不同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下雄安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及结构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构建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雄安新区;区域创新系统;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结构;经济发展
设立雄安新区是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下做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性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不仅肩负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大城市病”的重任,而且对于培育新经济增长极、补齐京津冀发展短板、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支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有力空间载体。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雄安新区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内外经验表明,创新的源头在高校,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支撑;另一方面,高校集聚人才、学科、资源和平台优势,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资源的汇聚与融合。应该说,当前雄安新区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空白状态,如何科学规划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将成为雄安新区打造成世界重要科学、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关键。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关系对雄安新区高等教育规模及结构进行预测,以期为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提供科学依据。
一、文献回顾及分析框架
高等教育是全球知识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量研究聚焦高等教育、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发展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机制。首先,创新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的内生性增长依赖于知识与创新,创新能够突破资源要素的约束,通过边际收益递增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从产业集聚的低端层面向技术集聚与知识集聚的高端层面跨越,推动产业形态由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创新密集型攀升;有利于架构起产学研合作的区域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网络集成;有利于打造区域品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由此,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成为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朱勇对中国2000—2003年的区域经济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纵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区域发展水平的80%都可以由技术创新能力来解释。
其次,高校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系统最早由库克提出,特指地理上相关联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组织等一系列创新要素构成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区域性网络,是产业集群的延伸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石。与分散式创新格局相比,区域创新系统强调创新的集聚性,即集成区域空间内的各种创新要素,优化区域内科创资源的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事实上,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传播、技术创新以及丰富区域创新文化等成为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之一。基于知识溢出效应,高等教育对创新的影响还能进一步扩增,辐射带动整体区域发展。由此可见,高校的角色不再仅是“知识仓库”与“知识工厂”,而是通过跨界活动积极促进知识交流、学习、应用与创新,成为“知识中心”,嵌入区域创新系统中。大量经典案例也确实印证了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性。筑波科技城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引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了人才与其他要素资源的集聚。硅谷的“神话”也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高端人才与产出的前沿科研成果。
最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区域创新系统由创新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组成,高等教育资源与其他创新要素的地理集聚并不必然带来创新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只有面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系统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构成合理有序的高质量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才能促进创新要素的紧密衔接,进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陈琼琼等、薛新龙等以世界创新高地之一的旧金山湾区为样本,总结出符合创新高地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的特征,即宏观层面具有定位清晰的层次结构、开放多样的形式结构以及与产业结构紧密关联的科类结构,微观层面具有专业规范的产学研管理组织和兼职教师制度。何振海从系统化发展视角出发分析了加州高等教育体系,指出有机结合外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元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规划高等教育系统有利于形成良性稳定的发展框架。罗秋明也强调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会呈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这就需要形成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以满足其对人才与科技研发的需求。
综上所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对于形成区域创新体系、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尤为重要。雄安新区作为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与新经济增长极,亟需构建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关于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定性的规范性研究。如武义青定性地讨论了雄安大学的办学模式,龙江和公钦正开展小规模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通过对深圳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推测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的规划特点。相关研究初步探索了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但尚缺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建构开展定量分析。鉴于此,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关系建立回归预测模型,进而对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的规模及结构进行预测,以期将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目前,中国已经率先布局构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网格中发挥显著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基于创新活动形成的创新区域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行政区域有所区别。全球创新指数(GII)忽视行政及政治边界,从地理区域出发精准定位全球最活跃的科技集群。2020年,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北京、上海进入全球前100位科技集群区域,极具发展潜力。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具有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现有开发程度低等优点。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搭建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构建国际一流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全球创新高地。高等教育是科技、人才的根基,“兴科技必先兴教育”,本研究突破行政边界,以科技集群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样面向建设全球科技中心的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常模团体,结合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同情况对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的规模及结构进行预测分析。
(二)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高等教育规模及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从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系统两方面构建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以地区生产总值进行表征;高等教育系统则从高等教育规模、办学层次结构及学科专业结构来描述。具体而言,高等教育规模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本专科)表示,办学层次结构以专科、本科、研究生在校生占比来表征,学科专业结构主要以一、二、三产业对应的本科专业在校生占比来指代,因为本科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数据由《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香港等地统计年鉴及粤港澳大湾区统计专页相关数据整理所得,个别异常值及缺失值采用插值法进行处理。
(三)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领域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回归预测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以及学生流法。由于雄安新区具有“平地起高楼”的典型特点,其未来发展模式与先前轨迹完全不同,时间序列预测法并不适用。此外,学生流法未将外部系统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纳入考虑,多用于初、中等教育学生数量的预测。因此,本研究采用常模参照法与回归预测分析法,面向经济发展需求对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系统进行预测。
1. 常模参照法。常模参照法广泛应用于教育测量领域,其核心观点是将研究对象与常模团体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标准意义。运用常模参照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常模团体。常模团体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选择标准是应反映研究对象的核心特征及性质,要具有代表性。二是建立常模。常模团体在特定事件上的表现被称为常模。三是结合常模与研究对象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本研究中,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与雄安新区都以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建设目标,具有典型共同特征。因此,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常模团体,以三地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关系建立常模。
