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等:时代新人培育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7/17 15:01:52   阅读:565


观点提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新人培育中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依据,要在此基础上明晰“人类文明”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时代新人之间的内在关系。

可以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五个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多维价值中把握时代新人培育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的多个维度。

在时代新人培育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的实现路径方面,要深入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意蕴,系统推进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增进实践与认识相统一,引导时代新人主动投身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中。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的根本回答,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培养的方向。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此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申“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P23)时代新人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推动者。时代新人的培育,需要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对人的积极作用,从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人学思想等方面汲取理论滋养,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属性、主要内容、价值取向,并将其融入人才培育的过程中。

一、时代新人培育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的内在逻辑

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将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育人实际的实践性命题,也是在育人过程中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价值的理论命题。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挖掘内在的理论依据,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认识“文明”与“人”的相互联系。

第一,人类文明的演进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文明”一词的产生和演变,反映出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摆脱蒙昧和野蛮、实现不断开化和进步的要求与期待,也是人们对自我认知、社会发展所反思的结果。“文明”一词在中文中最早的表述出现在《易·乾·文言》中,即“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依据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的疏注:“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而《尚书·舜典》中,也有“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的概括。其中“文明”是指社会生活是光明而有华彩的,反映了一种人与自然天地相和谐的生存状态。古希腊时期,“文明人”与“野蛮人”相对应而存在,而“文明”(Civilization)的拉丁词源是Civilis,也具有公民的、城市的等含义,其间所诞生较早的文明形式也反映出城邦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状态。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文明”概念,最早源于启蒙运动,不仅用以描述有教养的、有礼貌的行为,也体现了在欧洲的扩张、社会客观基础发生变化之下,人们对理性与知识进步、对社会整体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描述和期待。

马克思、恩格斯将文明视为历史范畴,视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提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2](P666)在对“文明”进行研究时更加突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注,注重人与文明之间的内在关系,致力于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与西方社会所传播的文明观具有根本性区别。一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看待人的存在与发展。人是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个体,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P146)其中强调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人类的历史以个人存在的自然基础以及人的存在的自然关系变化发展为出发点,而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3](P151)将个人生命体的生存发展与人类历史相联系,以更真实、更生动的视角考虑人的需求和人的意义。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而不断推进的,是在人的发展和历史发展中得以实现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P82)不论是社会形态变化、人的不断发展还是文明的生成演进,都必须要立足于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看待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历程,可以发现,人的解放过程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的解放程度,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正式提出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P104)三个历史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使人克服了对自然的绝对服从关系,其中蕴含的丰富文明成果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础;然而,资本主义无法克服其固有根本矛盾,在资本与雇佣劳动面前人的个性与创造力被忽视,当无产阶级奋起反击时,诚如《法兰西内战》中所描述的景况,“这种秩序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的凶残面目”。[6](P118)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符合社会演进的内在规律,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历史必然,也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通向共产主义文明以及消除“野蛮”的必经过程,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拓展了人的存在方式。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待文明的生成和演进,其中既包含了社会进步发展的态势,也蕴含着人的存在方式深化与进步的趋势。而“‘进步’并不是一个中立的术语;它是有特定前进目标的,这些目标是根据改善人类处境的种种可能性来确定的”。[7](P15)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注重人的根本性、能动性的存在方式,尊重人自由自觉的对象性劳动。透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的人的存在方式,有利于洞察和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所蕴含的价值旨归和正确把握时代新人作为主体性存在具有的内在本质。首先,人是自然存在物,并且“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8](P209)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其次,人是类存在物,并且人的类特性表现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P56)人之为人的本质与天性也体现在,人能够在劳动中真正确认、证实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再次,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P57)而这种对象性的规定是从人的本质中生发的,对象化的过程也是人自我实现的过程。最后,人是社会存在物,正如马克思指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8](P188)只有在社会中人们才能实现特有的存在方式,才能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从多维度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具体性、丰富性,人的存在方式的能动性、实践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文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时代新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化认识和现实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发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探索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的现代化指向,单单讲人的存在方式是抽象的,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下,人的存在方式可以具体通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层面展现出来。文明形态的转化和进步势必会影响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注重人民精神的丰富,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时代新人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方式、为时代新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为时代新人的思维拓展提供更多的知识补给和技能支持,立足人的现实性发展的内在需要,拓展和丰富了人的存在方式。

第三,时代新人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力量。时代新人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新人”在新时代的延续呈现,反映了人实现现代化发展、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依靠处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新人。一方面,时代新人是进行能动性实践活动的行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的进步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下实现的,“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8](P18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需要通过改造自然与社会来实现社会和自身的发展,而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络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这一基础和纽带才能统一起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的同时,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35)同时,马克思将人的实践活动界定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人只有立足于现实性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基础上,依靠现实基础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时代新人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最活跃的因素。时代新人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具备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核心素质已经与过往的人们有着巨大差别,时代新人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本领才干,在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明标识,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教育资源和文化基础,为时代新人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路径。总而言之,人类文明新形态由现实到未来的创造和发展、将人类文明新形态成果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必须借助时代新人发挥主体力量,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才能实现。

