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启波 丁国勇| 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与经济韧性:机制、途径及贡献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4/4/15 17:04:31   阅读:980

摘 要:随着全球进入新的动荡期,经济韧性发展愈发重要。基于2008—2020年31省面板数据,从高等教育质量集聚和规模集聚角度出发,研究评价了我国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高等教育集群化水平对经济韧性改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集群化与经济韧性显著正相关;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高等教育集群通过人才效应、创新效应和产业效应等途径影响经济韧性发展,其中,人才效应贡献最大。研究有助于厘清高等教育集群对经济韧性影响的机制和途径,因地制宜地实施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政策,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在人才、科技和产业等方面的经济韧性提升效应。

关键词: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不确定性;经济韧性

作者简介:姜启波,男,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丁国勇,男,南京审计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研究。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2]过去一段时期内,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确定性事件频发,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面对这些冲击,我国经济展现出了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各种风险,保持了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离不开国家所采取的“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策略,[3]其本质上得益于我国长期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塑造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75%的大城市以及540余所世界知名高校集聚在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和东京四大湾区。[4]世界一流大学在四大湾区的集聚,为湾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20年11月,教育部、广东省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定位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世界性趋势和共同特征。我国高等教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城市群的不断集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产生了人才和知识集群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是否会对经济韧性产生影响呢?这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一、文献回顾

(一)高等教育集群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集群(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区域、某一特定制度下,集聚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产业和供应商。[5]集群理论广泛应用在经济学领域,后被高等教育所引用。1993年,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在《大学的功用》中提出了高等教育集群的雏形,即通过大学联合会和合作委员会将图书馆资源整合起来,为研究生开辟了“共同市场”。[6]潘海生认为,高等教育集群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或竞争优势,在一定区域内,众多高校相互关联、联结、与环境有机融合所形成的松散的知识网络组织。[7]2016年,美国提出构建新型教育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联结教育、研究和企业这三个领域的合作伙伴,这种“教育创新集群”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其他团体之间建立了区域合作关系。而许长青等人则提出,高等教育集群是规模各异的高校在特定空间内形成集聚发展、分工合作、纵横交织、协调发展的现象,是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8]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集群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众多高等教育组织在特定空间内打破传统场域界限所形成的集聚现象。集群中各组织以资源共享为基础,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创新为突破口,相互融合协同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集聚驱动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集群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大学集群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科学配置的一种非常有效、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当前,大学城、高校联盟、大学群落、大学共同体等表现形式均属大学集群范畴。[9]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期初阶段,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主要是以大学联盟、大学城等形式存在,高校之间以一种简单的形式相互聚合,[10]无法产生集群效应。而新时期,高等教育集群是教育组织的创新形态,通过资源集聚和共享,有效推进协同融合、避免无序竞争,能够发挥高等教育集群效应,促进社会经济共同发展。[11]

(三)经济韧性的内涵

当前,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增长造成了较大冲击,经济韧性已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韧性的概念最早是由克劳福德·斯坦利·霍林(Crawford Stanley Holling)在研究生态系统弹性和稳定性时提出的。他认为,韧性决定了系统内关系的持久性,是系统吸收状态变量、驱动变量和参数的变化并保持不变的能力的度量。[12]在参考生态韧性和工程韧性概念的基础上,奥拉·雷吉亚尼(Aura Reggiani)于2002年首次提出经济韧性的概念。[13]参考既有研究,本研究认为经济韧性是指在受到不确定因素冲击时,经济系统能够维持稳定或改善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能力。

(四)高等教育集群及其发展效应

发达的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乔治·普萨查罗普洛斯(George Psacharopoulos)研究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23%之间。[14]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指出,高等教育聚集与合作可以极大地促进物质和知识的有效流动。[15]高等教育在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高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16],可以有效推动经济的稳健发展[17]。作为知识创新源头的大学对经济创新具有重要的创新集群效应,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18],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19]。高等教育的“集聚-溢出”效应不但可以推动经济稳步发展、深化产业集聚向纵深发展,还可以加快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步伐。[20]吴燕等人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驱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21]此外,在人才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2],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23]。

经济韧性受创新能力和人才保障等众多因素影响。[24]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源泉,从理论上来说,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会对经济韧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发现,既有文献主要从教育投入、教育产出等视角研究了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集群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相关研究并未涉及高等教育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集群化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实证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另外,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产生的集群效应对经济韧性的影响,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实证研究高等教育集群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边际贡献:一是拓展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丰富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研究文献;二是通过理论分析探究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影响经济韧性的内在机制;三是从人才效应、创新效应和产业效应三个层面实证分析高等教育集群化对经济韧性发展的贡献。