2. 回归预测分析法。回归预测法是在分析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并据此进行预测的计量方法。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相关,但顺着这些关系分析最终都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产生关系。高等教育的供给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水平。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随之增加。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技术升级及规模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增加,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高等教育结构产生影响。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以及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改变人才技能需求,学科专业结构随之变动。胡咏梅、李硕豪等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为基础建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高等教育供给水平进行预测。本研究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解释变量,以经济发展-劳动力变化-人才需求变动为逻辑起点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被解释变量Y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及结构,解释变量为GDP。β1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扰动项。
图片
三、实证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
表1呈现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由统计结果可知:①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口总量远高于北京、上海。2020年该地年末常住人口达到907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115081亿元。②1999—2020年,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及年末常住人口整体呈上升态势。其中,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0%、11.1%、8.5%,其年末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3.1%。③结合以上指标,1999年粤港澳大湾区每万人GDP为4.4亿元,高于其余地区。2020年北京每万人GDP为16.5亿元,位居首位。
图片
(二)高等教育系统
1. 高等教育规模。表2呈现了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规模。统计显示:①高校扩招以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且粤港澳大湾区扩张态势突出,高校数量由1999年的60所增加至2020年的16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26.3万人增加至240.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由1.6万人增加至11.1万人。②结合经济发展状况,相同经济规模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规模远低于北京、上海。1999年三地在校生人数与GDP的比值分别为0.85%、0.48%、0.13%。③结合人口分布情况,2020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每万人在校生数分别为272人、217人、265人。
图片
2. 层次结构。图1呈现了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统计显示:①三地专科在校生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生(硕博)在校生占比不断上升。②各地区本科在校生数占比约五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橄榄球型”。③北京、上海层次结构重心高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北京、上海2019年研究生在校生占比高达39.4%、28.7%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同年研究生在校生占比仅为7.4%。研究生比例小而专科生比例大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
图片
3. 学科结构。本研究参照已有研究做法,面向产业需求对学科专业类别进行划分。其中,农学对应第一产业;工学、理学对应第二产业;经济管理、文史哲、法学、教育学、医学等对应第三产业,各地区学科结构如图2所示。统计显示:①第一产业对应学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占比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除个别年份外,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最高。②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高于上海。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该指标达到66.4%,上海为56.3%。③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第一、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
图片
(三)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系统预测
区域创新系统包括政府、高校与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等多元主体。其中,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中介组织发挥协调作用,高校与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则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来源。根据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三种力量。三螺旋理论不刻意强调谁是主体,而是强调政府、企业和大学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是一种密切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作为进行生产的场所,承担着最终产品问世的重任;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为交换提供公共政策环境;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性要素。这是根据西方实践建构的理论,该理论应用于中国需要进行进一步修正。在中国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有两种主要的区域创新体系,一种是高校知识创新驱动的创新系统,另一种是企业技术创新驱动的创新系统。前者强调以具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为基础,通过基础研究、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后者强调以企业为龙头,区域创新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
聚焦于本研究的常模团体,北京、上海的创新发展属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的区域创新系统。一方面,两地拥有大量高等教育资源和国内顶尖高校。结合前文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相同经济规模下,北京、上海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为丰富。整理2017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可知,北京市一流建设学科总数高达155个,上海市也有56个。此外,集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1所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关村科技园,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学院等高等教育分支机构的张江科技园等都是两地区域创新的驱动“引擎”。另一方面,两地拥有多家领军创新企业。2019—2021年,工信部公示的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北京和上海分别入选264家、262家。根据《2021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截至2021年11月,北京拥有91家独角兽企业,上海拥有71家。
粤港澳大湾区则属于企业技术创新驱动的创新系统。该地区集聚了华为、腾讯、华大基因、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占了全国的一半,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主战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研究活跃、基础研究冷门”的现象充分反映了其企业科技创新主导的特征。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之一的深圳为例,该市2018年研发支出共1163.5亿元,其中高校研发经费支出为22.3亿,仅占1.26%。同时,结合前文分析可知,与北京、上海两地相比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具有研究生比例小,专科生比例大的典型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模式1)、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模式2)两条发展路径出发,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协同关系分别建立回归预测模型。
1. 回归预测模型。基于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关系,分别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各层次高等教育在校生占比、各学科专业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占比为因变量建立高等教育规模、办学层次结构及学科专业结构的回归模型,如表3~5所示。从统计检验结果来看,除以上海本科在校生占比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外,各模型F统计量的p值趋近于0,回归模型高度显著;GDP显著性水平达到1%;拟合优度基本大于50%,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从回归结果来看,GDP的增长对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生在校生占比与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占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专科在校生占比、第一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占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本科在校生占比的影响呈现地区差异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2. 高等教育规模预测。依据2021年世界银行划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水平的标准,当人均GNI/人均GDP为1046~4095(含)美元时,该地区处于中等偏下收入水平;达到4095~12695美元时,处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超过12695美元时,处于高收入水平。结合回归模型,对不同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下雄安新区高等教育规模进行预测,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模式1是北京、上海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水平,模式2为粤港澳大湾区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
图片
