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丽|中国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关系健康发展模式”及其贡献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4/1/18 11:14:38   阅读:921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原则。联合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从初等和中等教育扩大至高等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着渊源深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冲突与转型之间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与实践与西方大学有所不同,其政策和举措可以归纳为“关系健康发展模式”。通过对中国大学的“关系健康发展模式”之思想渊源、理论框架、实践范例的系统阐述,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来自中国的独特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关系健康发展模式


一、引言

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于2015年9月一致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下简称《议程》),确定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SDGs)。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和环境等重要问题都涵盖其中,旨在保障当前和未来世界的每位地球公民均可享有繁荣、和平、公平而可持续的生活。在2022年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超越限制——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Beyond Limits: New Ways to Reinvent Higher Education-Roadmap Proposed for the WHEC 2022),倡议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公益性使命,创新高校引领能力,呼吁高校在探索新知中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进而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时至今日,《议程》的实施时间已经过半,多起“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使得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面临巨大挑战和多重障碍。根据联合国2023年最新进度报告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在联合国可衡量的140个目标中,约一半目标进展“微弱且不充分”,另有30%的目标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出现倒退。高等教育向来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但近数十年来它在如何引导世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论、经验、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在分析有关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全球范围内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及学术机构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兴趣日益增加,但大学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重点仍较多地集中在政策议程中,而可参照的、颇具价值的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实践兼具的范例并不多。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渊源深厚。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挑战与危机始终并存,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重塑理念与实践。在我国大学面向全球SDGs目标的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其办学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国大学面向全球SDGs的建设思路、思想渊源、实践范例均体现了一定的独特性,呈现出“关系健康发展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进行学理性剖释,以期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与实践方案。

二、中国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健康发展模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

根本而言,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史构成了世界发展的主线。人类本是自然的产儿,人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与环境几乎浑然一体;农业文明时期,二者关系开始变得松弛游离;工业文明时期,却逐渐演变为割裂对抗;20世纪中后期,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环境危机。这种剧烈的变化,引发了人类对自己基本生存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困惑。应该如何理解发展,如果我们诉诸哲学来探讨这一问题,便会发现东西方在“发展”的辩证哲学认识上各有侧重。在西方哲学范畴里,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较多强调矛盾规律,且把它作为辩证法的核心规律,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斗争,这种以斗争为核心的辩证法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方式。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虽然没有完整的辩证法论述,但极早已拥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即所谓包括天人万物在内的宇宙发展基本规律,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乃至科技史。

关于中国古代辩证发展的内涵,此处以中国古典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张载的思想简释如下。张载将辩证法概括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篇》)一个统一体的存在,体现于它的两个对立面中,所以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倘若没有一个统一体,也就不存在两个对立面了,所以说“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他一方面强调“统一体”之和谐的重要价值,和谐才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如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与天地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道家的“齐物我”“天与人一”,佛家的“万物有灵”“普渡众生”等均一脉相传。另一方面,他还强调“两之用”,“两之用”就是指矛盾斗争推动事物发展前进。事物发展的根源是内部矛盾,和谐绝非一潭死水,而是充满了适度的矛盾斗争。

因此,中国古典哲学观认为,一个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和”,宇宙的理想状态也是“和”。两个对立面的矛盾斗争,自然是“异”而非“同”,但却求同存异,共处竞争,即为张载所言“仇必和而解”。中华传统思想的辩证调和发展理念,天然地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因,无怪乎诸多生态伦理学家,包括当代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的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等认定的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方向均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思想蕴含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发展,并主张处理好三类矛盾的张力: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社群的关系,三是人与自我的关系。首先,在发展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的发展与自然之间产生矛盾时,坚持“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思维模式,将自然环境视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不过度放大自然的力量,也不片面强调人的作用和需求,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旨归。其次,在发展中如何处理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和谐仁爱”(Harmony and Benevolence),是中国人处理人与社群关系的理想方式,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均强调了多种有差异的因素和事物可处于并存与互补状态,这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之最佳状态。“学会仁爱”“理解他人”等社会行为并存,也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所系。最后,在发展中如何处理人的发展与自我之间的张力。中国传统文明强调“中庸自省”。《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理念强调人扬其“率性”,即从生命本质出发、顺应自己的天性。同时,中国传统文明还特别强调“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和自省(Self-Reflection)”。依据中庸和自省的观点,鼓励人之不放任的自我约束行为,倡导人对自身活动限度保有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活动的后果有预见性意识。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共生性。世界发展趋势以及人们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已越来越体现出对以和为本的发展观的强烈需求。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体不被破坏为前提条件。所以,世界发展不能仅依循被逐渐推至片面化理解的西方辩证法,所谓斗争哲学。当前世界发展变化的理念需要“以和为本、求同存异,共处竞争”的内涵。这是因由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确能造就理想价值境界的传统功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对当代世界发展观的补弊或特别贡献。

