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义 张小钢 宫文飞 黎青青: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框架与要求

发布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3/8/17 11:55:51   阅读:959

作者简介:李志义,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钢、宫文飞、黎青青,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题研究项目(2022-W13)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四期8-14页。


摘  要:质量保障标准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础,是高水平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分析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质量保障标准、质量保障结构和质量保障流程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业质量标准、质量保障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过程方法模式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提出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提出了由4个保障方面、16个质量保障要素和52个质量保障标准项构成的质量保障标准框架,对每个质量保障标准项给出了质量要求示例。

关键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离不开高水平的质量保障体系;高水平的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要压实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新一轮审核评估已拉开帷幕,通过评估压实高校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增强高校质量保障能力,提升质量保障水平,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本轮审核评估的根本目的。学术上讲,审核评估是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过程。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设计,重点关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文化建设。[1] 第一类审核评估,主要是评估高校的质量保障能力,是压实高校质量保障主体责任的核心。第二类评估虽然面向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但重点指向质量保障工作。[2] 这种设计的前提是,只要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就会形成一整套自我约束机制和制度,从而使质量保障能力和质量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无需从外部通过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干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大都停留在教学管理层面,缺乏必要的质量保障标准、质量保障结构和质量保障流程,高校质量保障能力与水平与期望肩负的质量保障主体责任之间尚有一定差距。为使新一轮审核评估在“减负”“留白”“激励”的同时,做到“减负”不减责、“留白”不放任,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集中了国内6所高校研究力量,开展“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题研究,旨在指导高校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文化建设。本文为该专题研究主要成果之一。质量保障结构构建、质量保障流程构建及质量文化建设等研究成果后续发表。

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可分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和高校外部质量保障。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主要由高校自身组织和负责,形式丰富多样。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主导的,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估、问责和协助的制度化活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是内因,外部质量保障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靠质量保障体系来实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指: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概念与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过程和因素实行有效监控,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质量保障有机整体。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三大核心:质量保障标准、质量保障结构和质量保障流程。质量保障标准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础,规定了影响质量的主要方面和关键因素,对这些关键因素所包括的质量保障标准项提出质量要求;质量保障结构是使质量保障工作正常运行的组织构架,确定了落实质量保障标准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及各自质量职责,形成职责明晰、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自担责、运行通畅、工作高效的质量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流程是使质量管理工作持续、闭合、循环运转的关键,是针对质量保障标准所提出的影响质量的要素,使其达到质量要求而形成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链,反映了影响质量的主要方面、控制点和控制方法。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无论是质量的形成,还是质量评价、质量比较、质量保障,都离不开质量标准这个基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体系,包括学业质量标准、质量保障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见图1)。


图 1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学业质量标准一定程度反映了利益相关方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需要),质量保障标准一定程度表明高等教育满足这种要求(即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能力。怎样才能“表明”高等教育能够达到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改进不断提高质量,需要建立两方面标准,即质量保障标准和质量评估标准。[3] 建立质量保障标准的目的是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增强高等学校质量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学业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标准的区别:前者是对所形成质量(结果)的规定,后者是对形成质量能力(输入和过程)的规定。质量保障标准是对影响质量的核心要素提出的最低要求,如果能达到这些最低要求,则达到学业质量标准就能得到保障。如果说学业质量标准是质量的“尺子”,质量保障标准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尺子”,那么质量评估标准则是如何用这两把“尺子”对质量保障的能力及结果进行度量。

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费根堡姆(Feigenbaum)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戴明(Deming)为代表的学者在日本推广使用并取得巨大成功,后来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关注,被1987年颁布的ISO9000系列标准全面采纳。格林伍德(Greenwood)等认为[4],全面质量管理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的质量保障。

过程方法是ISO9000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之一,是指为达到某一目标,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图2是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过程方法模式图,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体系的四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顾客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图 2  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过程方法模式

将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过程方法模式运用到高校质量管理,可构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模型(见图3)。[5] 可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管理职责与质量目标、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四要素构成,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包括目标质量、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管理(监控、评价、分析和改进)质量四个构成要素,故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包括目标保障、资源保障、过程保障和管理保障四方面,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也应包括这四方面。