二、高等教育集群影响经济韧性机制分析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经济体中的内生变量,决定着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25]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6]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各项事业源源不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另外,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持和人才支撑。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经济韧性(见图1)。

(一)多渠道推动人才集聚

高等教育在空间上集群化发展,产生人才培养规模效应,有效推动了人才聚集。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必然推动人才集聚,这是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职能所决定的。一方面,高水平大学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前往就读,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实现人才培养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高校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密集的地方,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向高校流动,通过教学、科研以及创新成果相融合培养创新性人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韧性发展。因此,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是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使命。

(二)多元化驱动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形成了以大学集群为创新极,研究院、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为辐射网络的创新生态系统,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高等教育集群作为智力资本的空间组织形式,除了培养人才和生产知识外,还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增长极,其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创新辐射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另外,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所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共同构成的立体空间网络组织,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技术和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效益,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由此带来的发展效应反向驱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产出,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改善经济韧性。

(三)多层次催生高新产业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织,高等教育集群成了桥接科技创新和产业构建的纽带,促进了知识和新技术在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形成了高校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融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驱动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了较大冲击,扩大内需促进“内循环”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能够有效扩大内部供给,促进国内大循环,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另外,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产生的人才集聚效应,促使高层次人才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有利于提高产业规模、增加值及全要素生产效率,实现低端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提升经济发展整体质量。因此,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形成的“产业创新中心”和“产学研用”协同价值链效应,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优化级,有利于改善经济韧性。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有可能从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影响经济韧性发展,因而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在一定条件下,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能够改善经济韧性。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汇聚了1148所高等学校,占41.65%,是西部地区的1.55倍。东部沿海的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更是形成了较为显著的高等教育集群。另外,成渝城市群也集聚了西部地区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27],并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28]。相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存在明显不同。[29]因此,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理应对经济韧性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

为研究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参考徐圆等人[30]及孙俊华等人[31]的研究,将研究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RESi,t表示经济韧性;GHEi,t表示高等教育集群化;Control表示控制变量,包括EDLi,t经济发展水平、TELi,t技术发展水平、IDSi,t产业发展结构、DOPi,t对外开放水平、AELi,t平均受教育程度;Region和Year用来控制地区和时间差异;εi,t是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经济韧性

借鉴罗恩·马丁(Ron Martin)等人提出的模型,[32]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测算指标测度经济韧性,公式如下:

其中,Yi,t、Yi,t-1分别表示i省第t年和t-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Yt、Yt-1分别表示全国第t年和t-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当RESi,t大于零且数值越大,表示该地区经济韧性就越强;当RESi,t小于零且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经济韧性越弱。[33]

2.解释变量:高等教育集群化

高等教育集群化程度除了体现大学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之外,主要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集聚。借鉴赵志强提出的方法,[34]高等教育集群化程度测度公式如下:

其中,GHEi,t表示高等教育集群化程度;Xi,t/Xt表示高等教育质量集群化;(EAi,t/EAt)/(Pi,t/Pt)表示高等教育数量集群化;Xi,t 表示i省所有高校在t年综合评价总值;Xt 表示全国所有高校在t年综合评价总值;Ni,t表t年i省参加综合评价的高校数;Nt表示t年全国参加综合评价的高校数;EAi,t 表示i省在t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EAt表示在t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Pi,t表示i省在t年的总人数,Pt表示在t年全国总人口数。

3.控制变量

借鉴既有研究,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选用人均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35]二是技术创新水平。新增授权专利数量是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能够更好反映技术发展水平。因而选用当年新增授权专利数表示技术发展水平。[36]三是产业发展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各生产部门要素间的协调和技术经济联系,能够体现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选用服务业总产值与GDP的比例表示产业发展结构。[37]四是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一直秉持的基本国策,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并不意味着封闭和自给自足,而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上,吸引更高质量的全球投资和更加先进尖端的技术,实现更高层次的外循环。选用外资投资总量衡量对外开放水平。[38]五是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反映,可以体现该地区的发展和文明程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是指调整差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AELi,t=∑TnRn/P Tn为第n类教育学制年限,Rn为具有第n类文化程度的人口数,P为6岁及以上总人口数。[39]

主要变量及简要说明见表1。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经济韧性和高等教育集群化程度是利用2009—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公式(2)和公式(3)计算而来;其他数据来源于2009—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表2中的主要变量统计性描述显示,经济韧性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分别是3.837、-3.213和0.910,反映了不同经济韧性的强度和平均韧性;高等教育集群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分别是5.527、0.071和0.962,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程度和区域差异;其他变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现状和差异。

