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在博洛尼亚进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应用科学大学已成为双元制专业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类型。对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个案研究显示,通过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强度贯通式的企业实训、强化生产实践的课程模块以及体系化、制度化的校企合作,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构建了“就业导向型”培养模式。与普通专业相比,双元制专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系统性的差异化和灵活性,这是由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的,更凸显出应用型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抉择。我国应用型高校应强化自身的应用型定位,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双元制高等教育;应用科学大学;差异化;灵活性;产教融合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发端于1972年的“斯图加特”模式,正式形成于1974年巴登-符腾堡州成立的职业学院(2009年更名为双元制大学)。其核心思想是将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高等教育虽然脱胎于职业学院,但是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覆盖了德国几乎所有的高校类型,其中应用科学大学成为双元制专业的最大供给者。据统计,2019年应用科学大学开设的双元制本科专业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双元制本科专业总数的71%和在校生总数的52.9%。
已有研究表明,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被称为衔接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典范”,在深层次上重新解读并协调了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教育供给需求侧上的三方共赢。作为当代德国最主要的教育创新之一,双元制高等教育是德国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德国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趋势与特征:①随着双元制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快速发展,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德国双元制研究中的主要趋势。以“中国知网”搜索主题词“双元制”得到的数据为例,2003—2013年间总文献数为1217篇,其中明确标注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文献仅为53篇,而2014—2023年间(截至4月19日)总文献数为1973篇,其中明确标注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文献为204篇。②绝大部分的研究主要关注双元制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合作模式等相对宏观层面,缺少微观层面上的细节性深入刻画,尤其是对具体案例的研究。③缺乏对双元制模式在不同教育机构中的分类研究以及与普通专业培养模式间的比较研究。同时,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将双元制高等教育与双元制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混为一谈,或者将双元制高等教育等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或应用科学大学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等。
如前所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目前已成为双元制专业最大的办学主体,在应用型、实践性的类型特色下,双元制培养模式呈现出怎样的办学特征?这些特征如何与应用科学大学自身的办学理念同频共振?本研究通过个案研究,呈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与普通专业培养模式的异同,并尝试以此为我国制度性引入双元制高等教育提供整体的参照。
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的发展脉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一系列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等职业教育机构纷纷升格为应用科学大学,加入了以学术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一进程引发了企业界对实践型、职业型专业人才短缺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1974年在企业倡议下,巴登-符腾堡州率先成立职业学院,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培养模式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此后不久,北威州和下萨克森州的应用科学大学开始出现名为“工程师合作培养”和“实践融合型”的双元制专业。由于双元制专业积极回应了企业对实践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强化了应用型办学特点,因而在应用科学大学中得到快速发展。(见图1)2011年,应用科学大学开设的双元制专业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首次超过职业学院和双元制大学,成为德国双元制专业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类型。正是应用科学大学的广泛参与,才使双元制高等教育从规模到范围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成立于1971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791年的“绘画学校”和1892年的“手工业与工艺美术学校”机械系。目前在校学生10000余人,是下萨克森州办学规模最大的应用科学大学之一。该校首个双元制专业——“生产技术”专业设立于1985年,属于较早开设双元制专业的应用科学大学,其所在的下萨克森州也是较早引入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的联邦州。1994年科隆经济研究所出版的《联合培养中的高校与企业》一书即收录了该校“制造信息学”双元制专业案例。此外,从已有研究来看,该校双元制培养模式在个案上存在一定的普遍共性。以下即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该校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特征。
(一)专业设置强化企业需求导向
2022年,该校共开设本科专业48个,硕士专业23个,其中双元制本科专业7个(含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机械工程信息学、设计技术、机电一体化、生产技术、技术营销经济工程、综合媒体与传播),硕士专业1个(机械制造价值链管理)。开设双元制专业最多的是该校机械与生物工程学院下属的机械系。(见表1)