三、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框架

质量取决于目标的达成、形成于过程、依赖于资源,质量保障取决于管理。结合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过程方法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模型(图3),可得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总体思路:基于目标保障、资源保障、过程保障和管理保障四方面,针对每方面设立若干质量保障要素,针对每个要素提出若干质量保障标准项,针对每个质量标准项提出质量要求。由于质量保障要素、质量保障标准项及质量要求,强烈依赖高校自身质量保障现状、行政模式和管理水平,不可能构建一个通用的内部质量保障标准。图4给出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框架。该标准框架包括4个保障方面、16个质量保障要素和52个质量保障标准项。高校可参照该标准框架,根据自身特点,对质量保障要素和标准项进行增加、删减和替换,参照下节给出的质量保障标准项质量要求示例,建立适应自身质量保障需要的内部质量保障标准。

四、质量保障标准项质量要求示例

如前所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因校而异。确定质量保障标准项后,要根据高校自身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及质量保障现状提出质量要求。就图4给出的质量保障标准项,提出相应质量要求示例,供高校构建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时参考。

(一)目标保障

1.质量目标

(1)人才培养总目标

质量要求:学校应明确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定位和培养总目标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体现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专业培养目标

质量要求:专业应根据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该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专业培养目标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质量标准

(1)专业培养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专业培养质量标准通常与毕业要求相一致。学校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明确、公开、可衡量的专业培养质量标准;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习产出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学业基准;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应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提出具体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专业应根据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对培养方案的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制订质量标准(或基本要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应是专业培养质量标准的分解,专业培养质量标准中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应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中充分体现。

(二)资源保障

1.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质量要求:学校应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建设成效进行适时评估。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质量要求:主讲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数量应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专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3)师德师风建设

质量要求:学校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师要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自觉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4)教师教学水平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制定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教师教学水平应与培养类型和培养目标适应,学术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5)教师教学投入

质量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校应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保障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应建立教授为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上课制度,保障教授每学年至少主讲一门本科生课程,鼓励专业核心课程实行教授负责制,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推动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上好课。

(6)教师发展与服务

质量要求:学校应设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类似专门机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供培训、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应建立教师教学奖励制度,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应建立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加强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应发挥老教授“传帮带”作用,建立助教制度,加强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应有计划地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7)教师分类管理

质量要求:学校应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制度,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制定相应晋升、聘任、考核、奖惩办法及津贴标准;基础课教师应重点考核教学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教研成果和学术水平,探讨设置教学岗位教授;实验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应重点考核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教学设备研发、实验项目开发等,探讨设置实验教学岗位教授;实践性强的专业教师每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应有半年以上实践经历;应改革薪酬分配办法,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试行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年薪制;应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不好的教师,不再聘任其担任教学工作。

2.教学基本建设

(1)专业建设

质量要求:学校应制定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严格规定专业设置论证、评议和审批程序,确保新设置专业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能够促进学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现学科优势,具有足够教学资源,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新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保障,发展态势好;学校应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等,能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学校应建成若干突出办学优势、彰显办学和人才培养特色、具有一定影响且被社会认可的品牌专业。

(2)课程建设

质量要求:学校应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政策措施与制度、资源保障等,能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应根据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具备必要的教学文件(如教案等);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成一批优秀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形式与内容丰富的高水平辅助教学资源。应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建成一批一流课程。

(3)教材建设

质量要求:学校应制定教材建设计划,保障建设经费;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材研究和高水平教材建设;应建立教材编写、选用、供应等管理制度,保障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应有必要的辅助配套教材。

3.教学设施建设

(1)实践教学设施

质量要求:学校应制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以及政策措施与制度、资源保障,能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实践教学设施规划与建设应突出实践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教学改革相适应;实践教学设施应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2)课堂教学设施

质量要求:课堂教学设施应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符合教学改革要求。

(3)辅助教学设施

质量要求:辅助教学设施应服务于教学,满足教学要求,方便师生使用;应加强适应“互联网+”教学需要的设施和条件建设。

4.教学经费管理

(1)教学资源建设经费

质量要求:教学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应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应保障教学资源建设规划中计划投入经费能得到落实。

