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张炜|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发展路径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4/1/18 11:17:02   阅读:1013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目前,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的素质教育两种模式,但似乎还难以涵盖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需要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动能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教育目标、过程和本质上深入辨析,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保留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运用增值评价的方式、实现多元模式发展。高校应面向需求,完善体系;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动态调整,持续推进,避免盲目攀比和“一刀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时代内涵;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素质教育”,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连续强调素质教育之后,再一次明确素质教育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素质教育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为高等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思想有哪些共通之处,又发展出哪些新特点、新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探讨。同时,在积极推进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基于素质教育框架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方式有所不同,需要充分认识分类施策的合理性,并提出弥合这些差异性的可行之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一、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问题提出的富有中国独创性的教育思想,主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素质教育思想缘起于基础教育,但是因高等教育领域中教学与科研的分化和融合以及“漂移”和趋同,以及“通”“专”集成模式与素质教育思想的自然契合,关于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极为丰富。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多元内涵

素质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素质概念主要指遗传素质。《心理学大辞典》将素质定义为“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广义素质概念“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包括先天素质(生理特点)、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现实素质”。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其“最初的思想源头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从教育目的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涵盖通识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特别是在目前,多数高校的本科生毕业后要走上就业岗位,既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在素质教育环节内容方面,除了显性课程,还有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文体及劳动活动等。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相对于知识、能力而言,素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内在性,是内在的素养与品质”,只有通过人的内化机制,对认识、感受、体验等进行再创造,才能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因此,素质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落脚点在于人的发展”。

(二)通识教育视域下的素质教育之辩

通识教育是学生作为“负责任的个人和公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核心是“文理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无论是从认识维度还是从实践视角,通识教育都被认为是解决通专融合问题较为理想的渠道。在多数国内文献中,大学通识教育概念的使用频次远高于素质教育。关于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别,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对应物是应试教育,而通识教育的对应物是专才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被认为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它的全部。这种观点将素质教育理解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部分,只包含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缘起,主要关注人文素养,而忽视了素质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在内涵上的衍生和拓展,也不关注现代社会对于劳动者专业素养的要求。

素质教育充分汲取了通识教育的经验,但比它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借鉴西方国家通识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本土化创新和升华,极具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实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待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通识教育直接指向知识学习,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向所有学生传授通用性知识,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则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即“素质教育是由目的而指向知识内容,而通识教育是经由知识之选择而指向目的。”可见,素质教育的目的指向更为深远。

其二,从教育过程来看,通识教育主要针对本科低年级的学生,实施途径以显性的通识课程为主,而素质教育贯穿大学的各个阶段,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其教学方法除了以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的显性课程以外,还包括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劳动活动等,渗透到了大学校园内外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更为多样,过程更为丰富,也更容易对学生产生系统和深远的影响。

其三,从教育本质来看,“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通识教育可以使素质教育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变得更为实在。”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可以被视为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即通过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可以使中国素质教育的基础更为坚实,也更有活力和特色。正如涂又光先生所言,我们办大学,是办“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办“a university of China”。前者是在中国的大学,后者是办中国自己的大学。素质教育是借鉴了通识教育精华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值得肯定和发扬。

(三)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的素质教育理念

与通识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相伴随的是国内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有学者认为,中国通识教育前十年是“自上而下”的文化素质教育,后十年是中国通识教育的本土化阶段。杨叔子先生更加明确地指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并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它较之通识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也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关于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联系和区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内涵来看,文化素质教育“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激活思维、学会方法、掌握原则、提升精神境界,通过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见,与素质教育类似,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样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二,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既是因为“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也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切中了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即“一方面仅将教育偏于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知识教育中疏略人文知识教育”。简言之,文化素质教育顺应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对于兼具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其三,在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决定性的一环。这主要是因为“大学应有的地位在文化之中”,“既以文化首先服务于育人,又以文化直接服务于社会”。也就是说,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教育和文化育人不可或缺、必须加强。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

当前,素质教育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其初始概念,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系统理论性和本土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在“2023素质教育大家谈:发展素质教育”论坛上强调,“素质教育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思想。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遵循教育规律,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开拓创新,勇毅前行。”随着高等教育外部形势的变化、高等教育形态的变革、教育评价方式的改进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原有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又催生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家国情怀: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价值导向新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当前,由于“逆全球化”的冲击和地缘政治恶化的影响,由我国主导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开始进入2.0时代。然而,高等教育的发展秩序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协作机制与供求关系运行遭受着巨大制约。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愈发迫切,要求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契合产业需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自主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新定位,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信念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数字素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新目标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大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在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刻反思后提出的,是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新思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发展重塑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形态,这要求我们将数字素养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体而言,数字素养“是一种关乎所有人的基本生活技能的、复合的、横跨的重要技能,这种技能能够促使个体获得其他的一些重要技能,如语言、数学、学会学习、文化意识等”,甚至被视为“数字时代的生存技能。”

目前,教育信息化通过深度变革教育形态、改变学生学习方法、革新知识传播和存储途径等方式,重构了高等教育系统,创造了“人机共生、时空交互、知识衍新的学习环境。”在此背景下,要通过素质教育的过程强化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知识和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迅速找到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学习,进而发展能力、提升素质。与此同时,要持续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途径,既“发展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线上素质教育大课堂”,又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兼具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混合式育人环境。

