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飞:地方师范院校要主动扛起强师使命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7/24 10:21:14   阅读:648

强教先强师,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夯实基础教育这一基点的关键所在。

加强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现代化,广大地方师范院校是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既是教师教育的关键主体,也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孵化场。全国共215所师范院校,其中6所部属师范大学、209所地方师范院校,地方师范院校占比达97%;在地方师范院校中,省属重点师范大学40所、占比达19%,其他普通师范院校169所、占比达81%。地方师范院校的数量远超部属师范大学,在师范生总体招生上也是如此。地方师范院校覆盖地域范围更广更均衡,辐射和影响的区域更广泛,特别是与广大乡村地区有着天然的文化纽带、地域联系。相比为数不多的部属师范大学,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支撑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毫无疑问,地方师范院校在建设教育强国征程中肩负着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为乡村教育振兴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使命。

服务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地方师范院校应坚守师范教育初心、聚焦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广大地方师范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把教师教育事业作为学校事业发展重点支持的战略领域,坚守主责主业,在工作谋划、资源投入等方面优先谋划,保障教师教育工作,牢固坚守教师教育的发展本色,努力培育教师教育的优势。这既是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的使命任务,也是师范类院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想要把握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优化学校的办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人才评价等都应该以教师教育为重点。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优势,推动教师培养体系的深化转型和创新发展,进而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师范生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建构连续性的目标体系、层级式的课程结构、创新型的培养机制与整合化的保障系统,畅通教师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布局,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探索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当然,聚焦教师教育并不是要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而是要在坚守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平衡好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建设,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区域特色,处理好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地方师范院校要强化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导向。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越扎实,教育强国的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基础教育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供给,更持续不断地为基础教育提供专业培训,是支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群。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紧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强化基础教育服务导向。当下,乡村教育振兴急需地方师范院校供给具有乡土情怀的优秀教育人才。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教育,关键是教师。要进一步凸显地方师范院校在地方文化和乡土情怀上的特色,通过“优师计划”等,努力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教育人才,为广大乡村和中西部师资力量薄弱地区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提升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地方师范院校要凝聚“地方”特色,主动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立足地方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特点,地方师范院校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大多来源于所在地方,其培养的人才、生产的知识大部分也输送到地方。因此,地方师范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区域教育发展需求为指向,以引领区域文化教育发展为目标,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既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的积聚和优化,使之更好地支撑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要聚焦区域教育发展,积极服务地方教育、服务社会。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但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保障水平仍待加强,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制约全面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目标的实现。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新格局,既要加强一流师范大学群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打造师范教育高原、高峰,也要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全面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尤其是薄弱师范院校的办学实力。这要求充分发挥部属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大学高质量教师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合理分配和调整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师范教育的协同发展、整体提升。

地方师范院校也要深刻把握教育作为“国之大者”的重要意义,立足自身基础建设、内涵发展,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深入践行师范担当,对标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标准持续发力,为服务基础教育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晓飞,系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21日第2版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