一直以来,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设置就具有鲜明的行业需求导向,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及其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设置一方面秉承了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行业性特征,其双元制专业多集中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领域,与下萨克森州十大工业行业中的汽车、机械、电气等主导产业高度契合;另一方面,该校双元制专业设置又呈现出不同于普通专业的特点,其服务面向进一步细分,针对性更强,凸显出企业需求导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①高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从源头上解决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对接问题。该校机械系开设6个双元制专业,拥有双元制专业合作企业31家,既包括“大众汽车集团”等世界知名大型企业,也包括美诺等隐形冠军企业。②专业设置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结构匹配度高。该校机械系所设的“设计技术”“生产技术”和“技术营销经济工程”等双元制专业与企业内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等生产组织结构相吻合,主要原因在于双元制专业的招生名额来自合作企业的员工发展计划。③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科技产业的不断涌现,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行业和职业种类的出现,也导致企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该校设置的绝大多数双元制专业是跨学科专业,如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机械工程信息学、机电一体化、技术营销经济工程、综合媒体与传播以及机械制造价值链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应用科学大学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显著特点。与普通专业相比,双元制专业在注重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更凸显职业能力培养。以“机械工程信息学”为例,其双元制专业和普通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似,区别主要体现在能力结构的组成上。(见表2)双元制专业具体包括10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1至6项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与普通专业中1至5项的能力接近;第7项为跨学科能力,对应普通专业中第6项关键能力;第8至10项则为职业能力,具体涉及:职业场景中的认知行动能力(第8项)、沟通合作能力(第9项)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第10项)。这些能力均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和应用场景密切相关,且主要通过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来获得,如双元制专业介绍中就明确提出“通过跨专业和国际化项目团队中的工作”培养沟通合作能力。专业宣传手册中对专业优势的描述也印证了双元制专业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这一特点,即“大学学习期间尽早融入企业”“无需较长适应期即可直接进入职业”。
(三)教学模式强化贯通式企业实训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开设的双元制专业主要采用的是职业教育嵌入式和实践环节嵌入式两种类型,尤以职业教育嵌入式为多。职业教育嵌入式(ausbildungsintegrierend)指的是融大学学习和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两种教育形式于一体的双元制专业,学生就读期间可获得行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实践环节嵌入式(praxisintegrierend)指的是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体系化设置了多个长时间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时长明显长于普通专业)且实践环节与大学学习内容上高度关联的双元制专业,学生毕业时虽然只获得相关学位,但职业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如表3所示,该双元制专业同步开设了职业教育嵌入式和实践环节嵌入式两种模式,其中职业教育嵌入式包含了前置一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要通过工商行会组织的中期考试,在第四学期要通过结业考试,并取得“机电一体化技工”职业资格证书。在这两种不同模式的双元制专业中,第四、第七学期均为完整的企业实践学期,其他学期学生平时在学校学习,寒暑假则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或实践训练。
在双元制专业中,学习地点在两个场所——学校(主要指高校,在职业教育嵌入式模式中也部分涉及职业学校)与企业——交替进行,学校主要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职业培训或实践教学。这种“双场所”的交替性贯穿了双元制专业整个学习过程,且双元制专业中设置的职业培训或企业实践从时间跨度和强度上远超过其他含有企业实践环节的普通专业。以“机械工程信息学”双元制专业为例,企业职业培训和实践环节一般要达到教学时长的45%左右(不含前置一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学分达到31.4%。而普通专业的企业实践环节从教学时长来说占比23.8%(含预实习),学分占比20%。双元制专业的企业实践时长约为19个月,为普通专业的3倍多,后者仅为6个月(含预实习)。这种高强度的企业实践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成为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优势所在。
“双场所”的交替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集中模式、融合模式和部分分离模式。所谓集中模式指的是高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分别以数周或数月的时间间隔集中进行;融合模式指的是高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在时间上紧密融合,学习地点通常在一周内循环交替;而部分分离模式指的则是部分职业培训环节前置,与高校学业分开完成。这三种形式在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中均有出现。相对而言,集中模式和部分分离模式对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环节的安排冲击较小,对校企间的距离要求相对也较低,有助于扩大合作企业的参与。
(四)课程体系强化生产实践导向
相较于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的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应用导向。那么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和普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又呈现出怎样的区别?该校“机械工程信息学”双元制专业和普通专业的学制均为7个学期,均包含210个欧洲学分。通过表4中课程模块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①从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理论基础来说,普通专业要明显强于双元制专业。具体体现在:体现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模块,普通专业的学分(8个)是双元制专业学分(4个)的2倍;与机械设计能力紧密相关的工程理论基础模块“材料学+机械设计原理+CAD”,普通专业的学分(22个)更是明显高于双元制专业学分(9个);此外,普通专业开设的而双元制专业未开设的课程模块“运动学I”“有限元方法I”“工程力学IV”等均为与机械设计能力密切相关的工程理论基础课程。②从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实训来说,双元制专业则明显强于普通专业。具体体现在:企业实践类项目(含毕业设计),双元制专业为66个学分,普通专业为42个学分;双元制专业开设的而普通专业未开设的课程模块“热力学”“传动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数字技术与微机技术”则均是与生产一线密切相关的技术类课程。总之,双元制专业的课程设置相较于普通专业,具有更强的生产实践导向,更加注重面向企业研发、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德国高校发展中心(CHE)和企业教育研究所(f-bb)在2021年1~4月间针对双元制专业负责人开展的网上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395名应用科学大学受访者中有73.4%的人认为双元制专业的实践导向高于或明显高于非双元制专业。
(五)校企合作呈现体系化、制度化特征
