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和新使命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3/30 10:26:40   阅读:1176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和新使命


张应强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主要经历了“十七年”期间为实现工业化培养建设人才和改革开放后建设“两个中心”等两个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新部署。这一新部署凸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一是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二是要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使命;科教兴国战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1JZD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录速览

一、党的十八大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的基本格局

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

三、新部署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起源于民族危难之际,是近代中国应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之现代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抵御外侮、促进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规划和部署,以更好服务“四个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将教育提升到“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新部署。这一新部署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

一、党的十八大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的基本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通过发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优势,自主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根据不同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和高等教育实际,我国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长远规划和部署,这一部署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一)新中国“十七年”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为实现工业化培养建设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1949年12月,新中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为工农兵开门”[2]。1950年8月14日,政务院批准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宗旨为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条的规定,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3]根据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新中国成立伊始,即在改造旧大学、创办新型高校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确立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调整重点是“整顿与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4]院系调整顺应了中共中央关于高等教育“要很好地配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配合工业建设的需要”的要求。[5]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国家工业发展需要,按照工业部门建设工业类专门学院,为国家工业化培养针对性强的建设人才。

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了重点学校制度。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部关于重点高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文件》,指定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质量较高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为高等学校培养师资等。[6]由此可见,重点学校并不承担科学研究任务。与此同时,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系统与高等学校系统分立和分工的体制[7],中国科学院系统主要承担科学研究任务,高等学校系统主要承担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任务。这一分立和分工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工作。对此,朱九思曾谈到,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按照苏联的做法,强调以教学为主,根本不提科研。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大学列为国家科研的一个方面军,大学才开始考虑科研问题,但正式下达的事业费中没有科研这一项。1961年颁布的“高教六十条”,也提到高等学校要搞科研,但科研经费仍付阙如。[8]把高等学校系统定位于培养人才,把科学院系统定位于科学研究,导致了我国国家科技体制的某种缺陷[9],抑制了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功能和作用。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部署:建设“两个中心”

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谋划并领导实施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奠定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部署的基本格局。这一部署一方面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另一方面强调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研究功能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自告奋勇抓科学和教育工作,将科学和教育工作提升到事关“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高度。1977年8月8日,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0]1977年9月19日,他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1]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将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高度关联起来,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2]

他强调要抓好重点大学,要把重点大学建设成为教学的中心和科研的中心。1977年7月29日,他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做出重要指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13]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我们现在还不能让所有的高等院校普遍加重科研的分量,但是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14]。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5]这一著名论断,后来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从上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前瞻性部署——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既要办成教学的中心,又要办成科研的中心;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一方面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另一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这一部署贯穿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全过程。

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党中央在科学把握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改革三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做出的,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颁布后颁布的。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是个好文件,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17]《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这可以从《决定》的两个显著特点看得出来。《决定》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置于突出位置。《决定》开篇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决定》的显著特点之二,是明确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强调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组织精干力量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高新技术任务。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该决定指出,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18]。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998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决定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求“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9]。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同年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定。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为三大基本战略之一。

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科学判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国际竞争格局的影响,深刻认识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上升到“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战略高度,要求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四为服务”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全新部署。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体化和立体化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要求,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起来,作为独立部分,进行一体化和立体化部署。这一新部署,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了教育从“优先发展”向“战略优先”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来统筹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和创新之间的紧密关系。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20]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1]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22]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人才、创新之间的紧密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高端人才和科技制高点国际竞争加剧,以及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新世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系统集成和迭代升级。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人才强国战略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人才强国战略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居于重大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三大战略统筹起来,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新部署凸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更加彰显了教育是事关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有了新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将教育作为民生之首,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助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教育是首要民生问题,事关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和增强就业创业创富的能力,事关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但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归结为民生问题,高等教育是国之重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高等教育现代化事关我国把握国际竞争战略主动,事关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越是深入发展,国际竞争越是激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自主培养就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就越来越凸显。

从国际层面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已不局限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一般性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将其研究型大学纳入战时科技体制,大力发展军事科技,使研究型大学在满足战争需要和服务国家安全的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加速了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冷战时期,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发美国出台《国防教育法》,使得高等教育同国际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推行其国家战略、吸引高端人才和开展外交的重要途径。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导致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发展加速交叉和跨界融通,科技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融通,推动了与新技术紧密相关的新兴产业兴起,也将推动全球价值链布局深刻调整。世界历史表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深刻改变世界经济政治发展面貌和格局,谁在其中抓住机遇,占得先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因此,争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新趋势。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单一载体发展成为教育、科技、人才和创新的汇聚性载体,成为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一流大学的判断标准,已经从过去局限于大学自身层面的特征,演变为大学对科技创新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做的贡献。

从我国层面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由新中国初期主要承担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当前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战略枢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凸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汇聚性载体,在汇聚科技、人才和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23]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载体,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三、新部署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一体化和立体化部署。这一新部署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

(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对高等教育“苏联模式”的全面反思,还是开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道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自主地进行科学技术开发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较大贡献”[25]的发展目标。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当今世界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26]

当今世界的竞争在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国际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拔尖创新人才竞争。从把握国际竞争主导权,争取战略主动来说,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来说,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从人才储备、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来说,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建设和完善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必须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必须批判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发展素质教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素质教育”。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素质教育思想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教育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思想,当时主要针对的是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盛行和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文化素质薄弱状况,发展到今天,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教育“四为服务”根本方向,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

(二)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2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对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进行了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重要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8]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29]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3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系列重要讲话,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重要使命任务。我国推进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作为对“面向21世纪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一重大问题的回答,我国在1995年正式启动实施“211工程”。1998年,我国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正式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又称“985工程”)。2011年,我国启动实施“2011计划”。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双一流”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3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重要使命,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引领下,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规律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才能建设面向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高校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才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下好“先手棋”。[32]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才能不被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模式和发展道路牵着走,才能培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生资源,实现内源性高等教育现代化。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1-7页。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