二、时代新人培育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的多个维度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时代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文明基础,为时代新人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提供了动力支持。在时代新人培育过程中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意味着要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属性贯穿到时代新人培育进程中,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中挖掘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资源、汲取教育理念,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成果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第一,始终坚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筑牢时代新人的思想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以文明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成就作出的凝练概括。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命题:“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9](P10)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相统一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从本质上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创造性呈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应当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属性,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展现和融入时代新人的培育之中。一方面,要引导时代新人不断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明晰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区别。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中的资本逻辑和工业逻辑无可避免地使社会出现复杂矛盾、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为内在依据,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状况。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突出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整体构建中坚守人民立场。另一方面,要筑牢时代新人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生成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文明成果。时代新人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需要坚定信仰信念,特别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人的自觉要通过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来实现,在培育时代新人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断增强时代新人的爱国情怀、思想觉悟、政治认同,增进理论知识的补给与传授,并引导时代新人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

第二,紧紧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五个文明”,培育时代新人的现代化素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文明,这“五个文明”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同性、整体性特征。“五个文明”的丰富和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结果和产物,“五个文明”既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现实基础,也指明了时代新人在参与社会实践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物质文明是“五个文明”的基石,反映了我国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及物质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时代新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也要求时代新人在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主动学习经济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断提高个人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政治文明是“五个文明”的统领,以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要特征,为时代新人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政治文明的推进也要求时代新人具备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在参与民主政治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培养规则和规范意识。精神文明是“五个文明”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了文化滋养和有益补给。精神文明建设也对时代新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时代新人培育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其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提高道德素质,增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自觉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人才。社会文明是“五个文明”的秩序基础和组织依托,是在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反映社会风尚、社会秩序、社会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良好、和谐发展状态,为时代新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交往基础和生活氛围。社会文明的推进也要求时代新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增强集体意识、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强化个人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的重要前提,是自然生态方面所取得的物质、精神等积极有益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为时代新人提供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生存场域。同时,在培育时代新人中,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性文明,为人类文明开辟了新的发展形态,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人类带来了新的文明选择。应当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把握育人要求、挖掘育人内容,增进时代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时代新人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掌握当代社会必备的素质基础,培养国际责任感、全球化意识和思维,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不断推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三,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多维价值,实现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从蒙昧向文明演进的过程,人类文明也因社会基础、价值理念等差异呈现出不同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为时代新人成长成才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同时也对时代新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待。首先,从历史向度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底色,既有人类文明的积淀,也预示了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0]在培育时代新人时,需要充分了解既有的人类文明成果,正确对待不同文明形态,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同时在传承中华文明中不断挖掘和继承其中的宝贵资源,用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人类文明的古今之变,正确把握人的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次,从主体向度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个体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内容上是相统一的,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孕育于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中,与时代新人的发展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的文明标识,也是时代新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人类文明新形态注重保护人的生命存在并追求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代新人需要在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过程中,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P189)更好地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最后,从空间范围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影响范围已由中国拓展到全世界,应当引导时代新人在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中认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演进合乎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为探索人类文明的现代化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培育时代新人过程中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也需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导时代新人正确应对文化、文明对话系统中存在的变动性、不稳定性。既要增进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与认同,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完善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跨文化能力,在他者与本我文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时代新人培育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的实现路径

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既需要关注和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价值和丰富意蕴,又要将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时代新人的培育过程、培育方法、培育理念等方面,并引导时代新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一,深入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意蕴,增进其价值运用和现实转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命题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有鲜明的实践要求,因此,将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时代新人培育之中,需要不断加深对“文明形态”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并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由理念向现实的转化。一方面,要从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和人学思想出发,正确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培育时代新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1](P64)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坚守人民立场中彰显人类情怀,关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个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不断增进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认识和规律性把握。另一方面,以交叉学科视角看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范围,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性转化。可以从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角度出发,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理论支撑、价值意蕴,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特质、价值定位和价值目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P9-P10)人类文明新形态中蕴含的价值理念能够为人们提供评判事物或现象的立场、标准、方法等,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作用,因此要不断深入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而只有在不断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检验中才能真正把握其本质规律,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时代新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交叉学科所具备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范式,有利于从不同视角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中蕴含的理论意蕴、发展的历史脉络、包含的层次性结构和展现的教育价值,也有利于推进文明演进中的心理分析、文化分析等研究,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价值和育人价值,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运用和现实转化。

第二,系统推进时代新人培育工程,不断丰富和完善育人体系。人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要将人置于社会和历史的互动与联系中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活动与行为,明晰社会的客观需要对人的素养提出的要求,从而科学把握人才培养的内在标准。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时代新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应当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这是立足当前的国内国际背景、教育现代化进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将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推向更进一步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6](P417)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要对事物以分析和综合,做到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同时运用系统性思维对待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系统思维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整体性、有序性等特点,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提出也意味着应当以系统性思维去构建育人体系、以整体性思维完善育人过程、以科学性思维挖掘育人资源、以动态化视角对待育人成效,适应环境复杂性和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要求。在构建育人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9](P339)同时,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从育人角度出发,增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把握,立足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和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教育资源和教育支撑,不断拓展育人方式和育人手段,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第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引导时代新人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对时代新人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呈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价值意蕴,必须通过时代新人的现实性、对象性实践才能成为现实力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时代新人对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认识、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把握和理解、对综合素质的掌握与运用,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才能得以实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曾指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2](P296)实践是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唯一途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时代新人培育中的呈现效果如何,对时代新人的影响程度如何,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检验。另一方面,时代新人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知行合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生成的,与中国式现代化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新人成长发展的社会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文明底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培育时代新人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塑造作用,“要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或文化生活之中,实现润物无声、悄无声息地开展教育实践,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立’的育人效果,还要努力挖掘、采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3](P44)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们实现现代化提供保障和支持,时代新人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以彰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内在追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文章选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5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