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多次就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意义、战略任务、战略举措等发表重要讲话。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在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现大国担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主动担当基础研究桥头堡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也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吸收先进办学治学经验,潜心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2022年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需要我们对其战略意义、战略任务、战略举措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目标。强国必先强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的基础在基础教育,标志在高等教育,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需要世界一流大学的智力支持,而世界一流大学本身也是一国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就在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需要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越加激烈,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引领性、战略性的地位,而一流大学又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领头羊,更凸显其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起的关键作用。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才是关键。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是服务于国家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教学又是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职能。大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掌握高深知识的专门人才,而一流大学培养的学生更是未来行业、学科中的佼佼者,往往会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也是衡量教育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国内外发展新态势,一流大学应当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特别是要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应当从解决我国大学的关键性问题入手,转变学科建设的传统套路,将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和加强紧紧地联系起来,从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出发,谋划学科建设内容和举措。进一步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深入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一流大学在国家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和培养能力,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培育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人才群体。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如期实现。我们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一个复兴和变革的伟大时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拥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伟大时代。
伟大的时代呼唤一流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代大学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与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与国家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正如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者洪堡所说:“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一流大学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硬实力发展的根本基础。回顾近现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美、德、英等国的发展之路往往都伴随着本国一流大学的崛起与壮大。放眼全球,建设一流大学为本国提高全球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多国的普遍做法。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正在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其中一流大学重点建设计划有50余项,如德国“卓越计划”、法国“卓越大学计划”、澳大利亚“NCGP计划”、韩国“WCU计划”、俄罗斯“5—100计划”、日本“COE计划”、印度“卓越潜力大学计划”等。世界各国的做法已经表明,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一流大学,发挥其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流大学是先进知识的传播地,是专业人才的培养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 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要完成第二个百年征程的伟大使命,就需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为强国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达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展现大国担当的必由之路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上提出了著名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回顾了100多年来人类取得的发展进步、遭受的劫难、最殷切的诉求,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强调“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为此,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规划了各国推动合作的未来图景和现实路径,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认识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大国担当。
在一些国际学者的主张中,世界一流大学既具有国家性,又具有世界性、国际性或全球性。“超越大学和国家的人文价值”“更关注人类的普遍利益”是世界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内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是要把国家和国际(世界、全球、人类)统一起来,应兼顾国家和国际,超越单纯的国家立场、国家意识,将世界一流大学置于国际、世界、全球和人类的视野之中加以谋划,使之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是一批居于全球大学金字塔顶端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不仅属于国家,而且属于世界和人类。鉴于此,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内发展是基础,全球开拓是方向,要在国际和全球舞台上,为人类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发挥中国大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外青年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外国青年有机会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在培养世界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展现大国担当。习近平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但我们的初心和梦想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而不懈奋斗。我们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独特的教学资源、培养能力、国际声誉在培养留学生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自身优势。相较于国家级大学和地方性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内涵上有很大不同,世界一流大学更加关注和重视“长期和基础研究”“全球性问题”“全球领导者”“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等。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只顾“外面的事”,不管“国内的事”,而是说世界一流大学肩负着与其他大学不同的使命,或者说它们应当做的事是其他大学难以承担的,特别是在促进中外合作交流,展现大国担当方面,世界一流大学肩负的责任使命更大。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任务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一个国家的政治要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的使命和方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首先是考察其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这是一所高校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流大学建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关键,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一)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够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才。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各国虽有着各异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但都是按照本国的政治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和服务本国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是我国大学必须坚持的办学方向。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校,独特的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传承红色基因。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办大学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我党直接领导创办的陕北公学就将“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确立为办学原则并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解放战争时期,在华北联合大学以及日后的华北大学等革命学校的办校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被列为办学的首要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党的领导下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实现了高校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的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我们党创办、领导大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办学方向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来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一流大学要一以贯之地在办学方向问题上站稳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一流大学建设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加强思政课程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紧紧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思政教育协同效应,引导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二)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路人,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了大学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好老师?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为此提出了四点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首先,在我国,一流大学的教师首先应当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要能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一流大学的教师应当强化职业道德,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不忘自己的从教初心,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以高尚的美德情操和职业精神感化、影响学生。再次,一流大学的教师应当有扎实的学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同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也不断出现,这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此外,电子媒介不断涌现,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越发多样化,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变化。以上种种新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最后,一流大学的教师应当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仁爱之心真正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理解学生、真诚地关怀学生,彰显大学的人文关怀。
