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更是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的科学判断,充分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知识体系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直接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得以养成和延续的载体。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发展不平衡。在硬实力方面,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运用上。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界较多地受到西方知识体系的影响,在译介、传播、运用及本土化方面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在承认和肯定“西学东渐”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看到,当代中国知识体系仍未根本跳脱西方知识体系的窠臼,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有较大缺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一言以蔽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事实上,古代中国就有着以“六艺”为基础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知识体系。随着近代西方知识体系的传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受到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话语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郑永年认为,“没有知识体系的一个严重结果,就是中国没有自己的国际话语权”。这也是近代以来我国在世界上由领先变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近代中国的落后局面,中国人以“中体西用”的方式重建知识体系,不管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还是改良式的变法维新,甚至是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近代重构知识体系的探索与尝试。虽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知识体系的内容,但这种将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嫁接到西方知识体系的“新学”,仍然体现出西方知识体系对近代中国知识体系的替代。另外,现代知识体系是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在自然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换言之,现代知识体系基本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干。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体系的发展状况,有学者做出这样的评价:
当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社会科学界最大实验场的时候,中国知识界并没有承担起解释中国的变革,为世界社会科学发展贡献知识的责任。社会科学领域发展滞后的现状不仅影响到了中国的知识重建,更累及中国文明的复兴。任何一种文明,其内核都是代表这个文明的知识体系。或者说,知识体系是一种文明的最高表达。从知识构建的角度讲,正是伟大的知识造就了文明,任何文明都需要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来支撑。但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局面并非如此。一方面是改革的作为和文明的复兴,另一方面是能够解释改革实践的知识的缺失。…… 我们所讲的“中国故事”外界听不懂。用一位西方外交官的话来说,讲好“中国故事”的最终结果却是“唤醒了中国在西方的敌人”。笔者认为,诸如此类现象的产生,最根本的症结在于改革开放乃至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是在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来解释中国问题,结果不仅外在世界不感兴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自己。很显然,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由此可见,以中国与时代为观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思想先导。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它挑战了西方学说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统治地位,体现了中国建构知识体系的自觉性,是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学术自信的体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关键内容,更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解释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的需要,应在“两个大局”和“两个结合”中去把握和谋划,以此更好地推进中国式文化现代化。
二、“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一论述充分阐释了“三大体系”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指明了“三大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因此,“三大体系”建设的开展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有着根本关联,优化学科体系、强化学术体系、活化话语体系是当前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抓手和实现支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这里所说的“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分别是对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内容的概括和表达,“成体系的学科理论”构成学术体系,“成体系的概念”构成话语体系。这一论述阐明了要构建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相统一的学科,深刻描述了“三大体系”的关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基础。
学科体系是指由科学研究的若干基本领域或分支以特定方式联系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整体,包括对学术领域的划定和研究对象的确定。它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利益需要而形成的合理的学科门类,为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没有扎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科的设置脱离社会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比较薄弱等。根据《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当前我国学科有14个门类,共有一级学科117个;而根据2020年的美国《教育项目分类》(CIP),美国有48个学科群、464个一级学科;英国的学科专业目录经过了多次修订,2012年出版的《联合学科编码系统》(JACS)包括21个学科群和154个一级学科,2019年英国学科目录系统《高等教育学科分类》(HECoS)正式替代JACS使用,不管是在学科大类还是一级学科上均未发生大的变化。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学科体系,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因此,建设完善的学科体系能够让更多的研究者超越既有的研究框架,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认知和探索中国实践,这也是学科体系成熟的重要表现。
学术体系是对学科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本质规律的理论和知识的表达,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学术体系的水平和属性也直接决定着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例如,同样是文学,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就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不是学科和话语的差异,其根本在于思想观点的不同。纵观中国学术的发展过程,一种新理论或者新知识的提出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 这是一个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话语表达的重要内在思想支撑,让话语体系更具中国特色,更具内在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例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丰富了政治学学科内容,而且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共识,构建了有效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由交往主体通过语言符号建立起来的表达与接受、解释与理解、评价与认同等多重认知关系”,那么,基于中国实践所形成的概念、术语、语言等,是思想、理论和知识的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深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话语体系也是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成效的具体表现,一个学科的学术体系要想被大家所熟知,只有通过自身的话语体系才能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表达出来。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明传播力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建构自主的话语体系正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文明传播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反对话语霸权、跳出西方强制阐释困境的重要举措。没有自主的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就无法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无法展示具有中国特色与风格的学术前沿研究,无法传播中国声音。究其原因在于,学术体系的研究理论与知识的传播必须通过话语体系才能实现学科的任务与目标。因此,在中国传统话语资源基础上形成有特色、有效的话语体系是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三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动力,话语体系是表现形式。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要让学术体系围绕学科体系展开,并通过话语体系的创新呈现出来,最终构建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相统一的学科体系,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新局面。
