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廷文集》(全八卷)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10/17 9:49:45   阅读:990

郑永廷(1944年6月25日—2021年7月19日),湖北省仙桃市人,我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原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升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创始人之一。1969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曾经担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等职。曾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学术带头人,正厅级巡视员。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组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组组长等职。同时还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40余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永廷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虽担任众多学术职务和行政职务,但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使得他的研究既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又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紧密结合。

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永廷文集》(全八卷)是郑永廷教授的重要研究成果集,本文集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各个时期都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阐述和分析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措施和方法。这部文集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当下及未来的相关学科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郑永廷文集》共八卷,收录文献节选自郑永廷教授已经出版及发表的部分重要著作,包括专著、教材、论文、研究报告、书评等。每一卷按照专题进行了适当分类:第一卷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第二卷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主题;第三卷以意识形态为主题;第四卷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第五卷以德育前沿研究为主题;第六卷以精神文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第七卷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为主题,并附有相关主题的书评;第八卷以人的现代化为主题。


我与思想政治学科的不解之缘

——《郑永廷文集》总序


在讲结缘经历与过程之前,先谈谈我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之前的大致情况。1969年,我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留校做了化学专业教师,兼做学生辅导员。不久,组织决定抽调我去给其他教师辅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并担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员,讲解《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面对新的任务,我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由于我们这代人长时间接受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于是,我接受组织安排,开始艰难地走入文科领域。我日夜苦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边学习,边备课,不自信地走上了讲台。不知是学生为了鼓励我,还是我花的功夫得到了回报,讲下来效果还不错,于是,我的信心增强了一些。接着,组织又决定安排我担任武汉大学团委书记兼宣传部副部长,随后担任宣传部部长、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挑起了行政工作的担子。我不愿放弃教学、科研工作,而行政工作任务又繁重,“双肩挑”的压力比较大。不过,好在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是相结合的,这为我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我组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大致经历了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论证和申请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和文件起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证四个阶段。

为了推进学科建设走在前列,我在担任行政工作期间,在尽职尽责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教学与教研不间断,即每学期要上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专业课,要申请研究课题并取得成果。我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是为了夯实自身基础、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工作质量、避免成为“万金油”,也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学生与教师,能够在业务、学术上同他们交流。

从参加学科创办到现在,我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不间断。我共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后130余名。要为他们提供指导,自身必须坚持学习与研究。近40年来,我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重点和一般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出版教育部、全省高校统编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为中宣部、教育部提供研究报告6份,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奖12项。

我坚持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时间比较长,关于怎么平衡的体会有三点: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二是不舍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价值认定;三是正确处理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学会交替运行。

我长时间忙于行政工作和教学科研,家人担心我的承受力,同事们也问我累不累。我回答他们说,习惯了,不累,要是让我不做这些工作,我倒是感到累。他们问我什么原因,我说,马克思在讲到人的全面发展时说过:“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要带头。行政工作、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项主要工作。我以一项工作为主,兼顾其他工作,进行交替,在理论上有根据,在实际中有例证。这是因为三项工作的思维方式、操作方式是不同的,当某一种工作的思维方式、操作方式在运转的时候,其他的思维方式、操作方式在休息。人交替履行不同职能,实际上处于既工作又休息的状态,使人感到充实而全面。人如果长时间单一发挥某种职能,倒是容易感到单调而疲倦。这种交替的关键是有履行职能的基础并及时进行职能转化。若是缺乏职能基础或是转化时间长,交替不同职能就会很困难。有了职能基础并能及时转化,就会交替自如从而形成习惯。

当代社会处于一切领域学科化和一切工作科学化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在高校更为明显,即使是行政工作也面临着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人们的要求不断提高,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复杂局面。不研究,不把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讲清楚,不仅难以提高行政工作质量,而且容易与教师、学生相脱离。因此,我一直坚持行政工作和教学科研,就是为了适应高校的实际,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者:郑永廷(内容有删减)

来源:中山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