(三)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从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的建立至今,大学这一组织在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近一千年。大学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稳定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正是因为其满足了为人类社会培养人才以维持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的根本需要。人才培养也应当是大学众多功能当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与其相匹配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打造,最为关键的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我们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流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学科能力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特别要加强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等关系国家科技创新、前沿科技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鼓励自由探索,打破传统研究的思维定式,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产生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个性化培养,推进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一流大学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成为未来的一流学者和一流科学家。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破西方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们的科技垄断,为我们发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创造引领性原创成果提供动力来源。
(四)建设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科技创新的进程中,一流大学的作用至关重要。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需要依靠更多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一流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开展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在国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他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一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更应进一步发挥在基础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一方面,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另一方面,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世界一流大学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各类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都需要一批高水平一流大学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一流大学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性作用,对于我国现在面临的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其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能够提供创新技术和知识。同时,一流大学应当更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创新力量。
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举措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路径,也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要遵循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但经验并不等同于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更要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办学道路。
(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大学办学环境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外部政治环境对于一所大学的成型、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只有在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之中,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使一流大学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特别是抓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牛鼻子”,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办学治学的全过程当中。
坚持党的领导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建设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政治原则,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效能,使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当下我们已经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一流大学要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一流大学优良的校风、学风,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高等教育具有国际性和地方性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的地方性是客观存在的,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当尊重高等教育的地方性,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学习而不移植,借鉴而不照搬,交流而不依附,合作而不放弃参与,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立足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的各家学说和思想大家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汲取智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立足我国实际,将一流大学建设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践中落实“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的重要指示,胸怀“国之大者”,形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生动实践。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将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我们当下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流人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德树人首先应当在于“立德”,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特别是对于心智尚处于发展成型阶段的青年来说,核心价值观对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建设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办学育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高校的教学实践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必须依靠和发掘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使师生们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强大的价值支撑和历史自信,振奋起建设一流大学的精气神。
(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
我们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的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要把国家和国际统一起来,超越单纯的国家立场、国家意识,将世界一流大学置于国际、世界、全球和人类的视野之中加以谋划,使之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应当具有国际视野,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看待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当前世界多国都提出了本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方案,这其中既有英、美等高等教育传统强国,也有印度、韩国等高等教育新兴国家。据统计,全球已经或正在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共有2000多所。这些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有很多,不同学校的发展模式也不相同,这为我国吸收他国办学治学经验提供了多种可能的参考与范式。
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在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运用双边对话和合作机制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实现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的交融愈加深入,文化交流借鉴的方式也愈加多样。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具有国际性,师生的国际化流动使文化科技在世界各地传播,达到了增强国际理解、造福人类的目的。我国的一流大学可以通过联合办学、设立交流项目等方式,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可以通过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访学交流,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互学互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积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和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在科技文化交流方面的重大作用,促进同各国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的交流合作,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对于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要认真借鉴吸收,但经验不等于规律,在对外国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科学技术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创造性转化,对于各国优秀经验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固然重要,但更要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毛入学率57.8%,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与2015年相比,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增加7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17.8个百分点。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高校办学观念落后、办学经费与资源分配不均、办学效率低下、教育质量和水平缺乏可靠保障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教育规律为指导,制定并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大学制度,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一流大学建设提质增效。
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战略必须解决大学的关键性、全局性、长远性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首先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管理体制,从而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办学兴学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发挥其在重大学术事务决策与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术委员会承担起大学学术管理职责,从而保障大学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办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赋予二级学院更多办学自主权。在完善内部制度和管理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实现从大学管理到大学治理的转变。
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建设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宏观层面,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改革,核心在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改善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微观治理与宏观治理保持必要的张力,形成良性循环关系。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党政管得过严过细、高校和社会力量被忽视都难以调动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普及化背景下的一流大学建设,只有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体系,营造优良的办学环境和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为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各方力量。在微观管理方面,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要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落实高校的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涌现,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不断更新学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其次,要进一步深化评价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学科和专业设置方面,调整优化一流大学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中。鼓励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培养交叉学科,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一流大学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原文刊发于《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十七卷【“双一流”建设】专栏,第3—20页,因篇幅有限,注释及参考文献省略,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