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定位于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若按照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发展,当处于高收入水平,人口规模为300万时,雄安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大于38.53万人较为适宜;人口规模为500万时,雄安新区在校生规模应大于39.65万人;人口规模为1000万时,雄安新区在校生规模应大于42.46万人。若按照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发展,人口规模为300万时,雄安新区在校生规模大于18.16万人较为适宜;人口规模为500万时,雄安新区在校生规模应大于21.35万人;人口规模为1000万时,在校生规模应大于29.34万人。同等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下,基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所预测的雄安新区高等教育规模高于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高等教育规模随人口、经济的增长而增加。
3. 层次结构预测。表7为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预测结果。若按照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发展,当处于高收入水平,人口为300万时,专科在校生占比小于27.96%,本科在校生占比小于58.53%,研究生在校生占比大于13.51%较为合理;人口为500万时,专科生占比应小于27.07%,本科生占比应小于58.30%,研究生占比应大于14.63%;人口为1000万时,专科生占比应小于24.83%,本科生占比应小于57.74%,研究生占比应大于17.43%。若按照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发展,人口为300万时,专科生占比小于48.55%,本科生占比大于47.29%,研究生占比大于4.20%较为适宜;人口为500万时,专科生占比应小于48.37%,本科生占比应大于47.43%,研究生占比应大于4.24%;人口为1000万时,专科生占比应小于47.91%,本科生占比应大于47.78%,研究生占比应大于4.35%。相比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下所预测的雄安新区办学层次结构重心较低。
图片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模式1、模式2的层次结构都呈现重心上升趋势,即专科生占比逐步下降,研究生占比逐步上升。这是因为随着产业形态由劳动密集型和技能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升级,需要研究生教育参与其中。只有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策源力量,培育首创精神与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形成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4. 学科结构预测。表8为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预测结果。若按照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发展,当经济发展处于高收入水平,人口为300万时,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分别小于0.80%、45.74%,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大于53.44%较为适宜;人口为500万时,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分别小于0.79%、45.43%,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大于53.77%;人口为1 000万时,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分别小于0.75%、44.66%,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大于54.59%。若按照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发展,人口为300万时,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小于2.07%、36.16%,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大于61.74%较为适宜;人口为500万时,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分别小于2.06%、36.07%,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大于61.85%;人口为1 000万时,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分别小于2.01%、35.85%,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应大于62.12%。不同发展模式下,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预测结果都呈现“三二一”的格局,相比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下第一、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较高。
图片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上升。这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表现为国民经济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中介作用传导到高等教育领域,导致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增加。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雄安新区建设全球重要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本研究以同样面向打造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为常模团体,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视角出发,结合常模参照法与回归预测法对不同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下雄安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进行预测,得到如下结论及建议。
(一)关于高等教育规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需同时重视北京的疏解效果与雄安新区的承接效果,实现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地,作为非首都功能的高等教育可以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框架下有序疏解到雄安新区。同时,雄安新区应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高校的机会,打造自身的“造血”能力。与经济发展及人口规模相协调的雄安新区高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有助于加快北京高等教育资源的疏解,并在新区实现有效配置,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因此,雄安新区需结合自身创新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谋划、动态调整高等教育的规模。
结合本研究预测结果,当经济发展处于高收入水平,人口为300万时,在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下,雄安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大于38.53万人较为适宜;在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下,在校生规模大于18.16万人较为适宜。随着人口规模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雄安新区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增长。
(二)关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根据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京津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地、全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全球主要的科学、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了支撑此战略目标,雄安新区需要构建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学后教育体系和服务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体系。其中,中学后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从正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中学后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前者以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后者以本科层次的教育为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一道构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因此,雄安新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子系统,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体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体系、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其办学层次大体上对应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
结合本研究预测结果,当经济发展处于高收入水平,人口为300万时,在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下,雄安新区专科生占比小于27.96%,本科生占比小于58.53%,研究生占比大于13.51%较为适宜;在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下,专科生应占比小于48.55%,本科生占比大于47.29%,研究生占比大于4.20%较为适宜。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与经济水平的提升,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应逐渐上升。
(三)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赖于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学科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紧密相关。雄安新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等,合理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是实现其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同时,通过对接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够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使雄安新区既能培养人才,也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结合本研究预测结果,当经济发展处于高收入水平,人口为300万时,在高校知识创新驱动模式下,雄安新区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分别小于0.80%、45.74%,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大于53.44%较为适宜;在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下,第一、第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小于2.07%、36.16%,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学生人数占比大于61.74%较为适宜。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与经济水平的提升,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应遵循第一、二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对应学科专业占比上升的规律。
【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耿孟茹,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