回顾19世纪末以来百余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国高等教育生在中国大地,成长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深深打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同时,在与西方强势文明的被动交流中,主动采法泰西建立了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后又历经艰难摸索到调整恢复,再到追赶超越,从经历了高等教育弱国到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普及化教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在借鉴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一脉相承,虽然在发展中不断遭遇“冲突”,而在“冲突”与“平衡”之间能够不断“守一”,传统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活动、科学研究活动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式构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不断面对富有张力的发展矛盾、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交叠发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自身发展追求迅速扩张与对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不足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的高要求与落后的教育教学体系非协同问题、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共享与地区间供应失衡问题、国际竞争与合作原则下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及绿色星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在高校发展中表现为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格局,如高校层次分布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高校办学体制的阶段性变化应对不足、高校管理的文化创新与学术规范环境的缺乏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协调等。

在面对这些矛盾和挑战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越来越将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其发展的目标和内容之一。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它们不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而且关注当下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矛盾,同时也关注高校内部的治理体系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动线。中国大学为实现全球SDGs目标生成了独特的互动模式,可以将其命名为“关系健康发展模式”。所谓“关系健康发展模式”,指大学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大学主体内部的各要素之间、大学与不同层级权责主体之间、大学与国际社会乃至绿色星球之间,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而构建开放、互惠关系的治理理念与实践。“关系健康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目标、内涵、要素等如图1所示。


1. 大学主体内部关系健康(Intra-collegiate)。大学内部存在复杂的教育生态冲突关系,实现大学主体内部环境良好、系统稳定和谐、经营高效平稳、行为有序规范的持续且健康的综合发展尤为必要。大学内部的关系健康,与大学资源与发展关系、师生关系、教学与科研关系、学术自由与社会服务关系等多个维度有关。

作为一个负有特殊社会职能的社会机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职能,但是往往与作为学者使命的教师科研工作之间产生矛盾关系;大学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往往与各个院系组织在运营机制与资源配置上发生冲突;大学教师和学生对于塑造良好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往往有不同的诉求;大学精神通常强调求真、求知、创新,而服务社会常常会与此核心价值发生冲突;等等。大学主体内部的关系健康,旨在于大学内部构建和谐健康的关系,前述容易产生矛盾的关系如果治理得宜,对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及高效运作则会产生推动作用;反之亦然。

近年来,中国大学内部关系的集中性矛盾在于,如何协调因较多受到市场竞争、绩效管理主义的影响,大学固有的古典学术信仰和国家理念的关系。学术信仰和理念是指整个大学都应当坚守从事学术活动必须遵从的理念和逻辑。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大学已将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等举措纳入其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课程与教学、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并基于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跨越行政部门、学校院系、学科领域以及政产学研用的全部资源,从而推进大学组织自身的可持续变革,推动从学校到社区到国家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最终实现大学增进人类福祉的责任担当。

2. 大学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健康(Inter-collegiate and Multiple stakeholders)。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学在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人才吸引、投资环境改善方面均发挥着引领辐射作用。然而,中国政府面临的发展难题之一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多方面的引领乏力。为了避免出现大学间的不和谐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现象,中国政府一方面效仿英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及其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目的,鼓励大学与政府(中央和地方)、行业企业等进行合作,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引领关键行业升级、困境企业转型等,形成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格局。这种从中央到地方,从系统到个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制度安排,事实上行为主体在于大学,尤其是部分高水平大学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为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始终与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大学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关系。教育部通过持续加大国家财政性投入和金融信贷支持,并通过增加国家商业银行以及世界金融组织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促进西部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等;推进实施“奖、助、贷、补、减(免)”等各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措施;积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保障西部高校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定向支持、高水平大学招生计划定向倾斜;重点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西部地区省级网、大学校园网;实施“西部高校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西部高校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计划等。在这些政府主导的多项计划或项目之中,高水平大学并没有在重大危机面前独善其身,而是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选择团结合作以应对挑战。