(三)增值评价: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评价方式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个价值共建的过程。“在本质上,教育评价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一种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手段。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评价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成效时,要强化增值评价的新要求,“全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改进提升情况,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首先,以人为本,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在评价时,将学生入校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状况作为起点,从教育的全过程来评价学校对学生素质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学生本人素质的增值情况。其次,因人制宜,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标准。增值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学校评价,要从纵向视角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情况做出差异化的评价,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素质增值的具体状况。最后,因势利导,利用评价结果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纵深发展。“增值性评价采用量化分析技术,得出众多影响因素各自对学生发展作用的大小,分析出学校的净影响。”可利用增值性评价的结果,研究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积极因素和有效途径,帮助高校、院系、教师、学生有的放矢地总结、改进,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四)多元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培养各级各类各方面人才,任务光荣而又艰巨,但不同类型的高校肩负的任务重点又有所不同,素质教育体系的构成和要素也会有所不同,并且“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需要加强分类指导和分类施策。同时,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催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多元发展。从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校统计数据来看,有的依据人才培养的专业类别,分为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后者包括理工、农业、林业、医药、师范、语文、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见表1)


20多年来,我国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和财经院校数量和占比的增幅均较大,师范院校的数量基本持平,但占比大幅下降。高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不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层次和结构、素质教育的体系也会不同。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划分,2021年,我国有研究生培养机构827所,其中普通高校594所;依据教育类型划分,2021年,我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238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院校1486所。另外还有成人高等学校256所。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目标和定位就不同,也会影响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构成。此外,一些文献还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职业技术型等,对此还需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和改进统计方法,不断深化研究和认识,提高实操性和指导性。同时,也应尽早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素质教育特征与要求。

可见,不同类型的高校构成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多样性和多层次。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总体原则和规律要求,也应根据高校自身实际,积极主动探索和大胆实践,关注基于素质教育框架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模式差异,形成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体系。高校要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突破思维定式,提高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因校制宜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和发展路径,力争在同类高校中办出水平、强化优势、争创一流。

三、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因校制宜发展的可能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所有学校都必须认真实施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基于素质教育框架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方式有所不同,应面向需求、准确定位、动态调整,构建高质量素质教育体系。

(一)面向需求,完善体系

当代高校是分级(stratified)和分层(hierarchical)的,由此带来了不同高校类型之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构差异。在本科教育阶段,专业课程教育与通识教育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不应简单地否定或过度强调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知识也分为学科专业。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可以增进对所处物质世界的理解和与之保持适当的关系;学习社会科学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环境和人类风俗习惯,并与当前、过去和未来的人类社会保持关系;学习人文科学可以从一个人内在的抱负和理想来理解这个人,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学习专业技术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积极创新,提高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高等学校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今天,泛泛地议论高校应该进行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是缺乏针对性的,也难以对高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每一所高校都应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断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更好地“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建设全面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二)准确定位,因校制宜

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不能“一刀切”,而是在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创新领域、学术贡献、社会服务等方面,包括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集成模式上,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通识教育的比例相对较大;而职业技术型本专科教育,专业教育的比例相对较大,其他几类高校依次介于其间。

每一所高校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不仅在办学宗旨、生源、师资、培养过程、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比重等也各异,都要因校制宜发展素质教育,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和发展路径,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制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质量标准,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专业教育,将专业教育中成熟和普及的相关知识融入通识教育,统筹协调通识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使更多的教师进入“大素质”教育领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各类高校的多种模式集成在一起,也有助于素质教育体系更加丰富多彩、不断完善。

完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集成模式,人才培养定位是主要动因。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多以通识教育为主,而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多以专业教育为主。高校在办学类型、规模和层次等方面,应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成为同类型院校中的佼佼者。

同时,研究型大学引人注目,容易成为舆论热点,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也拥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为其在本科阶段加强通识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做实专业教育提供了保障。但不能因此而忽视高等教育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应防止将研究型大学的素质教育作为所有高校的统一或唯一模式。

对于多数教学型高校,特别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而言,应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强专业教育,以使毕业生掌握就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则应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更要以专业教育为主,辅之以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出的学生要学以致用,把职业实践纳入正式课程计划,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三)动态调整,持续推进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发展演变与集成,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更好地适应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迈入新征程,素质教育还将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进一步调整和推进。

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集成,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选择最终也会对素质教育体系的构成产生影响。近年来,由于新课程数量增加,加之课堂教学课时数的减少,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之下,是加强通识教育来为学生继续深造扩大知识面,还是加强专业教育以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是很多高校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和优选的过程。

我国即将步入普及化高等教育中级阶段,伴随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和结构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和多样,应持续调整通识教育的内容,逐步优化专业教育的层次,由侧重适龄教育向完善终身教育过渡,建立起有层次和有区别的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素质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路径,是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在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自主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因而弥足珍贵。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深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创新,加快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根据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构建有层次、多样性的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刘怡,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炜,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