(2)教学日常运行经费

质量要求: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应满足日常教学需要,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至少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2010)》的合格标准。

(三)过程保障

1.培养方案

(1)制订与修订

质量要求:培养方案应明确表达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标准(或毕业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形成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突出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执行与管理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培养方案能有效执行;应制定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管理规定,明确制订、修订及审批程序。

2.教学环节

(1)课堂教学

质量要求:学校要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教学。

(2)实验教学

质量要求:应加大研究型、设计型实验比例,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探索的机会;应配齐配强实验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应实行实验开放管理,给学生更多自主实验的机会。

(3)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要求:学校应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学术人才培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自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实行校企“双导师”;应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指导,对指导教师资格和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要有限定。

(4)实习实训

质量要求:学校应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术人才培养,学校要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要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应加强过程指导,切实增强实习实训效果。

3.全方位育人

(1)思政教育

质量要求: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2)第二课堂

质量要求:学校应充分重视以社团活动、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与科技竞赛、文艺活动、各类讲座等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建立并不断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统筹规划,与第一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全方位育人。

(3)学风建设

质量要求: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制定学风建设规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力求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引导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风气浓厚。

(4)体美劳教育

质量要求:学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5)个性发展

质量要求:学校应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特点和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应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辅修专业、双学位专业培养。

(6)指导与服务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配备专门教师,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条件,开展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等,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7)招生与就业

质量要求:学校应加强招生与就业工作,将招生与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来抓;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以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学校生源比较充足,质量较好;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较高。

4.教学改革

(1)规划与措施

质量要求:学校应有明确的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培养模式改革

质量要求:学校应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要积极推进协调育人模式改革,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推进科教融合,试办未来技术学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产教合作,试办产业学院。

(3)教学模式改革

质量要求:学校应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广研究型、探究式、混合式、翻转式教学,促进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学,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4)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质量要求:学校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将优质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应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支持本科生在科研中学习,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5)强化实践育人

质量要求:学校应强化实践育人理念,注重知行统一,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积极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形成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育。

(四)管理保障

1.管理机构与队伍

(1)管理机构

质量要求:学校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组织机构的管理权限、质量职责及相互关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组织落实、职责到位、顺畅高效。

(2)管理队伍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一支高水平、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质量管理队伍,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2.质量监控

(1)日常质量监控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针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日常质量监控制度(如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教师评学制、实践环节过程检查制等)并有效执行,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

(2)内部质量评估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针对专业、课程和实验室的定期内部质量评估制度,并能有效执行;内部质量评估应重视学生和校外专家的参与。

(3)管理评审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针对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管理评审制度并有效执行,该管理评审由校领导主持,按规定的评审办法、程序及时间周期,对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4)外部质量评估

质量要求:学校应积极利用校外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估,如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等。

3.质量分析

(1)质量信息跟踪调查

质量要求:学校应建立质量信息定期跟踪调查制度并有效执行,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保障信息的可信度。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

质量要求:学校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质量信息报告,并在不同层面公布。

(3)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质量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并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及时更新。

(4)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质量要求:学校应在质量监控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该年度报告应在适当范围内发布,并报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4.质量改进

(1)纠正措施

质量要求:学校应针对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导致质量问题和形成薄弱环节的根源,防止再次产生质量问题、出现薄弱环节。

(2)预防措施

质量要求:学校应针对潜在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会导致质量问题和形成薄弱环节的根源,防止产生质量问题、出现薄弱环节。

(3)持续改进

质量要求:学校应利用质量目标、质量监控、质量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特别是管理评审等,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不断增强质量保障能力。

5.质量文化

(1)培育与建设

质量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的培育与建设,将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重点建设;应注重培养和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文化素养,注重将质量价值观融入质量保障体系和行为规范,注重将质量理念通过教学活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质量。

(2)成效与作用

质量要求:学校质量文化培育与建设成效显著;质量文化已在学校质量活动中发挥凝聚与引导、规范与约束、激励与促进等作用。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后座302

联系电话:020-33970796

粤ICP备2022028984号

扫一扫 关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号:gdsgd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