与企业紧密合作一直是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传统,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是,普通专业中的校企合作往往是松散的、局部的,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性约束,而双元制专业的校企合作则呈现出体系化、制度化等特征,构建了企业全过程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运行体系和保障机制,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有机整体。(见图2)
1. 校企合作的运行体系:双元制专业的校企合作贯穿从招生录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条件建设到毕业就业全过程,呈现出体系化特征。以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为例,该校明确规定,与合作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或实习合同是申请双元制专业的前置条件,学生必须通过企业的选拔考试并提交相关合同才能正式入学。其校企合作协议明确规定企业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确保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企业要负责落实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培训或企业实践环节,在实践项目、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提供支持,并与行会就职业培训环节的落实进行协商。企业要参与质量保障,并作为考察对象纳入专业认证过程中,具体涉及实践教学内容的组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间的关联度、实践指导方式、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校企合作机制等。企业要承担实训成本,并支付学生实训薪酬。在职业培训或企业实训期间,企业要指定合格的企业实训师负责学生的具体指导,并根据高校的要求派遣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最后,吸引双元制毕业生留下来是企业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要没有特殊原因且毕业生愿意,企业一般会向他们提供岗位,并在入职过程中提供倾斜政策,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也会留在企业工作。
2. 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为了确保全过程产教融合的顺利运行,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还就双元制专业的校企合作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化安排,主要体现在:①校企合作的机构化:以该校机械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专门成立了由高校、企业、职业学校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双元制专业咨询委员会,其职责主要是就双元制专业的建设方案和教学内容安排提出建议。②制度建设的标准化: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在双元制专业建设中两个标准化合同文本非常重要,一是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用以明确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责权利。二是学生培养合同或实习合同,明确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责权利。此外,该校还为每个双元制专业制订了招生录取条例、专业考试条例和专业模块手册等规章制度和教学文件。③管理人员的专门化:该校机械与生物工程学院为双元制专业配备1名专职教学院长和1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与双元制专业相关的统筹协调与教学管理以及专业咨询指导、媒体宣传等,并为每个双元制专业配备1名专业负责人。
综上所述,通过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强度贯通式的企业实训、强化生产实践的课程模块以及体系化、制度化的校企合作,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构建了“就业导向型”培养模式,与普通专业“应用导向型”培养模式形成了差异化发展。相较于普通专业,双元制培养模式是应用型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细分和强化。服务面向从行业需求导向向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从应用能力导向向职业能力导向进一步细分。从知识能力结构而言,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进一步强化了工程实践训练,并通过企业实际工作经历进一步强化了职业能力培养。如果将高等教育类型分为学术型、应用型、职业型三类,将知识能力结构分为学术性/理论性、职业性/实践性两个维度,应用科学大学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无疑是向职业性/实践性这一维度更进了一步。(见图3)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元制培养模式是应用科学大学为满足不同社会需求而选择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动因分析
首先,双元制培养模式是应用型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应用型高校始终将办学主轴紧扣时代发展脉络,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经济需求,适时推出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教育产品。如前文所述,应用科学大学开设双元制专业肇始,就是为了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一方面,双元制培养模式顺应了企业对具备双重资质(职业资格与学术学位)的人才需求。双元制专业毕业生“同时接受了企业培训和学术教育,他们既可以与管理层的行动者,也可以与生产层面的行动者平等沟通”,这种双重资质对于企业而言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从企业角度来说,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或仅拥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相比,拥有双重资质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机会明显更高。”另一方面,双元制培养模式顺应了学生的就业需求。“与普通专业毕业生相比,双元制毕业生通常有更稳定的工作前景、更高的企业入职岗位以及更快的职业晋升机会”,而这些因素成为许多双元制学生选择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动机。正是基于此,学生对双元制专业就读机会及企业培训岗位的需求居高不下,岗位与申请者比例在1∶10至1∶20之间。而普通专业的申请者一般只需具备高校入学资格即可入学,许多专业甚至供大于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双元制培养模式丰富了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教育供给的进一步细分,满足了企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双元制培养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强化办学定位的有力举措。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法律地位不断提高,办学职能从单一的教学逐步向教学与研究并重转变,部分应用科学大学具备了特定条件下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以至于有人质疑应用科学大学出现了与综合性大学趋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对应用科学大学办学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不管其法律地位、办学职能、学位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环境如何变化,其应用型办学定位却从未动摇过。也就是说,其在办学职能、层次上不断突破,但是作为应用型高校的类型定位却没有改变,其不断强化应用型办学特色的努力也从来不曾停止过。这种努力从双元制专业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快速发展可见一斑。双元制专业之所以在应用科学大学取得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双元制专业的设置与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理念非常契合,有助于强化其应用型办学定位,增强应用型办学特色,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科学评议会在其2013年发布的立场文件中建议应用科学大学扩大双元制专业规模,“塑造极具吸引力的办学特色”。