四、实证结果与讨论

(一)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与经济韧性

表3结果显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与经济韧性的相关系数为0.339,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韧性。这与近年来经历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是基本相符的。教育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40]是2008年的1.5倍。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为经济韧性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人才和拔尖人才。另外,高校集群化发展还集聚了大量的基础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人才,输出了众多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驱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促进了经济韧性发展,有效抵御了不确定性冲击。近十年统计数据也表明,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41]实现质量双增,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在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韧性正相关,但不显著;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发展结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经济韧性显著正相关,这也间接证实了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升经济韧性;另外,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韧性负相关,但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改善了经济韧性,研究假设H1得到验证。

(二)稳健性检验

1.变量替换法

对韧性的测度,单一指标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被研究者广泛采用。为了验证研究的可靠性,依据韧性定义,从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和转型力等维度构建综合法再次测度经济韧性,进行稳健性检验。表4显示,高等教育集群对经济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本研究的结果是稳健的。

2.变换研究模型法

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将经济韧性滞后一期作为解释变量之一,构建动态系统GMM模型再次进行回归。估计结果显示(见表5),高等教育集群与经济韧性之间显著正相关,估计参数AR(1)、AR(2)及Sargan-P值均处于合理的临界值范围内,这表明模型的估计是有效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是稳健的。

(三)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与经济韧性

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实证结果见表6。结果显示,三大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与经济韧性均具有正相关关系,显著水平略有不同。这表明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影响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韧性,保障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差异明显。根据统计数据可知,东部地区集聚了全国62.58%的“双一流”高校[42]和全国排名前200的大学中65%的高校[43]。由此可见,东部地区高校集群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保障了经济发展韧性。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汇聚了不少优秀高校,但由于人才虹吸效应,大量人才流向东部,[44]削弱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另外,由表6平均半弹性可知,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每增加1单位,三大地区经济韧性相应增加0.53、0.195和0.529单位。这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的提升,对经济韧性改善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其他变量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整体实证结果基本一致。

五、高等教育集群影响经济韧性的路径及贡献分析

本部分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高等教育集群对经济韧性发展影响的机制、路径和贡献,参考孙俊华等人[45]和卢卓[46]的研究,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MVi,t为中介变量,包括人力资本HUMi,t、技术创新水平TELi,t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HTAi,t。人力资本用受过专科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总量表示;技术创新水平依然采用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表示;为客观反映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消除区域规模差异,选用区位熵计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47]公式如下:

其中,Ui,j是j地区i产业的产出指标,图片是j地区所有产业的产出指标,图片是全国i产业的产出指标,图片是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出指标。

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发展的人才效应、创新效应和产业效应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见表7。第2列结果为高等教育集群对经济韧性影响的总效应0.339,在1%的水平下显著。

(一)人才效应

表7中第3列和第4列是人力资本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基于高等教育集群→人力资本集聚→经济韧性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模型(4)中,高等教育集群促进了人才积累,高等教育集群每增加1单位,人力资本增加0.356单位,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高等教育集群通过人才积累直接影响经济韧性发展,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1。由模型(5)结果计算可知,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为0.126,占37.2%。

(二)创新效应

表7中第5列和第6列是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基于高等教育集群→技术创新水平→经济韧性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模型(4)中,高等教育集群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高等教育集群每增加1单位,技术创新增加0.417单位,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高等教育集群通过技术创新间接影响经济韧性发展。由模型(5)结果计算可知,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0.091,占26.8%。

(三)产业效应

表7中第7列和第8列是产业集聚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基于高等教育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模型(4)中,高等教育集群显著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等教育集群每增加1单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增加0.472单位,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高等教育集群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间接影响经济韧性发展。由模型(5)结果计算可知,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0.054,占15.9%。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第一,从全国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了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韧性,保障了经济在众多不确定性冲击下依然能够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从三大区域来看,高等教育集群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不明显。

第三,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等机制影响经济韧性发展。其中,人才集聚效应最大,占37.2%;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分别占26.8%和15.9%。

(二)政策启示

依据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打造高等教育集群高地,引领经济韧性发展。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规模化发展,高等教育已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未来,在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打造高等教育集群高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效应,率先形成发展新格局,引领经济发展韧性。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和供给侧改革,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集群高质量发展。由于高等教育集群效应的差异化,政府应以供给侧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供给结构,从理念、资源、制度等方面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集群高质量发展,形成与中西部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集群,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三,以人才培养链为牵引,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高等教育集群促进经济韧性发展,人才效应最为显著。在加大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同时,应重点突出高等教育集群的人才培养职能,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积累为牵引,通过人才集聚驱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进而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韧性。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