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在促进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健康的构建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自力更生地培养各类人才的底气和能力尚不充足,也不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此类高校往往难以作为辐射源而直接对当地经济发展、区域内文化、思想、观念的普遍更新起促进作用。对于我国现有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那些有高等学校但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紧迫。如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就是我国政府主导的一项重要保障举措,其中不同办学水平大学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建合力发展格局的范例,在其他国家较为少有,而在中国,却数见不鲜。

3. 大学与绿色星球的关系健康(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Green planet)。2022年7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上,“绿色星球”主题贯穿始终。基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及其对全球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主题论坛号召“世界青年汇聚绿色发展共识,共同承担绿色发展责任,践行绿色发展行动,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绿色美好的地球家园。”青年是未来的领袖,更是大学的主体人群,部分中国大学通过多维行动向青年学生进行超越当下,超越本地、本国利益的超越性教育行动,既从自身出发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也致力于全球合作的积极持续参与,遵循内外共荣逻辑寻求面向全球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培养青年学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大学绿色校园环境是青年大学生学习和体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场所,亦可使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实践中了解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理念,并于2001年获批为我国首个“绿色大学”。2021年4月,全国44所高校签署了《中国高等学校校园碳中和行动宣言》,其中还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在内的众多高校,承诺在大学校园贯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碳中和目标,推动落实校园碳中和行动计划,在校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努力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以期在2050年率先兑现校园碳中和目标的承诺。

同时,中国部分高校面向发展中国家学生特别设立留学生教育项目。如中国高校积极承担起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师资培训、提供短期研修课程,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等,加大对沿线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中国大学已与4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23个共建国家开展境外办学,与共建国家建立了17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已为26个共建国家培养了近200名和平利用核能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大学建设实践:若干案例

透视“关系健康发展模式”概念图,我们发现,面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可细分为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生态。该层面聚焦于某一具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关系,包括其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及这些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其次,是高等教育机构之间、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系统生态,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间的互动与协作如何实现自身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层面,主要探讨不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和资源共享,以及这些互动如何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最后,大学与国际社会乃至绿色星球之间的关系,触及高等教育机构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多方面发展的交织关系,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层面,高等教育机构不仅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柱。为了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健康发展模式”,下面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一)案例1:清华大学面向全球SDGs一体化建设案例

愿景和使命。清华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关注到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连续20余年的试点建设之后,于2016年发布了《清华大学全球战略》。该战略统筹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同行动的重大举措,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众多可持续发展相关行动,并积极提供协同支持。2021年,清华大学又发布《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继续承诺“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清华智慧和力量”;《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又突出强调“实施碳中和创新战略”。上述战略的制定,发展传承了清华绿色大学建设理念,体现出清华“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校园运行的各个环节”的坚定承诺。

教育教学。课程和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智能的一个主要抓手。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价值塑造,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培养人才。清华大学绿色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和完善,近年来绿色课程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据清华大学官网统计,全校目前已有26个院系开设绿色课程,绿色课程数量达241门,近五年实现了20%的增长率;不同院系开设的与专业结合较紧密的绿色课程数量仍在持续上升,其中不乏如“生态文明十五讲”“环境伦理学”“生态工业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优秀课程。

清华大学还利用技术赋能,将以网络、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地纳入教育工作创新教学实践,解决教育领域中的各项重大挑战。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学堂在线”(XuetangX)推出全球公开课(Global Open Courses),推动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成为公共教育资源。2021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开启了围绕人类命运的重大议题的8门英文全球公开课,吸引全球学习者720万。2022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开设“全球发展倡议的中国视角”课程,围绕中国政府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方面的前沿进展、应用方向、全球合作模式等内容,促进中外青年互学互鉴,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呼吁当代的全球青年共同携手助力全球发展。

组织机构管理。近年来,清华大学先后发起成立相关的研究院和教育项目的建设,从院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上全面助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和实现。如设立清华大学秀钟学院,面向本科生培养可持续发展拔尖人才;设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共建“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等,培养高层次跨学科研究人才。

科学研究。大学承担着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的重任,也担负着科学研究的职能。清华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在建筑节能、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利用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绿色科研持续推进,多年来许多院系都在持续推进多个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项目,取得了出色成绩,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数据统计,清华大学共成立21个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交叉研究机构,以及39个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山西清洁煤炭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机构;当前承接3600多项“绿色科研”项目;获得450余项绿色科研成果及专利,其中150余项绿色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校园环境。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越来越重视与外部的社会生态的平衡。这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生理和心理因素。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中国高校在建设校园时,考虑到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等因素,确保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直接推动了2019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发布。