再次,双元制培养模式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双元制专业之所以有助于应用科学大学强化其办学特色,本质上在于其从源头上较好地解决了教育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问题,而且以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式实现了企业的全程参与。也就是说,在双元制培养模式下,高校、企业以及学生等利益团体的权益都得到了明确的保障,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长久和可持续,而企业作为主体之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也更为便捷、高效和可操作,这就为产教深度融合构筑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与行动基础。双元制培养模式既是德国行之有年的产教融合传统下必然出现的产物,也为德国在新技术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提供了接口和脚本。
最后,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灵活性是应用型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双元制培养模式中的“双主体”办学以及同一专业中多家企业共存的现状要求双元制培养模式必须具备相当大的灵活性,体现在:专业设置没有统一的专业目录,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教学模式多样化,采用职业教育嵌入式抑或实践环节嵌入式,主要以企业的培训岗位或实习岗位设置为准;“双场所”的时间交替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远近和学生的通勤便利;培养方案由高校与企业协商确定,在满足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中设置数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正是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灵活性造就了高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协调系统,使不同的行动者在不同的时空交错中得到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协调运转。灵活性这一属性也与应用型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一办学理念相得益彰,也是双元制培养模式能在应用科学大学中获得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坚守并强化其应用型定位
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应用型高校的使命和宗旨,也是应用型高校区别于学术型高校的核心特征之一。立足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和产业需求,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应用型高校才能完成价值实现,这是双元制培养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在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高校类型逐渐得到认可,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办学理念和制度政策层面的藩篱始终存在,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时有摇摆,服务面向不够清晰,尚未走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设之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精准定位、强化特色,形成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才是应用型高校的立身之本。因此,我国应用型高校当下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合理定位,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发挥企业的关键主体作用
由于高校和企业归属不同的社会系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难点和堵点。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先后出台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9年)等文件,将“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到“战略性举措”的高度。但效果始终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没有找到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而双元制作为企业全程参与办学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恰是发挥企业教育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可以从源头上较好地解决协同创新问题。为激发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国家于2019年出台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但由于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员工规模、资产总额、投资规模、营业收入以及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准入门槛过高、责任义务过于泛化,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并未得到充分释放。而在德国经行会确定的教育企业目前有425800家,约占全国企业的1/5。其中既有大型企业,也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且教育投入主要用于提供实训岗位和改善企业实训条件,而不是大规模的直接办学投入。因此,转变校企合作理念,降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明晰责任义务,努力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双赢,才能确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引进双元制培养模式应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如前文所述,灵活性是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重要属性,这对双元制专业的参与主体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同等灵活的要求。同样,在引进、借鉴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制度同形”过程中,也要在把握双元制培养模式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所在国的基本国情与制度环境,切忌机械模仿和僵化照搬。在我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引入要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并行发展。应用型高校应同步适恰地提高办学灵活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意愿提供教育产品,灵活设置专业和课程,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顺应高等教育差异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徐理勤,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院长、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兆义,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