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涉农高校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创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多方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强农兴农;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科技和人才是关键。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涉农高校作为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如何抢抓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重要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大力培养一批具有“三农”情怀,具备扎实学识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使命任务和时代课题。
乡村振兴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擘画新图景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人才和科技的更高需求,赋予了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使命,也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
1.乡村振兴赋予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使命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涉农高校不仅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蓄水池”,更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策源地”。伴随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扬爱农兴农的优良传统,主动担当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以更高标准培养和造就一批引领未来的一流农业人才。
2.乡村振兴促进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起农业科技、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系统性、革命性变化,催生未来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促使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发生新变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再单纯依靠专业型农业技术人才,而是需要具有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本领的复合型、创新型“新农人”。因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重视理、工、经、文、管等学科与传统农科的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通专融合、本硕博贯通、科产教融合,着力构建一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3.乡村振兴给予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支撑
农业农村发展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项,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惠农利农的保障政策与机制促进了乡村振兴的优先发展,也让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乡村振兴对科技和人才的高层次需求,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宽广的发展舞台,有助于各类高素质人才到乡村就业创业成业。同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惠农政策、产业发展等也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源和新平台。涉农高校应该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和平台的支撑作用和政府、产业、市场的激励作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发掘人才培养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人才培养需着力破解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当前一些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乡村振兴对于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体系创新、资源协同等方面尚有短板。
人才培养目标需重新定位。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人才质与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涉农高校要深刻认知到形势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冲击,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进行深层次思考、系统性研究和前瞻性布局。部分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因循守旧的情况,没有充分体现农业农村变迁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和学科知识体系不断丰富更新的新成果。涉农高校要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定,修定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要有本质性的改变和根本性的提升。
人才培养体系需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对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的涉农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需要涉农高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创新,系统发挥教育、科技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强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通专融合,避免出现“通弱专强”“通专不容”的现象;以产教融合一体化推进实践能力培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对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合力需持续加强。尽管高校在育人、科技、智力、人才、信息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资源优势,但部分资源是相对的,作用发挥有限。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企业等多方育人资源和育人要素融合协同推进。当前,有的涉农高校在育人资源的融合协同上还存在着一些短板,需要涉农高校加强自身内部资源融合度,形成育人合力,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融合融通。有的涉农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不够,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基层农村的联系不多,实习实践条件缺乏质的提升,多方协同,共建、共育、共享的机制有待形成。
强农兴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的回信,为涉农高校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学校在培育强农兴农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要始终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一流人才培育行动计划,着力培养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流人才。
1.更新育人理念,传承耕读育人精神
围绕“为谁培养人”,明确“培养什么人”,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凝聚育人思想,传承育人精神,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涉农人才的需求,重新审视修订人才培养目标。要切实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同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契合点,强化人才培养统筹规划,将涵育知农爱农情怀、培养强农兴农本领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突出价值引领,涵育“三农”情怀。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为重点,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是传承耕读育人精神。华中农业大学从农务学堂起源,在穿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办学精神和育人理念。从办学之初“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的初心以及倡导“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育人传统,到新世纪凝炼的“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精神,学校始终以耕读精神引领学生的价值塑造,引导他们扎根中国大地成长、干事、创业,师生在共同耕读的过程中“弘农学、扬国光”,以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价值追求。
2.彰显优势特色,创新一流人才培养
立足“培养什么人”,谋划“怎样培养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一是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挥国家基地班、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示范效应,鼓励支持依托老牌重点学科的传承底蕴和新晋一流学科的特色优势,开展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改革,突破壁垒创新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本研博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本硕博一体遴选优质生源。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设置课程体系,强化通专融合、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着力培养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的领跑型拔尖创新人才。
二是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以新农科建设为重点,统筹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一流学科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建设一批涉农前沿交叉学科及专业,夯实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根基。着力运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以“高精尖新缺”为导向,聚焦农业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大力发展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食品营养与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及专业,构建灵活多样的专业修读模式,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才需求。
三是构建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厚基础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实施思政课改革创优计划,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中国农业文明史,打造多元化耕读通识课程,鼓励院士等知名专家领衔开设“大国种业”核心通识课,面向所有新生开设新型“耕读教育第一课”。实施“数字资源+场景创新+智慧教学+智能管理”系统化建设,数字化改造核心专业课程群,建成涵盖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门类的核心通识课程群,建设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技术全过程跨时空虚拟仿真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文化鉴别力、科学思辨力、语言表达力、团队协作力。
四是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深入推进知行贯通,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引导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解民生、治学问,发现、研究、解决新问题、真问题,构建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耕读实践锻炼,改造提升耕读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智慧农业”耕读实践平台,以传承农耕文化为主题,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开展耕读实践锻炼。以紧密联系群众、全面了解农情为目标,深入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产业服务和生产指导等。以“创新、创业、创造”精神为指引,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推进专创融合,构建覆盖课程、竞赛、实习实训、项目训练、企业孵化与实践以及专业性社团活动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励师生同创、本硕博同创。
3.促进多方融合,汇聚协同育人合力
结合“怎样培养人”,充分发挥各育人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完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校内、校地、校企、校际协同育人。
一是深化“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坚持周期性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凝聚育人共识,汇聚育人力量。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知名学者标杆引领、专任教师主体带动和服务保障人员示范影响作用。以价值引领强信念,不断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以促进师生融乐、激活校园创意、体验生活美学为主旨,加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不断涵育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教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中,以平等交流、共同参与、开放共享的方式,促进构建“师生融乐”新型师生关系,融通“五育”资源,营造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育人氛围。
二是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创新。充分发挥重大科研平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聚焦农业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食品营养与健康等前沿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创建“关键问题+重大任务”科教融合模式。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全方位支持教师静心问学、潜心科研、热心育人。支持科学研究平台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与院士等知名教授零距离交流,接受科研训练。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激励师生共同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前瞻性探索。
三是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结合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需求,协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围绕粮食安全、智慧农业、未来健康等方面,建设跨学科创新创业平台,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实现平台共享、人才共享、成果共享,汇聚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专业+”实践育人,构建“专业+行业、产业、企业”协同实践育人模式,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合作,基于产业链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设立人才培养专项示范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是拓展国际合作育人资源。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国际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换培养,拓展海外学习机会。引进全英文课程,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支持大学生参加海外有深度的学习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推荐优秀大学生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实习。开展留学生特色培养,重点建设一批留学生课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增进交流互鉴,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经验,提高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国际胜任力。
【作者冯国林 李召虎,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李召虎为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原载2023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编辑:郭乙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