(二)案例2:中国大学之间的合作发展案例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自2001年始,教育部开始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来,逐渐建设完成了一个以政策为支撑,以各支援与受援高校为主体,以科学管理和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对口支援体系。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14所部属高校对口支援青海高校为例,几所高校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多层次支援,构建了国内高水平大学“团队式”帮扶青海高校的新模式。20年来,在教育部和对口支援高校的倾情倾力支持下,实现了青海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学科专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快,四是科学研究水平明显增强,五是青海大学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师范院校的协同发展机制。为全面提升师范教育的办学质量,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助力教育领域的脱贫成果巩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2022年2月,针对中国中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情况,教育部启动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对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开展一年来,师范院校以“1+M+N”的方式组团,即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高水平师范大学牵头,会同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30所省属较高水平师范院校作为参与帮扶高校,共同对32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截至2023年初,院校组团总计向重点支持师范院校开放了184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图书馆资源及数据库近200个,师范生访学交流跨校培养近200人,培训教师超过1万人次。院校间还互派干部挂职交流、教师双向交流。

“慕课西部行计划”。数字技术与教育结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打破教育阶段和学校层次的界限,为边远地区、特殊群体等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慕课西部行计划”实施10年来,东部地区高校累计面向中西部高校提供了19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务,帮助中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446万门次,参与学习学生达4.9亿人次,西部高校教师接受慕课培训达183万人次,中西部高校慕课建设数量、用课学校数量、选课总人次都呈快速增长态势,充分发挥以慕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资源优势,将东部优质的师资和慕课资源持续不断输送至中西部地区高校,以慕课“小课堂”解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问题”,为人口规模超大国家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中国方案。另外,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推出的雨课堂的克隆班,是清华大学学堂在线2019年研发的原创技术,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是在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课程驰援武汉地区高校、新疆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近2500名学生加入了清华大学147门克隆班课程,与清华学生实时同步学习。

(三)案例3:中国高校首倡设立区域性、全球性合作网络案例

大学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职能,在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责任重大,义不容辞。然而,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方面,一所大学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目前,中国高校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了国内外多所高校组成的联合体,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解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之中和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设立全球性议题持续加强与诸多国际组织的合作。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两所高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中国设立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教师教育中心在内的多个二类中心。在2019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中国枢纽,作为衔接中国与全球共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枢纽,积极开展多方合作,助推中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经验。

倡议区域性和全球性高校联盟。中国高校建立一系列合作网络和行动联盟,助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如2017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的亚洲大学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创始成员来自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高等院校。作为首个由中国大学牵头成立的高水平大学联盟,这个联盟旨在通过加强成员高校间的合作,共同应对亚洲与世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经济、科技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成立亚洲大学联盟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行动,对促进地区繁荣、加强人文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将产生重要影响。又如,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上,清华大学倡议并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商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与会大学决定响应清华倡议,联合发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这是由中国大学倡议并推动世界大学合作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的创新举措。

四、总结和倡议

本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理念和实践范式——“关系健康发展模式”。首先,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学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多重实践,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关系健康发展”模式。它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本、求同存异,共处竞争”的核心思想内涵,也借鉴了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展经验。它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神图谱,更提供了一个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参考的、不同于西方大学发展理念的视角。

此外,本研究提出中国特色的“关系健康发展模式”,其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出发点和视角的范式转变。本研究提出的“关系健康发展模式”突破了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一点中心(anthropocentirc)的观点,也突破了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的二分法(dichotomy)的观点。有趣的是,该模式融合了上述两种观点,站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辩证调和的“关系(relationship/Guanxi)”视角,从“人与自然及社会既不同又统一,人存在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的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拓展到世界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议题,它将大学的发展既置于高等教育机构与自身,又置于与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之中,同时也置于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关系之中,这一思路强调基于“以关系和谐为导向”的共存(symbiosis)共生(coexistence)。与以往以片面化的基于斗争哲学的“竞争性”可持续发展的框架相比,这一框架对大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社会实践的总结与挖掘,似略进一步,也更加充分地说明东方智慧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质与内涵。

最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所大学的事,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也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危”之中蕴含着“机”,这也是中文“危机”一词所包含的对于这一关系的中国智慧和辩证思维。当前,人们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共生性已有深刻的认识,开始把多样性与稳定性联系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也空前地需要世界各国的大学展示出携手合作的愿望。


【李曼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