三、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路径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正日益呈现“对策化、跨界化、技术化、国际化”的趋势。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深刻把握“四化”趋势,突出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世界视野和未来眼光。立足中国的实践,面向时代,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传统,强化古今对话;面向全球,加强话语传播;面向未来,实现跨界融通。
(一)面向时代,坚持问题导向
理论来自实践,也面向实践,没有被实践检验的理论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面向时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与科学思维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用“六个坚持”概括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回顾中国历史上新思想的产生,我们会发现这些新思想大多是面向所在时代、对其时急迫问题的回应。如“百家争鸣”“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新文化运动”等,均是在现实基础上对当时问题进行反思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思想、新理论产生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促进实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自我更新和发展完善。华裔学者刘禾指出:“从根本上说,所谓‘理论’,就是提出别人没有提过的问题,它不是炫耀名词概念,更不是攀附知识权贵。理论就是问题意识,看一个人能不能提出真正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同样,只有面向时代,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解决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盲目崇拜西方研究范式、评价标准的问题。例如,在当代文学批评与文论建设中应聚焦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全球共识的问题的探索,这对于提高我国文论国际话语权十分重要,也是建构自主的文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面向传统,强化古今对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具有深厚的理论思维和博大精深的精神实质。从先秦诸子到两汉经学,从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从儒释道合流到宋明理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学术繁荣和文化积淀,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宝贵财富与独特源泉。
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特征。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在文化层面来源于几千年来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面向传统,强化古今对话。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把中国文化精神、价值心理与知识体系相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夯实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文化根基。面向传统也就是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守住中华文化根脉,坚持“不忘本来”,充分挖掘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力。面向传统不是简单延续中华历史文化母版,而是要结合新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知识、理论与方法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自身的文化传承,它的文化传统也会逐渐湮灭,这个民族也将会陷入万劫不复,永无翻身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文化自信”,并赋予“文化自信”新的理论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更”“三最”深刻体现了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为了从“本来”走向“未来”,着眼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无疑为我们坚持古今对话、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增强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也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三)面向全球,加强话语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面向全球,加强话语传播。一方面,面向全球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有益成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紧密度不断加深,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全面冲击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强有力地刺激了中国传统思想理念的变革,加速了现代知识体系的形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形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在与各国文明交流过程中,不断吸收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并将其融入中国知识体系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系统、有影响力的知识体系。同时,对于西方学术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借鉴应避免盲目追求、机械搬用。只有在立足自身特色中借鉴,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才能有效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另一方面,面向全球要聚焦世界之问。当前全球面临着严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等问题,急需各国知识界提供解决方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肩负着用中国智慧回答世界之问的使命。因此,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视野,积极探索与人类前途命运相关的重大问题,设置和提炼具有标识性的议题和概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例如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的提出,相对于“汉语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更加具有国际化和世界性。“华语语系文学”的命名借鉴了“英语语系文学”“法语语系文学”“葡语语系文学”等,并与之紧密相连,有效将华文文学融入国际学术话语,进一步提升了华文文学的国际传播力。这也就是说,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不断提升学术话语概念的穿透力和推进力,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的基础上,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四)面向未来,实现跨界融通
中国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学科传统,后来随着学科知识的不断细分,学科体系日益完善,但也存在学科独立运作、壁垒森严、相互隔绝等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与封闭,严重影响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其创新发展。当前,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学科人才逐渐转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面向未来,加强学科跨界融通。具体而言,一是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强化相关学科协作和跨学科交流,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协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本学科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导致学科互相孤立,不同学科的隔阂越来越深。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也就是打破学科划分的限制与隔阂,打破固步自封的心态,从思想和行动上消除学科壁垒,着重强调不同学科、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形成跨界融合的学术思维,例如加强文学、艺术与技术的跨界与融合。二是立足现实,以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利益为导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需求和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新需求、新问题需要汇聚不同学科的智力,多学科交叉协同才能有效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现实发展需求来设立交叉学科,布局新型学科,创新学科体系,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像城市文明、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科技伦理等,正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出现的新知识领域,相应的学科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重视多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避免上述学科因交叉渗透陷入传统的学科归属不明而影响发展的境况。
作者简介: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
杨辉,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青年会士,广东深圳,518055。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1)阶段性成果。
来源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